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信机房建设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电信机房建设规范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运行、设备安全高效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以下是关于电信机房建设规范的简介(约400字):
电信机房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枢纽,其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通信服务质量与网络安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电信机房建设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该规范涵盖了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后期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为电信运营商及相关单位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南。
一、选址要求机房选址应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等因素。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等灾害影响的区域,同时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和污染源,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二、建筑设计机房建筑需满足抗震、防火、防水、防雷等要求,并配备完善的通风、空调系统以维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此外,还需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以适应未来业务增长需求。
三、供电与配电电力供应是机房运行的关键环节,必须采用双路供电或配备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确保供电稳定性。同时,合理规划配电线路,减少能耗并提高安全性。
四、设备布局与布线设备安装应遵循模块化、标准化原则,便于维护和管理。布线要整齐规范,避免信号干扰,同时预留足够余量以方便后续扩容。
五、安全管理机房应安装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火灾报警装置,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非法操作或破坏行为。
总之,电信机房建设规范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机房的整体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1.1.15 计算机系统接地应采用专用地线。专用地线的引线应和大楼的钢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
7.1.1.16 计算机系统的几种接地技术要求及诸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符合GB2887中的规定。
7.1.1.17 计算机机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口的指示灯。
7.1.2 C类安全机房应满足GB2887中规定的三类供电要求。
7.2.1 A、B类计算机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7.2.1.1 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专用空调设备,若与其他系统共用时,应保证空调效果和采取防火措施。
7.2.1.2 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应有备份,空调设备在能量上应有一定的余量。
7.2.1.3 应尽量采用风冷式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室外部分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和安全的地方。
7.2.1.4 空调设备中安装的电加热器和电加湿器应有防火护衬,并尽可能使电加热器远离用易燃材料制成的空气过滤器。
7.2.1.5 空调设备的管道、消声器、防火阀接头、衬垫以及管道和配管用的隔热材料应采用难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7.2.1.6 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及吊顶上的送、回风口应采用难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7.2.1.7 新风系统应安装空气过滤器,新风设备主体部分应采用难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7.2.1.8 采用水冷式空调设备时,应设置漏水报警装置,并设置防水小堤,还应注意冷却塔、泵、水箱等供水设备的防冻、防火措施。
7.2.2 C类安全机房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计算机厂家关于安装环境中的对空调系统的技术要求。
7.3 其它设备和辅助材料
7.3.1 计算机机房使用的磁盘柜、磁带柜、终端点等辅助设备应是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采取防火、防潮、防磁、防静电措施。
7.3.2 计算机机房应尽量不使用地毯。
7.3.3 计算机机房内所使用的纸,磁带和胶卷等易燃物品。要放置于金属制的防火柜内。
8 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
8.1 A、B类安全机房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在机房内、基本工作房间内、活动地板下、吊顶里、主要空调管道中及易燃物附近部位应设置烟、温感探测器。
8.2 A类安全机房应设置卤代烷1211、1301自动消防系统,并备有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
8.3 B类安全机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设置卤代烷1211、1301自动消防系统,并备有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
8.4 C类安全机房内应设置卤代烷1211或1301灭火器。
8.5 A、B、C类计算机机房除纸介质等易燃物质外,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
9 其他防护和安全管理
9.1.1 有暖气装置的计算机机房,沿机房地面周围应设排水沟,应注意对暖气管道定期检查和维修。
9.1.2 位于用水设备下层的计算机机房,应在吊顶上设防水层,并设漏水检查装置。
9.2.1 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接地应符合GB2887中的规定。
注:接地是防静电采取的最基本措施。
9.2.2 计算机机房的相对湿度应符合GB2887中的规定。
9.2.3 在易产生静电的地方,可采用静电消除剂和静电消除器。
9.3.1 计算机机房应符合GB1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防雷措施。
9.3.2 在雷电频繁区域,应装设浪涌电压吸收装置。
9.4.1 在易受鼠害的场所,机房内的电缆和电线上应涂敷驱鼠药剂。
9.4.2 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捕鼠或驱鼠装置。
9.5 电磁波的防护
9.5.1 A、B类安全机房电磁场干扰环境场强应满足GB2887中的有关要求。
9.5.2 对有防辐射要求的计算机机房,在安全区边界由计算机辐射而产生的电磁场强度不应大于有关标准的规定。
应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和监视规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地面计算站。
不建站的地面计算机机房、改建的计算机机房、非地面计算机机房按本标准有关要求执行。
GB 6650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TJ 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3.1 开机时 计算机停电状态。
3.2 停机时 计算机停电状态。
3.3 照明 不考虑特殊的局面需要,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
3.4 事故照明 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的情况下,供暂时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用的照明。
3.5 接地 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防雷保护地与大地之间的关系。
3.6 计算机系统直流地 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参考地。
3.7 交流工作地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
3.8 安全保护地 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等,由于绝缘被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设的接地。
3.9 防雷保护地 为防止雷击而设的接地。
3.10 接地电阻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估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3.11 不间断供电系统 确保计算机不停止工作的供电系统。
3.12 净高 活动地板的板面或安装设备的地表面至顶棚的高度。
3.13 静压箱 空调系统中,在空调室内的地板下面或顶棚上面,向室内送风或回风的空 间。
4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4.1 计算站场地的组成
依据计算站的性质、任务、工作量的大小,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对供电、空调等的要求及管理体制的差异可选用下列房间(允许一室多用或酌情增加)。
注:不包括行政办公等用房。
主要工作房间有:计算机机房。
基本工作房间有:数据录入室、终端室、通信室、已记录的磁媒体存放间、已记录的纸媒体存放间、上机准备间、调度控制室。
第一类辅助房间有:维修室、仪器室、备件间、未记录的磁媒体存放间、未记录的纸媒体存放间、资料室、硬件人员办公室、软件人员办公室。
第二类辅助房间有: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变频机室、稳压稳频室、蓄电池室、发电机室、空调系统用房、灭火器材间、值班室、控制室。
第三类辅助房间有:贮藏室、更衣换鞋室、缓冲间、一般休息室、盥洗室等。
4.2 计算站场地面积
4.2.1 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按照下述两种方法之一确定。
S=~ΣSb ……………………………………………… (1)
S=KA* (2)
4.2.2 计算机机房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
4.2.3 研制、生产用的调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参照4.2.1执行。
4.2.4 其它各类房间的使用面积,依据人员、设备及需要而定。
4.2.5 基本工作房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所占的面积总和不宜小于计算机机房面积的1.5倍。
在确定站址时一般应遵守下列条款。
4.3.1 应尽量建在电力、水源充足、自然环境清洁、通讯、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4.3.2 应尽量建在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炸物的地方。
4.3.3 应尽量避免建在低洼、潮湿、落雷区和地震活动频繁的地方。
4.3.4 应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
大学综合体育中心施工组织设计4.3.5 应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4.3.6 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
4.3.7 上述各条如无法避免,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4 计算机机房内的环境条件
4.4.1 温、湿度
某高层住宅楼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4.1.1 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4.4.1.2 根据计算机系统对湿、湿度的要求,可将温、湿度分为A、B、C三级,机房可按某一级执行,也可按某些级综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