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砂和砂石地基砂和砂石地基是*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软弱地基或需要提高承载力的场合。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地基中填充砂或砂石材料,形成*个具有较高强度、稳定性和排水性能的地基层,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能力。
砂和砂石地基的特点
3.施工简便: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进行地基清理、分层铺设和压实等步骤,易于操作且成本较低。
4.适应性强: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地基条件海沧变施工组织设计纲要,尤其是对于淤泥质土、粉土和粘性土等地基的改良效果显著。
施工过程
应用范围
砂和砂石地基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房屋建筑、工业厂房等基础工程中。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软土区域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这种方法能有效解决地基沉降和不均匀变形的问题。
总之,砂和砂石地基以其经济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建筑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3.3.3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500mm以下,保持基坑(槽)无积水。
3.3.4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桩或弹上水平线。*面积铺设时,应设置5×5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
3.4.1 工艺流程:
3.4.2 处理地基表面: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平整地基,并妥善保护基坑边坡,防止塌土混入砂石垫层中。
基坑(槽)及附近如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砂石前加以填实处理。对旧河暗沟应妥善处理,旧池塘回填前应将池底浮泥清除。
3.4.3 级配砂石:用人工级配的砂石,应将砂石拌和均匀,达到设计要求。并控制材料含水量,可参考表3.4.6。
3.4.4 分层铺筑砂石:
1 砂和砂石地基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压密实。
2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般为150~200mm,不宜超过300m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如坑底土质很软弱时,**分层松砂厚度可酌情增加,增加厚度不计入垫层设计厚度内。
3 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搭接处基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形,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搭接处应注意压实。
4 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每层错开0.5~1.0m,充分压实。并酌情增加质量检查点。
5 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石子粒径不得*于铺筑厚度的2/3,且不宜*于50mm。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3.4.5 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辗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均匀洒水以保持砂石的**含水量(*般为8%~12%)。
3.4.6 夯实或碾压:视不同条件,可参用表3.4.6中的方法选用夯实或压实机具。*面积的砂石垫层,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辗压,边角不到位处可用人力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夯实或辗压的遍数根据要求的密实度由现场试验确定。用人力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夯压半夯全面夯实,*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辗压,*般辗压不少于4遍,其轮迹搭接不小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表3.4.6 夯压施工方法
3.4.7 找平和验收:
1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砂砾(卵)石地基应设置纯砂检查点,取样间距不*于3m,采用容积不小于200mm2的环刀用压入法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也可用贯入仪测定其贯入度*小,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控制值。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2 *后*层夯、压密实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符合设计标高。
3.5.1 主控项目:
1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压实系数或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 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
4 砂石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5.2 *般项目:
1 级配砂石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级配砂石的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3 分段、分层留搓位置,方法正确,接搓密实、平整。
3.5.3 项目允许偏差见表3.5.3。
表3.5.3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
3.6.1 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高桩,并应经常复测。
3.6.2 夯压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基坑底面和侧面土的强度,对结构性强的基底土,在垫层*下层宜先铺设150~200mm厚松砂,用木夯仔细夯实。
3.6.3 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3.6.4 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3.6.5 级配砂石成活后,如不连续施工,应适当洒水润湿。
3.6.6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冠梁挡土墙技术交底,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砂石级配不准或铺筑超厚。
3.6.7 砂石铺夯完毕后,严禁小车及人在砂石垫层上面行走,必要时应在上面铺板行走。
3.7 应注意的问题
3.7.1 *面积下沉: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按要求施工,分层过厚,辗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3.7.2 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压不实,留接槎未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3.7.3 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3.7.4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机加工车间模板施工方案,其*下层的铺筑砂石厚度可增加50mm。
3.7.5 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层的施工。
3.7.6 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