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南大桥钢筋加工、绑扎、安装作业指导书水南大桥钢筋加工、绑扎、安装作业指导书简介
为确保水南大桥施工质量,规范钢筋加工、绑扎与安装工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旨在明确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保证钢筋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
一、钢筋加工1.原材料检验:钢筋进场后需进行外观检查及力学性能试验,确保其规格、型号及质量满足设计要求。2.下料与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计算钢筋长度,合理下料。弯曲成型时,严格控制弯弧内直径和弯钩角度,确保尺寸准确。3.机械与人工配合:使用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和弯曲机等设备进行加工,同时辅以人工校核,避免偏差。
二、钢筋绑扎1.放样定位:在模板上标出钢筋位置线,确保主筋和分布筋间距均匀。2.绑扎顺序:先绑扎主筋,再绑扎箍筋或分布筋,确保钢筋骨架稳定。绑扎点应牢固,采用铁丝双股绑扎。3.保护层控制:通过垫块或塑料卡固定钢筋位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筋安装1.吊装与就位:钢筋骨架采用吊车或人工抬运至指定位置,注意轻起轻放,避免变形。2.连接方式:钢筋接头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搭接长度和焊缝质量需符合规范。3.验收检查:安装完成后科技园光缆敷设工程光缆敷设施工方案,由技术人员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锚固长度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四、安全与环保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防护用品;废弃钢筋集中堆放,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导书,可有效提高水南大桥钢筋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为桥梁结构安全奠定基础。
钢筋表面应清洁、干净,用铁锤能敲击剥落的锈皮和油渍、漆坊等。在使用前均应清除,常用的除锈方法:钢筋丝刷除锈法,此方法效率低且只适用于少量钢筋,喷砂法:此方法效率高且除锈效果较好,钢筋除锈后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弯折现象时,使用前均需调直。粗钢筋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可在木墩上用锤击调直,但应注意防止伤钢筋。盘条钢筋卷扬机、绞车或车辆进行拉伸调直。调直后进行调直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为了节省,合理地利用材料,钢筋切断前应进行用料的设计工作——配料,配料应从图纸的每一根钢筋的计算长度为依据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配,以减少钢筋的浪费和接头。
根据弯钩长度和直线进行下料长度计算,由弯曲而引起钢筋伸长,其伸度量与钢筋的直径及弯曲度有关,大规模的钢筋工程应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计算:
弯曲45度时 伸长:(1/2——2/3)d
弯曲90度时 伸长:1/d
弯曲180度时 伸长:1.5d
常用钢筋均用切筋机切断,料断料前,应根据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盘种类、直径、尺寸、根数的复核,然后依据钢筋原材料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安排长度测量时尽量避免使用短尺,减少累计误差。
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杆件的接头以及砼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必须焊接。如空心板中的纵向钢筋、承台的底面和顶面的钢筋、桩基及墩柱的竖向钢筋、盖梁的横向钢筋等。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当条件不允许作成双面焊缝时,可以采用单面焊缝。两钢筋搭接端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缝长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使接头交错设置。在同一截面内设置的受拉焊接接头,其截面积不得超过配筋总面积的50%,受压区不受限制。同一截面是30cm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cm 范围内,在同一根钢筋上不得有两个接头。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钢筋进行绑扎时,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符合以下规定;
根据钢筋的形状尺寸,一般设置一个钢筋大样平台,在大样平台上,放出钢筋大样图。所有加工出的钢筋与大样相比,然后进行调整,最后与大样相等,做到钢盘形状正确,平面、平面上无翘曲现象,钢筋弯曲处不得有裂纹,钢筋弯曲成型后偏差为:全长:正负10毫米,弯起各部尺寸正负20毫米。
三、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A、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前应明确施工图纸上各个单位钢筋的形状和各个细部尺寸,确定各类结构的绑扎程序。
B、核对钢筋配料单,在熟悉图纸的同时,核对配料单,核对成品钢筋的直径、形状、各部尺寸和数量,若有误,及时与工程技术人员联系,解决存在的问题。
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钢筋的绑扎通常使用16#——24#铁丝,或镀锌钢丝(沿丝)钢筋网,骨架的绑扎尽可能采用先绑扎的方法基本一致,施工现场一般采用现场模内绑扎的方法,若受各种条件限制时,可进行预制绑扎。
现场模内绑扎按常规方法绑扎,预制钢筋网绑扎时为防止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变形,可加绑斜筋,斜筋一般采用直径10钢筋,钢筋网的交叉点宜绑扎成八字形。
绑扎钢筋网,架的安装,其大小、质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起重运输能力而定0124 东风阳光城施工组织设计,钢筋笼只须按设计要求放入模内,并按规定垫好保护层垫块。经检查后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钻孔桩及墩柱钢筋笼制作安装:
制作钢筋笼的主筋、箍筋、直径、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宜分段制作每段8—12米;螺旋箍筋与主筋之间先绑扎后点焊,点焊的数量可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但不能低于总交叉的50%,螺旋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应分加别绑扎在纵向主筋上。当需搭接时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螺距满足图纸要求加强筋设在主筋内面,主筋在加强筋上的分布间距要按设计要求,两者保持垂直。钢筋笼主筋净保护层50—70毫米。运输钢筋可采用人工抬运,在加强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穿入抬棍,各抬棍受力要均匀,不使骨架变形。钢筋笼吊运时,用吊车吊入孔内,吊点部位要设十字加固筋,长钢筋笼分段吊装,井口焊接钢筋笼应在清孔后立即吊放,并固定在井口上。安装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坏孔壁。尺量检查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是否重合。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是否重合。
五、承台、墩柱钢筋制作:
设计中,桩基钢筋笼上口114厘米伸入承台。墩柱钢筋笼约1/3数量的主筋预埋伸至承台底,另2/3的主筋需预埋入承台中。为保证墩柱预埋筋不变形移位,承台内的钢筋骨架、桩基钢筋和墩柱钢筋要点焊;连接。在模板外架设钢管立柱,水平钢管连接成的井字架中心医院门诊科技大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此固定预埋筋。承台内主筋、箍筋的数量、位置、间距、砼保护层要符合设计要求。
墩柱主筋从承台预埋筋接长至墩柱高度。钢筋笼制作吊装与桩钢筋笼基本相同,接长时采用单面搭接焊。
绑扎钢筋骨架前要确定正确的绑扎顺序。根据钢束坐标精确定出孔道位置,绑扎定位钢筋网,定位钢筋点焊固定于主筋上,检查无误后,再穿波纹管。当钢筋骨架与波纹管有矛盾时,钢筋可作适当调整。平面为圆弧形钢筋,施工时须按其所有位置的半径级差换算单根下料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