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各种验收规范验收规范是工程建设领域中用于指导和规范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技术文件,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功能及环保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以下是对验收规范的简要介绍:
验收规范主要针对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各类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与评定。它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流程。例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原则和方法;《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则适用于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验收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验收程序、验收条件、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及合格判定标准等。其实施过程通常分为自检、初验和正式验收三个阶段,涉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多方参与。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可以有效发现并整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此外,随着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验收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常州龙江路天然气加气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逐步融入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新要求,以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需求。总之,验收规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3.5 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3.6 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记录。
4.3.7 灰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4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4.4.1 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4.2 砂右应选用天然级配材料。铺设时不应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压(夯)至不松动为止。
I 主控项目
4.4.3 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砂应采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4.4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于密度(或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4.4.5 表面不应有砂窝、石堆等质量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4.6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5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
4.5.1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5.2 垫层应分层压(夯)实,达到表面坚实、平整。
I 主控项目
4.5.3 碎石的强度应均匀,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夹有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应大于6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5.4 碎石、碎砖垫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B 一般项目
4.5.5 碎石、碎砖垫层的表面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6 三合土垫层
4.6.1 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粘土)与碎砖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6.2 三合土垫层应分层夯实。
I 主控项目
4.6.3 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砂应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物质;碎砖不应采用风化、酥松和有机杂质的砖料,颗粒粒径不应大于6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6.4 三合土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
H 一般项目
4.6.5 三合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7.1 炉渣垫层采用炉渣或水泥与炉渣或水泥、石灰与炉渣的拌和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
4.7.2 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浇水闷透;水泥石灰炉渣垫层的炉渣,使用前应用石灰浆或用熟化石灰浇水拌和闷透;闷透时间均不得少于5d。
4.7.3 在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应湿润;铺设时应分层压实,铺设后应养护,待其凝结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I 主控项目
4.7.4 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颗粒粒径不应大于40㎜,且颗粒粒径在5㎜及其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7.5 炉渣垫层的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Ⅱ 一般项目
4.7.6 炉渣垫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和松散炉渣颗粒。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4.7.7·炉渣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8 水泥混凝土垫层
4.8.1 水泥混凝土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伸缩缝。
4.8.2 水泥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4.8.3 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
4.8.4 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
4.8.5 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
4.8.6 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
4.8.7 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I 主控项目
4.8.8 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8.9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Ⅱ 一般项目
4.8.10 水泥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4.9 找 平 层
4.9.1 找平层应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有关面层的规定。
4.9.2 铺设找平层前,当其下一层有松散填充料时,应予铺平振实。
4.9.3 有防水要求的霞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测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3排水城废应持合设计要求。
4.9.4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前,板缝填嵌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相邻缝底宽不应小于20mm;
2 填嵌时,板缝内应清理干净,保持湿润;。
3 填缝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填缝高度应低于板面10—20mm,且振捣密实,表面不应压光;填缝后应养护;
4 当板缝底宽大于4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
4.9.5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时,其板端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裂的构造措施。
I 主控项目
4.9.6 找平层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径不应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9.7 水泥砂浆体积比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或相应的强度等级);水泥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4.9.8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蓄水、泼水检验及坡度尺检查。
db32/t 2174-2012标准下载 H 一般项目
4.9.9 找平层与其下一层结合牢固,不得有空鼓。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
4.9.10 找平层表面应密实,不得有起砂、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9.11 找平层的表面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1.5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某路bt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10 隔 离 层
4.10.1 隔离层的材料,其材质应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