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修改)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修改)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6.86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221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修改)

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但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在养护与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瓶颈,许多地区因财政压力难以保障日常养护经费,导致道路老化、损毁现象严重。其次,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养护水平较低,部分地区仍依赖传统的人工养护方式,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此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划分不清,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影响了养护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养护;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推广机械化、智能化养护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将公众监督纳入其中,确保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同时,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合理规划路网布局,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作为“村村通”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如我市近几年完成的“村村通”工程都是标准低的四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纵坡较大的农村公路,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土墙等公路构造物,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如X023刁华线(袁张路、袁孟路),该路改建于2002年,当时受建设资金的限制,水毁防护工程投入过小,今年入汛以来,多处路基被冲毁,路面结构层被架空,造成重大损失。 

    (三)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

    根据农村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于县级公路,而无力再来兼顾乡级、村级公路的管理工作,因为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三、加强农村公路监管的对策

   (一) 理顺关系  落实责任 

    其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 ” 的思想观念。 随着“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是建议在乡镇设置一名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因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导致建而不管、修而不养、公路损坏严重,形成了新的行路难问题,在乡镇设置交通协管员,就是要求他们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规划、路政、养护管理掌握第一手资料,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及三杆埋设(电力、电信、广电),避免公路街道化,组织、协调、指导群众把农村公路养护好、管理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衔接市与乡、乡与村的联系,协助交通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其三是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每月定期召开公路管理站长例会制度,通报辖区农村公路养护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存在问题,以便于农村公路的协调和服务。

    (二)拓宽渠道  筹集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部门每年给予一定养护大中修工程补助资金,但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往往得不到落实,导致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不能正常的开展。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建议市级财政安排必要的乡道、村道日常养护小修保养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的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三)完善机制  措施到位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按照新郑[2007]32号《新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职责划分及组织机构等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奖励机制挂构,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公路管理部门与乡镇、乡镇与村),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四)组建队伍  确保畅通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为了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养护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来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同时要发挥乡镇交通协管员路政管理职能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南区工程大模板技术交底,协助路政大队维护路产路权,为农村公路养护保驾护航,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各级镇人民政府充分引起重视,在交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从而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发挥农村公路应有的作用,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