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49.80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2183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地基处理、基础施工、材料选用、检测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条文说明则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对规范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深入解读。

首先,条文说明明确了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如地基承载力检测、桩基施工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其次,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问题,条文说明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例如软土地基加固、深基坑支护等,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难题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条文说明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包括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标准和程序,以保证工程质量全程可控。

通过条文说明的解读,施工方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规范的核心内容,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验收依据,从而有效提升地基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总之,条文说明不仅是规范的补充,更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

4.13.2提拔钻杆(或套管)的速度必须与泵入混合料的速度相配江苏某学院江宁校区单体设计宿舍c、d单元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组织设计,否则容易产生缩颈 或断桩,而且不同土层中提拔的速度不一样,砂性土、砂质粘土、粘土中提拔的速 度为1.2~1.5m/min,在淤泥质土中应适当放慢。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0.5m。由 沉管方法成孔时,应注意新施工桩对已成桩的影响,避免挤桩。 4.13.3复合地基检验应在桩体强度符合试验荷载条件时进行,一般宜在施工结束后 2~4周后进行。

4.1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4.14.3承载力检验一般为单桩的载荷试验,对重要、大型工程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 试验。 4.14.5夯扩桩的施工工艺与夯实水泥土桩相似,质量标准参照夯实水泥土桩是合适 的

4.15.2砂桩施工应从外围或两则向中间进行,成孔宜用振动沉

15.2砂桩施工应从外围或两则向中间进行,成孔宜用振动沉管工艺。 15.3砂桩施工的间歇期为7d,在间歇期后才能进行质量检验。

5.1.2桩顶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如不做中间验收,在土方开挖后如有桩顶位

移发生不易明确责任,究竞是土方开挖不妥,还是本身桩位不准(打入桩施工不慎, 会造成挤土,导致桩体位移),加一次中间验收有利于责任区分,引起打桩及土方承 包商的重视。

移发生不易明确责任,究竟是土方开挖不妥,还是本身桩位不准(打入桩施工不慎, 会造成挤土,导致桩体位移),加一次中间验收有利于责任区分,引起打桩及土方承 包商的重视。 5.1.3本规范表5.1.3中的数值未计及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等造成的位移,但由于打 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土桩的位移,是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必须 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 沉桩的挤土影响。

5.1.3本规范表5.1.3中的数值未计及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等造成的位移,但 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土桩的位移,是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 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旅 沉桩的挤土影响。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第3.0.1条的规定。关于静载荷试 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 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 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文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 的依据。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 规范》JGJ106的规定执行。

5.1.6桩身质量的检验方法很多,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 规范》JGJ106所规定的方法执行。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 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

5.1.6桩身质量的检验方法很多,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

5.2.1静力压桩的方法较多,有锚杆静压、液压千斤顶加压、绳索系统加压 非冲击力沉桩均按静力压桩考虑

5.2.2用硫磺胶泥接桩,在大城市因污染空气已较少使用,但考虑到有些地区仍在

5.2.2一用硫磺胶泥接桩,在大城市因污染空气已较少使用,但考虑到有些地区仍在 使用,因此本规范仍放入硫磺胶泥接桩内容。半成品硫磺胶泥必须在进场后做检验 压桩用压力表必须标定合格方能使用,压桩时的压力数值是判断承载力的依据,七 也 是指导压桩施工的一项重要参数。

断桩。浇注硫磺胶泥时间必须快,慢了硫磺胶泥在容器内结硬,浇注入连接孔内不 易均匀流淌,质量也不易保证。 5.2.4压桩的承载力试验,在有经验地区将最终压入力作为承载力估算的依据,如 果有足够的经验是可行的,但最终应由设计确定

5.3.1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均为工厂生产后运到现场施打,工厂生产时的质量检验应 由生产的单位负责,但运入工地后,打桩单位有必要对外观及尺寸进行检验并检查 产品合格证书。

5.3.2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强度较高,锤击性能比一般混凝土预制桩好,抗裂性强。 因此,总的锤击数较高,相应的电焊接桩质量要求也高,尤其是电焊后有一定间歇 时间,不能焊完即锤击,这样容易使接头损伤。为此,对重要工程应对接头做X光 拍片检查。

5.3.3由于锤击次数多,对桩体质量进行检验是有必要的,可检查桩体,是否被打 裂,电焊接头是否完整。

5.3.3由于锤击次数多,对桩体质量进行检验是有必要的,可检查桩体,是否被打

5.4.1混凝土预制桩可在工厂生产,也可在现场支模预制,为此,本规范列出了钢 筋骨架的质量检验标准。对工厂的成品桩虽有产品合格证书,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 碰坏:为此:进场后应再做检查

5.4.2经常发生接桩时电焊质量较差,从而接头在锤击过程中断开,尤其接头对接 的两端面不平整,电焊更不容易保证质量,对重要工程做X光拍片检查是完全必要 的

5.4.4混凝土桩的龄期,对抗裂性有影响,这是经过长期试验得出的

4.4 混凝土桩的龄期,对抗裂性有影响,这是经过长期试验得出的结果,不到

期的桩就像不足月出生的婴儿,有先天不足的端。经长时期锤击或锤击拉应力稍 大一些便会产生裂缝。故有强度龄期双控的要求,但对短桩,锤击数又不多,满足 强度要求一项应是可行的。有些工程进度较急,桩又不是长桩,可以采用蒸养以求 短期内达到强度,即可开始沉桩。

5.5.1钢桩包括钢管桩、型钢桩等。成品桩也是在工厂生产,应有一套质检标准, 但也会因运输堆放造成桩的变形,因此,进场后需再做检验。

求较高,故对电焊后的停歇时间,桩顶有否局部损坏均应做检查。

电焊后的停歇时间,桩顶有否局部损坏均

5.6.1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应较其他桩种严格,这是工艺本身要求,再则工程 事故也较多,因此,对监测手段要事先落实。 5.6.2沉渣厚度应在钢筋笼放入后,混凝土浇注前测定,成孔结束后,放钢筋笼、 混凝土导管都会造成土体跌落,增加沉渣厚度,因此,沉渣厚度应是二次清孔后的 结果。沉渣厚度的检查目前均用重锤,但因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应专人负责,用专 一的重锤,有些地方用较先进的沉渣仪,这种仪器应预先做标定。人工挖孔桩一般 对持力层有要求,而且到孔底察看土性是有条件的。 5.6.4灌注桩的钢筋笼有时在现场加工,不是在工厂加工完后运到现场,为此,列

db22-t 2234-2015标准下载出了钢筋笼的质量检验标准

6.1 一 般规 定

6.1.1土方的平衡与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先由设计单位提出 基本平衡数据,然后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平衡计算。如工程量较大,在施 工过程中还应进行多次平衡调整,在平衡计算中,应综合考虑土的松散率、压缩率 沉陷量等影响土方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为了配合城乡建设的发展,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当地市、镇规划和农由水 利等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6.1.2基底土隆起往往伴随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当周边有地下管线,建(构) 筑物、永久性道路时应密切注意。 6.1.3有不少施工现场由于缺乏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而对施工产生影响, 土方施工应尽快完成,以避免造成集水、坑底隆起及对环境影响增大。 6.1.4平整场地表面坡度本应由设计规定,但鉴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GB50007中均无此项规定,故条文中规定,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 水沟方面做成不小于2%的坡度。 6.1.5在土方工程施工测量中,除开工前的复测放线外,还应配合施工对平面位置 (包括控制边界线、分界线、边坡的上口线和底口线等),边坡坡度(包括放坡线、变 坡等)和标高(包括各个地段的标高)等经常进行测量,校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上述 施工测量的基准一一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也应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 6.1.6雨季和冬季施工可参照相应地方标准执行。

6.2.2土方工程在施工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降水系统 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回填土方还应检查回填土料、含水量、分层厚度、压实度, 对分层挖方,也应检查开挖深度等。 6.2.4本规范表6.2.4所列数值适用于附近无重要建筑物或重要公共设施,且基坑暴 露时间不长的条件。

3.3 1 填方工程的施工参数如每层填筑厚度、压实遍数及压实系数对重要工程均 现场试验后确定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或由设计提供

7.1.1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如挖方较深,土质较差或有地下水渗流等,可能对邻近 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永久性道路等产生危害,或构成边坡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不宜进行大开挖施工,应对基坑(槽)管沟壁进行支护。 7.1.2基坑的支护与开挖方案,各地均有严格的规定,应按当地的要求,对方案进 行申报,经批准后才能施工。降水、排水系统对维护基坑的安全极为重要,必须在 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安全运转,应时刻检查其工作状况。临近有建筑物或有公共设施 在降水过程中要予以观测,不得因降水而危及这些建筑物或设施的安全。许多围护 结构由水泥土搅拌桩、钻孔灌注桩、高压水泥喷射桩等构成,因在本规范第4章、 第5章中这类桩的验收已提及,可按相应的规定标准验收,其他结构在本章内均有 标准可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