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60-2013 建设工程勘察技术资料归档整理规程

DB34/T 1860-2013 建设工程勘察技术资料归档整理规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6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98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4/T 1860-2013 建设工程勘察技术资料归档整理规程

4.1.5岩土工程勘察前应编制勘察纲要。勘察纲要应经过审核

4.2.1各种工程地质测绘、测量、勘(物)探、室内试验、原位 测试等,均应按相关标准进行记录、计算和制图。采用计算机等 数字设备采集和处理数据,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成果应打印并由相 关责任人签学,其它资料应符合本规程第6.1条规定。

4.2.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形成的原始记录、照片、素描,以

石标本、化石标本、土样应及时鉴定、编录、登记。保存复查报 告与记录。

JT/T 895-2014 缆索护栏4.2.3勘探点、试验点和地质点的位置(坐标)及标高等测

始资料,应符合工程测量标准的有关规定,注明工程名称、引测 依据、测量方法、完成日期等。

4.2.4钻探、并探、槽探、洞探的原始资料应反映编号、勘

式、钻孔孔径或探槽的平面尺寸以及终孔深度、作业时间等

4.2.6钻探记录表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部分,

现场记录应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在每个回次中变层时,应分行 填写。岩土定名、术语及符号均应符合现行岩土工程分类标准的 规定;各类岩(土)层的具体描述内容和钻进过程的记录应符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 样技术规程》(JGJ/T87)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2.8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时,应编制作业细则,明确工作目的和 市法、人员设备、工作周期等,按相关规定进行作业,详细记录 业过积测减数妮卫用

地下水的量测记录免录量测时的象水文等相环境条件及他用途 其变化

.2.10在钻孔(并)中进行的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 原位测试,可与钻探记入同一记录表中,记录原位测试的类型 深度位置及其结果

(CECS04:88),注明探头规格和类型,相应记录每10cm 试参数、归零检查、终孔零漂值、测斜,及试验过程中的影!

4.2.12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波速测试等 持殊试验,应编制作业细则,明确工作目的、试验方案、人员设 备、工作周期等,按相关规定进行试验和作业,详细记录试验过 程和试验数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等整 理、分析、归纳、综合、评价试验结果,出具试验报告。 4.2.13勘察单位应建立测试设备台账并反映其使用情况,注明 设备的名称、型号、标定系数、检验或标定日期和有效期等,可

4.3.2试验前准备工作资料应符

1试验室有专人负责岩土(水)样来样和岩土(水)样试验 计划的接收,填写来样接收记录和核对试验计划: 2来样接收记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程编号、样本数 人、岩土()号娶岩使用样深播毁翼他用途 等。试验计划由工程负责人制定,并通过审核或审定

计划的接收,填写来样接收记录和核对试验计划

4.3.3试验过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验人员开样时,需填写开样记录表。开样记录表包含: 工程名称和试验日期,并详细描述岩(土)样的名称、颜色、状 态、湿度、包含物、标识情况、密封情况和扰动情况等,并有记 录人签字。

据、做好试验记录。各项试验记录表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试验员应签字,并通过审核人复核签字 3单个工程项目试验完成后,汇总该项目的所有试验资料, 形成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连同来样试验计划、开样记录表以及 各项试验记录整理归档。

5成果报告的资料归档整理

5.0.1勘察报告的文字编写、图表和必要的附件均应符合《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5.0.2勘察报告编写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核对钻探或测试点测量与工程测绘数据,根据地形与调 查资料、钻探揭露地层特征等,绘制钻孔或测试点的平面图、地 貌分区图、工程地质分区图、主要地层分布特征图等,工程地质 条件简单可绘制在同一平面图上; 2根据原始资料进行工程地质分层,确定岩土层名称和编 号,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或柱状图,应标明取岩、土、水样的位 置、原位测试的位置和成果等; 3分层统计地层参数、地下水水位、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指 标、原位测试成果等; 4汇总和保留对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的资料和结论: 5内业资料整理形成的计算书、勘察报告原稿和图件,应 保持清晰、完整、无误,便于查阅。相关责任人应签字 50风主和件图幅 高体业 层价风店

5.0.4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

5.0.4 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工程地质剖面图; 3 工程地质柱状图: 4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5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5.0.5 工程需要时,可附综合工程地质图、综合地质柱状图

地下水等水位线图、主要地层等高线图、素描、照片、综合分析 图表以及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岩土工程计算 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等

封面; 2 靡页; 3 目次; 4 文字部分; 5 图表及附件。 5.0.7 勘察报告的页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2 工程勘察单位、执业资质及图章; 3 工程勘察相关责任人的签名或盖章; 4 报告提交的日期。 5.0.8 勘察报告应装顿完好,可一册合装或分册装订。图纸较

6.1电子文件资料整理

6.1.3电子文件的产生、处理过程应符合规范,保证电子文件

6.2.1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把符合归档条件的勘察技 资料向单位资料保管部门移交。

6.2.2岩土工程勘察形成的勘察技术资料应按本规利

署。资料保管部门负责验收、核查、登记

6.2.3资料保管部门在进行工程档案验收时,应重点验收!

内容: 11 勘察技术资料文件齐全、系统、完整,内容真实: 2勘察技术资料文件已整理分类,分类符合本规程的规 定:形成的电子文件已按规定导入: 3勘察成果报告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图面整洁; 4文件的形成、来源符合实际,相关责任人签章手续完 备; 5文件材质等符合要求。 6.2.4验收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资料管理部门应负责归 档登记。 6.2.5保存工程勘察文件的档案室规格与环境应能满足资料的 调用和长期保存。纸质文件保管的环境宜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45%~60%; 安

6.2.6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除应符合纸质档案的要求

1 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避免擦,划,触摸记录涂 2 存放时应选离强磁场交强热源用并与贝体痛馨或其他用途 3 环境温度:17℃~20℃,相对湿度:35%~45%

7.0.1勘察单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或记录,如对建 设方或设计方提供资料的复核记录、对供方的评价文件、钻探外 业质量控制或评价文件、室内试验质量控制或评价文件、资料整 理的审核审定记录或勘察报告的评定报告等,按企业管理规定分 类整理后,可与勘察技术资料一并归档。

附录A勘察技术资料归档目录

录A勘察技术资料归档

注:在()中登记资料的张或册数

注:在()中登记资料的张或册数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0.1目前为止,安徽省对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资 料,尤其是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档缺乏统一规定和技术性管理,勘 察单位对勘察文件资料归档整理重视不够,常常造成重要文件丢 失和后期文件检索困难,资料重复利用率和可靠性差。形成规范 化勘察资料整理归档制度,可提高资料归档水平,保存可贵的工 程地质资料,也能为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创造条件。 1.0.2~1.0.4本规程遵循勘察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规定了对 勘察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勘察技术资料归档整理内容,是为适用安 徽省内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资料文件的归档整理所作 的基本规定。但由于行业特点不同,相关行业的有关专业技术标 催如有特殊资料归档整理要求,还需遵守其管理规定

2.0.2在所有勘察技术工作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和对第一手材料 整理计算书和勘察报告原稿都可称原始资料。它是进行各项综合 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如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原始资料包括:地 质调查路线、实测剖面、矿点检查、物化探工作等的原始记录和 图件等。原始资料的齐全、详细和可靠程度,将直接影响勘察资 料的质量

3.0.1勘察单位需建立所有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归档清单,以工程 编号、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勘察阶段、工作周期和相关责任人 为检索条件。在满足以上基本的检索条件下,勘察单位可根据自 身需求增设检索项。 3.0.2勘察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通常为一一勘察前期的委托书、 项目设计资料、调研踏勘搜集的资料一一勘察外业测绘(量) 钻(物)探、测试资料一一室内试验资料一一内业资料整理的中 间资料一一和勘察成果报告资料,其间保持着有机联系。按此规 律进行勘察文件资料归档整理,思路清醒,次序清晰,不易遗 漏。针对附录A《勘察技术资料归档目录》内容,勘察过程中涉 及到作为归档资料均应登记。勘察单位的内部技术质量控制管理 文件与具体项目有关的可登记合并归档。 3.0.4地质踏勘、野外钻探记录中可采用铅笔,其它勘察文件应 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 褪色的书写材料,如圆珠笔、复写纸等

4原始资料的归档范围及要求

4.1.1岩土工程勘察前期要掌握的勘察项目的特点和对勘察的技 术要求,核对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图和控制点坐标及水准点等资 料,调查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工程经验等,这是制定勘察纲要 和保障勘察技术质量的基础。根据情况,还要注意搜集或调查环 境和水文地质资料等。 4.1.2~4.1.4委托方所提供的资料可能不具体、不完整或可靠 性差,需注意复核、验证和纠正,确保其可靠性后方可使用。 4.1.5勘察纲要的编制内容包括拟建工程的工程概况、收集资 料的描述、外业工作的手段和具体工作量、室内试验计划、人员 与设备配置与工作周期安排、外业安全管理或环境保护措施等 特殊的勘探和试验应制定相应的作业细则。勘察纲要、特殊的其 探和试验的作业细则,是作业的指导书,勘察前必须认真编制, 且应经过内部审核和进行技术交底。在勘察过程中,如需要调整 的,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要通过审核人批准。相关的记录要保 存。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传播或其

4.2.1勘察外业测量测试等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原始资料整理 立符合本规程第6.1条规定,依据原始资料形成中间成果资料(如 静力触探曲线图,波速测试曲线图等)宜打印成册并由责任人签 署,便于分析和核对追溯。

为具体描述内容;《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 T87)明确了钻探记录表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部 分,岩(土)层的具体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颗粒级配、层理特征; 2)粗颗粒形状、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和起骨架作用状况: 3)充填物的性质、湿度、充填程度及密实度 2砂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颜色、湿度、密实度; 2)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和矿物组成及层理特征; 3)黏性土含量。 3粉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颜色、湿度、密实度; 2)包含物、颗粒级配及层理特征: 3)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 4黏性土应描述下列内容: 1)颜色、湿度、状态; 2)包含物、结构及层理特征; 3)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 * , 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 6岩石应猫颜习变流畅使绸构、和播葚他用途 采取率、RQD值等。对沉积岩尚应描述颗粒大小、形状、胶结 勿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天小和 吉晶程度。 7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特征和岩层厚度等。 钻探过程的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使用的钻进方法、钻具名称、规格、护壁方式等: 2钻进时应注音绵经回淤地下水成冲洗满俭及其恋

化、钻进情况等; 3)取样(岩、土、水)类型及编号、取样深度、取样工 具名称规格; 钻探记录表宜参照表1的格式执行。 4.2.11静力触探触探头有不同的规格与标准,根据其结构与 功能分单桥和双桥,尚有带测孔斜、测孔隙水压力装置的探头规 格,应注明:操作与记录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2.12省内不常用的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载荷试验等 应编制作业细则指导试验和作业。勘察单位针对某种试验(如波 速测试)、某种物探方法已形成了能满足相关技术标准作业文件 的,可依照此文件指导试验和作业。

4.2.13勘察单位应建立测试设备台账。有外包项目QSY 06506.5-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5部分:焦化装置水力除焦系统,勘察单

4.3.3开土记录表格式可参照表2,表2内容主要针对黏性土和粉

5成果报告的资料归档整理

5.0.2本条款主要指在内业整理过程中形成中间成果资料,包 括计算书、勘察报告原稿和编制审核的原始图表图件,该部分成 果资料需要校对、审核、审定,应保留各阶段的编制和修改的印 记,便于检查内业整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和责任追踪。勘察 单位内部如仅保存校审记录表很难表述修改的内容,尤其是图表 图件。

技术要求、与勘察项目有关的检测测试报告等资料。

6.1电子文件资料整理

6.1.1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 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 理HJ 985-2018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电镀工业,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归档电子文件指具有参考和 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 6.1.2勘察单位建立计算机电子文档管理制度时,要明确文件产 生部门(如测试部门、室内试验部门)和保存部门等职责,规定 文件转化与保存格式、文件汇总的方式

6.2.16.2.6本规程木 料尚单位资料保管部 移交的时限和保存时间。 一般要求工程勘察完成后一个月内应整 理归档。资料的保存时间宜为建设设计使用年限

7.0.1勘察单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与单个项目有关的文 件或记录(如审核审定记录、勘察报告的评定报告等),宜与 察技术资料一并归档。 7.0.2~7.0.3勘察单位宜建立后期客户投诉、岩土工程勘察质 量问题处理制度,保存处理记录。同时也宜建立后期的施工图审 查意见、地基基础的检测试验报告和服务记录等资料收集整理制 度,保存有价值资料,利于工程经验的积累、技术改进与创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