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施工工艺双钢筋叠合板是一种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中。其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的钢筋布置与连接。以下是双钢筋叠合板钢筋施工工艺的简要介绍:
1.预制底板钢筋绑扎: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先按照设计图纸绑扎预制底板的下层钢筋网。钢筋需准确定位,并设置保护层垫块以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绑扎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钢筋间距、尺寸及锚固长度满足规范。
3.现场安装与支撑:将预制底板吊装到指定位置,调整水平并固定。底部需设置临时支撑,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稳定。同时,检查板缝对接情况,必要时填充密封材料以防止漏浆。
4.上层钢筋铺设:在预制底板上铺设现浇层的上层钢筋网。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钢筋间距和位置,并与预制底板中的桁架钢筋或预留钢筋可靠连接。为保证整体性,可采用焊接或绑扎方式固定。
5.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铺设完上层钢筋后,支设模板并浇筑现浇层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空洞或蜂窝现象。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养护(质)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双钢筋叠合板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性强的优点,但需严格控制各环节的质量,确保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 → 绑扎板缝筋 → 绑扎吊环双向筋 →
绑扎支座负弯短筋 → 质量检验
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4.1.3 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4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2 基本项目:
4.2.1 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
4.2.2 钢筋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3 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4 点焊焊点无裂纹和多孔性缺陷,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烧伤。
检验方法;用小锤、放大镜检查。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1 受力筋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取一点,取其最大值
2 绑扎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焊接构造间距 ±1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中心线位移 5
5 受力钢筋保护层 ±3 尺量检查
5.1 支座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踩在其上作业或行走,并派专人看护和修整,保持其正确的空间位置。
5.2 安装水电管线时,不得任意切断和位移己绑好的钢筋。
6.1 支座负弯矩空间位置不准,应加强成品保护和设置钢筋马凳,适量加密。负弯矩筋间距不均,端头不在一条直线上。应加强间距标志划分和端头拉线绑扎。
6.2 吊环双向通长φ8筋,入跨长度不足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连云港锦绣香江昌圩湖,或一端长,一端短,配筋要正确,绑扎要排除障碍,认真使入跨长度到位,两端均匀。
6.3 叠合板甩出筋整形不规范:板缝 5通长筋不顺直,绑扎不牢。应认真按规定整形,坚持合理的绑扎顺序。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
高速公路护栏板提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3 钢筋隐检记录。
7.4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