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岩土工程地质学图1.7层理类型示意围
a)水平层理(b)波状层理(c)斜层理(d)交错层
2.主要沉积岩的鉴定 (1)砾岩、角砾岩。碎屑岩中大于2mm的碎屑颗粒含量占50%以上的岩石,若由磨圆 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则称为砾岩:而由带棱角的角研、碎石胶结而成的岩石则称为 角砾岩。砾岩和角研岩的砾石主要由岩屑组成,矿物成分多为石英和石,胶结物有硅质、 泥质、钙质或其他化学沉淀物。岩石的强度与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的关系密切。 (2)砂岩。碎屑中,粒径为2一0.05mm颗粒的含量占50%以上的岩石称为砂岩。砂岩 主要由砂粒组成,砂粒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和岩屑,胶结物有硅质、铁质、钙质等。 砂岩根据其矿物成分可细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类,根据粒度成分又可分为 巨粒、粗粒、中粒、细粒、粉粒砂岩等,砂岩是沉积岩中常见的岩石之一。 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为石英碎屑,少数为长石、岩屑等。胶结物大多为硅 质,其次为钙质,颜色呈灰白、灰黄色,它为铁质胶结时是褐红色,石英砂岩的抗压强度很高。 长石砂岩:碎屑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碎屑中石英小于75%,长石大于25%,岩屑小 于10%。胶结物常为钙质、铁质或粘土质,颜色为肉红色。较易风化,强度也较低。 岩屑砂岩:岩屑含量大于25%。岩屑多为隐晶质的喷出岩、板岩、千枚岩及碳酸盐岩 等。颜色呈灰色、灰绿色或灰黑色。胶结物常为粘土质,其次为硅质、钙质。 (3)泥岩。泥岩是固结程度较高的一种粘土岩,以厚层和页状构造不发育为特征并与页 岩区别。泥岩一般为土黄色,因混入Ca质、Fe质使颜色发生变化。 (4)页岩。具片状、鳞片状构造,沿页片易于剥开,岩性致密均一,强度低,不透水,有滑 感。颜色多为土黄色或黄绿色。岩石的颜色与混入物成分有关。如铁质页岩呈红色、紫红 色等。 (5)石灰岩。简称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矿物的碳酸盐类岩石,化学成分为CaCO,颜 色呈灰、灰白、深灰、灰黑色等。有机质含量较多时呈黑色。隐晶至粗粒结晶结构,致密块 状,遇稀盐酸发生剧烈气泡。 当灰岩由50%以上的粒(直径小于2mm)组成具缅状结构时称为状灰岩。若由大 小不等、形似竹叶的灰岩扁砾组成则称为竹叶状灰岩。含有5%~25%玉髓或微粒石英的 灰岩,称之为硅质灰岩。石灰岩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6)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含少量的方解石、石膏、斌石、粘士等矿物。颜色多 为灰白、浅灰色,含泥质时呈浅黄色。隐晶质或细晶粒状结构。以加冷稀盐酸不起泡或微起 泡与石灰岩相区别,野外特征是风化后岩石表面有纵横交错的“刀砍纹”。 (7)硅质岩。是由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SiO(70% ~90%)的岩石。矿物成分主要有非晶质的蛋白石、隐晶质的玉髓及结晶质的自生石英。此 外,还可有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氧化铁等。硅质岩的主要岩类有: 硅藻土:主要由硅藻遗体组成,硅藻壳主要由蛋白石组成。岩石呈白色或浅黄色。一般 不显层理,有时可见薄水平层理。多形成于第三系、第四系的地层中。 隧石岩:俗称“火石”,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致密坚硬的硅质岩,主要矿物为玉髓、微 粒石英和蛋白石。具蜡状光泽。颜色以灰、黑色为主,常成薄层、透镜体、结核条带状等夹于 碳酸盐岩或粘土岩中。 三、变质岩 组成地壳的岩石是在一定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下形成和存在的,且处于不停的运动, 变化与发展之中。地壳中已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旦遭受地质环境的改变某省某区2011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第一标段项目外墙保温施工组织设计,在新 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就会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等方面的改造与转变。由地球内力作 用引起岩石改造和变化的作用,称之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的岩石称为变 质岩。变质岩可分为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和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变质岩在我国 分布较广,从前寒武纪至新生代都有变质岩的形成,但多数分布在古老的结晶地块和构造活 动带中。它们既可成区域性的广泛出露(如秦岭),又可成局部的分布(如镇江焦山公园内)。 变质岩作为地质体,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直接作用的对象之一。 (一)变质作用的因素和类型 1.变质作用因素 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指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方面的因素。具体地说,主 要是温度、压力以及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1)温度。温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质作用因素。绝大部分变质作用是在温度升高的 情况下发生的。温度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促使矿物发生重结晶;②促使组分的重 新组合;③引起混合岩化现象,促使岩石发生选择性重熔。热源主要有岩浆熔融体所带来的 热、地热及构造运动释放的热、放射性元素蜕变放出的热。 (2)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上覆岩层的负荷重量引起的压力,包括静水压力)、粒间流 体压力(岩石颗粒间存在的挥发成分,尤其是HO和CO引起)及定向压力(也叫应力,构造 运动或岩浆活动所引起的侧向挤压力)等。 (3)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是指气态或液态的水溶液,它对岩石的变质作用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2.变质作用的类型 根据变质作用因素,一般可将变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散发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主 要发生在岩浆体与周围接触带的围岩之中。 (2)动力变质作用。又称为碎裂变质作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 质作用。通常发生在褶皱带、断裂带附近,其结果形成构造角砾岩、碎裂岩、魔棱岩等。
(3)区域变质作用。指大面积分布的、作用因素复杂的一种变质作用,由温度、均向压 力、定向压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的综合作用所造成。区域变质作用与构造运动和岩 浆活动有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古老的结晶地块和造山带中(如我国陕西的秦岭山脉)。 (二)变质岩的物质成分 1.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变质岩既继承了原岩的化学成分,又具有多样性,主要造岩氧化物仍是SiO、AlO FeO、MnO、MgO、CaO、NaO、KO、HO、CO及TiO、PO等。 2.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具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和岩浆岩、沉积岩共有的矿物、如长石、石英、 云母、辉石、角闪石、磷灰石、磁铁矿等;另一类是变质岩特有的矿物,常见的有红柱石、蓝晶 石、十字石、阳起石、滑石、蛇纹石、叶蜡石、绿泥石、方柱石等,如果岩石中这些矿物出现较 多,说明了原岩已经发生变质。变质矿物对变质岩的鉴别具有指导作用。 (三)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1.变质岩的结构 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变质岩矿物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等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主 要是矿物个体的性质和特征,通常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碎裂结构。原岩受定向压力作用超过矿物弹性极限时,即会发生矿物的弯曲和变 形。如压力进一步增加,超过其极限强度,则发生破裂和粒化现象,使矿物颗粒呈现出不规 则棱角状、锯齿状,形成各种碎裂结构。根据破碎程度可分为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 等。 (2)变晶结构。岩石在固体状态下物质发生重结晶称为变晶作用,由变晶作用形成的结 构称为变晶结构,是变质岩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变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①矿物的自形程 度不高,多数为它形或半自形:②矿物自形程度只反映矿物结晶力的大小,而不能反映结晶 的次序;③变晶矿物中常含有较多的包体。按矿物晶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分为粒状变晶结 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状变晶结构等。 (3)变余结构。变余结构又称残余结构,是变质重结晶作用不彻底而保留母岩结构特征 的一种结构。如原来沉积岩中的砾质结构和砂质结构,经变质后仍保留原岩的部分结构时, 则可分别称之为变余砾质结构、变余砂质结构。 2.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和分布特征,主要是指矿物个体在方 向和分布上的特征。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板状构造。岩石受应力作用产生一组密集平行的破裂面即劈理构造,劈理面光滑平 整。并可伴有轻微的重结晶,但肉眼不能分辨出颗粒。 (2)千枚状构造。岩石组分基本上发生重结晶并形成定向排列,使岩石皇薄片状,片理 面上具丝绢光泽。通常见有小挠曲和小褶皱,如北京八宝山的千枚岩具有此种构造类型。 (3)片状构造。岩石主要由鳞片状、薄片状、柱状变晶矿物组成,作定向排列和分布,沿 片理面劈开成不平整薄板状。 (4)片麻状构造。岩石具变晶结构,粒状、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呈断续的定向排列和分
(6)大理岩。是由碳酸盐类岩石重结晶而成,具有细粒、中粒和粗粒结构。主要矿物为 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纯大理岩呈白色(汉白玉)。含有杂质时带有灰色,具美丽花纹。 大理岩分布广泛,以云南大理县点花山美丽花纹的大理岩而定名,是良好的建筑及装饰材料。
三节土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