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喷锚网技术在某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_pdf喷锚网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陡边坡防护的工程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筋网的组合来增强边坡稳定性,防止岩土体失稳和滑坡。在某高陡边坡防护项目中,喷锚网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边坡坡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存在风化岩体、裂隙发育等问题,传统防护手段难以满足要求。喷锚网技术凭借其高效性、经济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理想选择。
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对边坡进行清理,去除松散岩块和不稳定物质;其次布置锚杆,将其深入稳定岩层以提供拉力支撑;然后铺设钢筋网,形成整体防护结构;最后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覆盖边坡表面,起到封闭、加固和防水作用。该技术有效控制了边坡变形,减少了雨水侵蚀和风化影响,显著提高了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此外,喷锚网技术施工便捷,可与绿化措施结合,实现生态恢复与工程防护的双重目标。在本项目中,通过科学设计和严格施工管理,边坡防护效果良好,未出现明显变形或破坏现象,为类似高陡边坡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喷锚网技术在某高陡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摘要:喷锚网支护可提高高陡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根据重 庆某高速公路路段路堑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设计方案、材料要求、施工方法、技术 措施,以及现场质量管理和检测问题。 关键词:喷锚网支护;设计;施工;检测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 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 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该高路堑边坡采用大型爆破施工形成的,岩层多为 块状的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石灰岩体结构 由于前期爆破施工未采用将开挖区和保留区分开来的 预裂爆破方式,使得岩层受一定的爆破影响,局部有层 面张开裂缝,边坡破碎松散、犬牙交错,时有落右现象发 生;我们根据路堑边坡现状,将需要加固防护的边坡分 喷锚挂网防护和素喷混凝土防护两种类型;对边坡较 高、坡面松散破碎严重,且破碎岩层较厚的地方采用喷 锚网防护,而对那些边坡较低,只有少量裂缝,破碎不严 重的地方则采用素喷混凝土防护,这样使加固工程有针 对性,为国家节约资金。 边坡坡面首先进行平整,要求坡面大致平整,以适 应喷锚施工操作,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10cm,喷射混 凝土标号为C20细石混凝土。锚杆采用20钢筋,锚 杆按2.5m×2.5m布设;锚固深度视边坡岩层的破碎 程度及破碎层的厚度而定,一般取1.5~3.0m(为防止 锚杆滑出,锚杆必须置于较好的岩层面以下一定深度); 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20cm,并用M20的水泥 砂浆固结;锚杆间距采用2.0m×2.0m,梅花型布置。 钢筋网的孔眼尺寸采用200mm×200mm的方孔,钢筋 网采用6.5钢筋编制而成。网片交点联接及网与锚 杆的固定要求牢固结实;
施工顺序:搭设施工平台→测量放样→钻造锚筋 (杆)孔一锚筋(杆)制作→下锚筋(杆)体→锚杆孔内注 浆→喷一道混凝土→铺设钢筋网→安装锚垫板或加强
筋与钢筋网连接→喷混凝土→自检、中间交工验收→拆 施工平台、清理场地、退场→验收。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按规定的技术要求采用双排脚手架,即扣件钢 管搭设宽4~6m的施工平台,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坚 硬稳定的岩石上,不得置于浮渣上;立柱间距1.5m。架 子宽度1.2~1.5m;横杆高度1.8m,以满足施工操作; 搭设管扣要牢固和稳定;钢架与壁面之间必须楔紧,相 邻钢架之间应连接牢靠平台要求稳固,能承受钻机及附 属设备、人员重量和钻机施工冲击力以及有一定的水平 抗倾倒力,并要求施工平台层与层之间能便于钻机移 动。施工平台搭设随高度的增加,应增加斜拉剪刀撑, 以增强其整体稳定性。搭设完毕,应进行安全检查,确 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测量放样:施工平台搭设完毕后,由专业技术 人员用钢尺按设计要求布设孔位,并做好放样标志。 (3)钻造锚筋(杆)孔:锚筋(杆)孔采用潜孔锤或风 钻钻进工艺成孔,钻机安装必须做到“正、平、稳、固”等, 钻进锚筋(杆)孔孔位、倾角及孔深按设计图要求进行, 如遇特殊地质情况,可由现场主管技术人员或项目技术 负责按实地情况作相应调整,并上报设计人员、监理人 员及业主认可,钻孔要垂直边坡面,如遇岩石过于坚硬 须采取加水的方式钻孔,钻孔时必须随机钻速度钻进, 不能强加压力冲钻,以免影响边坡岩石的稳定。 (4)锚杆制作:锚杆采用20Ⅱ级钢筋,锚杆长度 1.5~3.0m,其与钢筋网的连接方式按规范规程及设计 要求进行。为使锚杆处于钻孔中心,应在锚杆杆件上安 设定中架或隔离架(钢筋杆体沿轴线方向根据成孔情况 每隔1.0~2.0m设置一个定中架)。锚杆对中支承架 设置两至三个,锚杆钢筋平直、顺直、除油除绣。杆体自 由段应用塑料布或塑料管包扎,与锚固体连接处用铅丝 绑扎,安放锚杆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曲、压弯,注浆管
宜随锚杆一同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杆 体放入角度与钻孔倾角保持一致,安好后使杆体始终处 于钻孔中心,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透孔、清孔,直至 能顺利送人锚杆为止。 (5)锚杆孔注浆: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般宜选用水泥:砂=(1:1)~(1:2),水灰比0.38 ~0.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0~0.45的纯水泥浆, 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浆液应搅拌均 匀,过筛,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管路应 经常保持畅通,常压注浆采用砂浆泵将浆液经压浆管输 送至孔底,再由孔底返出孔口,待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 管停止排气时,可停止注浆,浆液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 体时,应进行补浆,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量,其充盈系数 为1.1~1.3,注浆时,宜边灌注边拔出注浆管。但应注 意管口应始终处于浆面以下,注浆时应随时活动注浆 管,待浆液溢出孔口时全部拔出,拔出套管,拔管时应注 意钢筋有无被带出的情况,否则应再压进去直至不带出 为止,再继续拔管。注浆完毕应将外露的钢筋清洗干 净,并保护好。 (6)铺设钢筋网:钢先将圆盘6钢筋调直,按边 坡形状尺寸取料加工,按网孔200mm×200mm的规格 编织好钢筋网,分布要均匀,绑扎要牢固,编好钢筋网 后,与锚杆交接处必须进行焊接,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 钢筋不晃动,钢筋网必须紧贴混凝土表面,以保证钢筋 网保护层厚度。搭结长度按《公路桥涵施工规范》 (JTJ057一96)。其分布固定按有关规范、规程及设计 要求进行。 (7)边坡喷射混凝土施工: ①喷射前的准备工作:由于现有的岩石边坡破碎松 散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浮石和岩渣清除干净。处 理好光滑岩面;拆除障碍物;用石块补砌空洞;用高压水 冲洗受喷面;对边坡局部不稳定处进行清刷或支补加 固;对较大的裂缝进行灌浆或勾缝处理;在边坡松散空 洞处和坡脚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泄水孔,预留的长度根据 现场确定布设埋设控制喷射砼厚度的标志,于喷射区每 5m×5m预留一个泄水孔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施工组织设计,梅花状布置,采用孔径 5.0mmPVC管,深0.25m,仰角5°,泄水孔位置可据岩 层及结构面分布情况适当调整。 ②原材料: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细度模数2.5~3.0,含水率5%~8%,含泥量不大 于3%;石子:粒径5~10mm,不含活性SiO2,含泥量不 大于1%。也可选用符合强度要求的级配机轧碎石。 ③坡面喷射混凝土施工:根据设计图框定的喷射范 围对边坡进行喷浆防护,厚度8cm,强度C20,水灰比
0.4~0.5,加适量早强剂,防护边坡与周边未防护面衔 接处严格封闭,过渡长度为1m,每20m设置一道伸缩 缝,宽2.0cm,采用沥青麻絮填塞,钢筋断开,对外露的 锚杆金属构件应全喷浆封闭保护。施工应分片挂网喷 砼,喷射混凝土厚度均匀密实,不得外露钢筋,喷射作业 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 及试运转,喷射混凝土之前,用清水将坡面冲刷干净,湿 润岩层表面,以确保喷射混凝土与岩层之间的良好粘 结,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 射的厚度,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 上而下;按地形条件和风向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 进行,如果是喷锚网混凝土施工,必须先喷射第一层混 凝土后才施工锚杆及挂设钢筋网。第一层混凝土的厚 度为3~4cm。喷头与受喷面应垂直,宜保持0.6~ 1.0m的距离。第二层喷射混凝木应在第一层混凝土终 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水清洗 喷层表面。第二次喷射时必须保证厚度和表面的光感。 混凝土喷射24h后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喷射 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 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严禁雨中进行喷射混凝土 作业。 (8)养生:当最后一次喷射的混凝土终凝2h后,立 即喷水养护,每天至少喷水四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 于7d,在终凝后第一次喷水养生时,压力不宜过大,以 防止冲坏喷射混凝土防护层表面,气温低于十5°℃时, 不得喷水养、护,在养生过程中如果发现剥落、外鼓、裂 纹、局部潮湿、色泽不均等不良现象,应分析原因、采取 措施进行修补,以防后患
(1)强度检测。喷射混凝土必须做抗压强度试验, 试块在工程施工中抽样制取,在喷射作业面附近,将模 具敲开一侧朝下,以80(与水平面的夹角)左右置于墙 脚:先在模具外的边墙上喷射,待操作正常后,将喷头移 至模具位置,由下而上,逐层向模具内喷满混凝。土。 将喷满混凝土的模具移至安全地方,用三角抹刀刮平混 凝土表面。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d后,将混凝土加 工成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块。继续在标准条件 下养护至28d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本工程共计 试件30组,经测试,结果满足要求。 (2)厚度检测。用凿孔法检测。根据《锚杆喷射混 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每个断面上,全部检查孔处的喷 层厚度,60%以上不应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 设计厚度的一半;同时,检查孔处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 于设计厚度值。"本工程共检测40点,结果符合要求。 (3)锚杆间排距检测。锚杆间排距是锚杆施工质量 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是锚杆能否发挥支护作用的保证 条件之一。在本工程中,我们在锚杆被喷射混凝土覆盖 前,主要采用在工作面用尺直接量侧的方式进行检测, 共检查30点,其中28点合格,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外观感检测。观感检测一般采用人工观测的方
法,包括目测法和实测法两种。工程完工后,该工程坡 面平顺、线型流畅,无漏喷、离鼓、理解缝、钢筋网外露现 象,地表及坡面排水处理得当,无漏水现象,符合规范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