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安装交底

移动模架安装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38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移动模架安装交底

3、横梁:横梁为H型钢,同一断面上每对横梁间为销连接,横梁上设有销孔,以安置外模支架。横梁通过液压系统进行竖向和横向调整。

4、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底板分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相对应。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

5、内模:移动支撑系统的内模系统包括模板、电动小车、内模梁及道轨。模板的运输及安装通过电动小车来完成。电动小车配有液压系统,通过这些液压系统来完成内模安装及拆除。

二、移动模架系统的组装

郑州某公寓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移动模架的拼装在44#墩—43#墩之间完成。各构件拼装顺序:牛腿的组装、主梁的组装及有关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主梁吊装就位→牛腿的安装→横梁安装→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内模安装。具体做法如下:

(1).拼装场地平整硬化。

在两片主梁所在的位置预先用砂袋或其它材料铺两条宽2.8米,长60米,高1.0米的平台,上面铺枕木找平,以避让主梁下底部中间突出部分。另外并在每两段主梁交接的地方,将平台留出1.8米的空隙,以便人员能在主梁下面紧固螺栓,连接主梁。在每两段主梁交接的地方还要搭建建议的脚手架,已备紧固主梁侧面的螺栓之用。

利用55T履带吊将单片梁吊装就位进行拼装。当两节主梁拼放到一起,对位准确后,开始上连接板,紧固螺栓,连接主梁。主梁紧固用高强紧固扳手。单片梁的重量在25t左右,共分5片。

主梁拼装采用三坐标组合横移镐进行位置调整。三坐标组合横移镐是由移镐座、立镐座、卧镐、立镐纵移镐等部件和配套手压泵组成,是一种起重位移的专用工具。利用它可以方便的在调整主梁的小范围内三维空间位置。

外形尺寸(长×宽×高,无垫块)mm

800×500×175

移动模架主梁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每一个拼接点的连接螺栓数量众多,为了减小先拧与后拧预拉力的区别,施拧高强螺栓必须分为初拧、复拧和终拧。初拧只是将两块板完全加紧密贴;而终拧则是指达到螺栓的预拉力。初拧扭矩应由试验确定,一般为终拧扭矩的50%。终拧M16高强螺栓设计预拉力为100kN,M22高强螺栓设计预拉力为190kN,M27高强螺栓设计预拉力为290kN施拧的扭矩与螺栓拉力之间的关系:

,—扭矩系数,—螺栓拉力,—螺栓直径。

高强螺栓测定的扭矩系数取值为:0.19。可根据厂家提供的扭矩系数进行调整。为了保证紧固螺栓达到设计预拉力,在紧固螺栓时采用测力计进行测力。

为便于拼装,施工时最好先用冲钉和粗制螺栓进行定位。冲钉和粗制螺栓的总数不得少于孔眼的1/3,其中冲钉的数量能多于2/3。孔眼较少的部位,冲钉和粗制螺栓的总数不得少于6个或将全部孔眼插入冲钉或粗制螺栓。拼装用的冲钉直径(中段圆柱部分)应较孔眼设计直径小0.2~0.3mm,其长度应大于板束厚度。冲钉可用35号碳素结构钢制造。主梁拼装前先用仪器按照工况1(或安装图尺寸)的位置精确定位,以保证整体提升时就位准确。

高强螺栓应按照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的部位开始。对于大面积节点应由中央向外拧紧,并应在统一工作日内终拧完毕。

移动模架安装,应符合钢桥安装的相关规定。

高强螺栓终拧完毕后,要进行松扣、回扣发检查扭矩。将螺栓做好标记。利用扳手回拧30º,在利用标定的扭矩扳手将螺帽重新拧到原位测定扭矩。该值不小于规定值的10%为合格。对于主桁节点及纵横梁连接处,每栓群5%抽检,但不得少于两套。不合格者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20%,如超过次数,应继续抽检,直至累计总数80%的合格率为止。对于欠拧者补拧,超拧者更换后,重新补拧。

主梁吊装采用精轧螺纹钢提升的方法。具体做法见附图《移动模架主梁吊装图》。一根主梁有160t左右,采用Ф32精轧螺纹钢提升,共设置12根,每段6根。一根Ф32精轧螺纹钢的正常的拉力为50t以上,所以一根主梁采用8根(即每端四根)精轧螺纹钢提升即可。每端设两座450t液压千斤顶,即两根精轧螺纹由一座液压顶顶升。为了保证两根精轧螺纹共同受力在千斤顶上设球形铰支座顶梁。另外在主梁上对应精轧螺纹钢的位置,设置精轧螺纹钢吊点,通过精轧螺纹钢的螺帽固定,顶升贝雷架上的千斤顶提升精轧螺纹钢,从而提升主梁。对墩顶贝雷架要逐片进行检查,对弦杆受伤的贝雷架不能使用。

当主梁提升到位,(超过移动托架上的滚动小车理论高度),即可进行牛腿的安装。利用吊机将牛腿吊起并将牛腿插入墩身预留孔,然后利用钢丝绳和手拉葫芦将牛腿的悬臂端挂到墩顶贝雷架上暂时固定,待墩身另一侧的牛腿安装并暂时固定后,将牛腿对拉杆安装并紧固。紧固后将临时固定的钢丝解除。然后将横移小车安装好。落下主梁到行走小车上,推移行走小车使主梁到达合适位置即可安装横梁、底模、翼板和配重块。

牛腿托梁:托梁预留空洞必须按图纸要求尺寸布置且位置准确,其高程最大误差必须控制在15mm内。

牛腿托梁安装时必须水平,保证使两个牛腿梁受力均匀。

牛腿梁拼装前应精确放出轴线,安装时使其轴线与桥墩轴线尽量重合,平面最大误差控制在15mm内,以保证MSS50支点受力位置正确。

牛腿梁顶部滑移面要保持干净,涂抹黄油。

牛腿梁拉杆张拉预拉力50T。

用履带吊将横梁一片片吊起对齐与主梁连接起来,(在装横梁之前,可用型钢横担在两主梁之间,搭简易操作平台)。先装靠近墩身的横梁,并从万能杆件上下一道钢丝绳将横梁吊起,保持平衡,在装横梁的同时,装适当的配重块使体系平衡。横梁安装好后,将各连接撑装起。

横梁装完后,两行走小车向墩身靠近,使横梁对接起来。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系统,然后在分别装底模、翼板及配重块。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4、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

主梁拼装完毕后,接着拼装横梁,待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

移动支撑系统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用作上部施工使用。

移动模架在使用前要进行预压试验。利用加水的方法模拟移动模架实际所承受的荷载,观察移动模架的受力变形以及承载的安全性。并将变性数据与理论的变形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移动模架的预拱度值。

压载试验取箱梁自重与施工荷载之和的1.05倍分级加载,首跨压载为1300t。压载时在支架、支架基础上设置若干沉降、变位观测点以便对沉降、变位进行观测。观测点的设置原则上每10m一个断面。每跨跨中、支架的支点上、支架基础承台上设置且每个断面不少于3个测点。在附近已完工的墩身上作一临时水准点,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观测压载全过程各测点的标高、变位变化情况,分析整理数据得出控制立模标高和设置预拱度时的取值。

预压在底、侧模支护好以后进行。利用长钢筋穿过原外侧模的拉杆孔,再利用模板紧靠拉杆垂直放置,并利用铁丝固定在拉杆上(注意铁丝的断头要弯向木板内,防止对隔水材料造成破坏),从而做成隔仓挡墙。挡墙间距按3~5m控制。隔仓内采用特厚型塑料彩条布作为隔水结构。加水方式按照混凝土的实际浇筑顺序进行。参见第八章混凝土工程。

在移动模架预压前,应设置好沉降观测点,按照以下表格进行观察记录。

2020年配电网工程施工工艺规范(国网晋中供电公司2020年7月24日).pdf移动模架预压变形观测记录表

预压完毕后,开始卸载。为了避免卸载后对观测点进行复测,重新调整底模并设置预拱度(设置预拱度值由压载试验实测弹性变形和设计提供的预拱度值中和考虑),算得各点处的预拱度值后,通过模架横梁上的调节机构调节底模标高,侧模测量合格后准备绑扎箱梁钢筋。同时还要注意在绑扎钢筋之前要对模板板面重新除锈并涂脱模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