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桥梁桩基检测规定

广东桥梁桩基检测规定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5.54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2143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广东桥梁桩基检测规定

广东桥梁桩基检测规定是为了确保桥梁桩基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能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些规定适用于广东省内所有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公路桥梁、市政桥梁及其他相关工程中的桩基检测工作,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手段评估桩基承载力和完整性,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根据相关规定,桥梁桩基检测主要包括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以及静载试验等方法。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主要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则用于测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声波透射法适用于大直径灌注桩内部缺陷的精细检测;静载试验则是直接测量桩基承载能力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桩型特点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

此外,广东省还对检测单位资质、人员资格、设备校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事桥梁桩基检测工作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等级的检测资质,并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同时,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定强调了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始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处理及报告编制等内容。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存在重大隐患的桩基,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重新施工,以确保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

①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同步升降,其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0mm,并随时校正。

②在对同一根桩的检测过程中db51/t 2644-2019标准下载,声波发射电压应保持不变。

  ③对于声时值和波幅值出现异常的部位,应采用水平加密、等差同步或扇形扫测等方法进行细测,结合波形分析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及其严重程度。

  ④声测有明显或严重缺陷的基桩不宜用小应变作校核或复测。

A.2 反射波法规定

A.2.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灌注桩应在成桩14d以后或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后检测。

②建设各方向检测单位提供有关基桩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③检测单位收集规范要求的有关技术资料,测量并记录桩顶截面尺寸。

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振设备、传感器及检测仪,检查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整个测试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⑤被测桩头应凿至设计标高,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头平整,并用打磨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直径约为10cm,磨平面应与桩轴线垂直。

  ⑥打入或静压式预制桩的检测应在相邻桩打完后进行。

  A.2.2 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传感器的安装可采用石膏、黄油、橡皮泥等耦合剂,粘结应牢固,并与桩顶面垂直。

  ②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以避开钢筋笼的影响。

  ③当桩径不大于1000mm时不少于2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000mm时不少于4个测点;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当边长不大于600mm时不少于2个测点;当边长大于600mm时不少于3个测点;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少于2个测点。

  A.2.3 激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的激振点宜在桩顶中心部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连线的夹角不应小于45°。

  ②激振锤和激振参数宜通过现场对比试验选定。短桩或浅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轻锤短脉冲激振;长桩、大直径桩或深部缺陷桩的检测宜采用重锤宽脉冲激振,也可采用不同的锤垫来调整激振脉冲宽度。

  ③采用力棒激振时,应自由下落;采用力锤敲击时,应使其作用力方向与桩顶面垂直。

  A.2.4 检测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采样频率和最小的采样长度应根据桩长和波形分析确定。

  ②各测点的重复检测次数应不少于3次,且检测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③当干扰较大时,可采用信号增强技术进行重复激振,提高信噪比。信号一致性差时,应分析原因,排除人为和检测仪器等干扰因素,重新检测。

  ④对存在明显缺陷的桩应改变检测条件重新检测,相互验证。

  A.3 钻孔抽芯规定

  A.3.1 现场操作规定:

  ①基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②桩径(以下用D表示)小于1.2m的桩应钻1个孔,D为1.2~1.6m的桩应钻2个孔,D>1.6m的桩应钻3个孔。

  ③当钻芯孔为1个时,宜在距离中心10~15cm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2个及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内均匀对称布置。

  ④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应不少于1个孔,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若设计未作要求,应钻至桩底下不小于1D且不小于2米。对怀疑有溶洞或裂隙等的地质情况,应钻至桩底下不小于3D且不小于5米。

  ⑤出现下列情况的基桩应进行钻芯检查,并且不包括在规定频率中:  对基桩质量或地质情况有怀疑;

  基桩在灌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经声波透射法或反射波法检测暂不作评定的基桩;

  经加固补强处理过的基桩。

  ⑥钻机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当桩顶面与钻机底座的距离较大时,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应垂直牢固。钻机立轴中心、天轮中心与孔口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及颜色调整。

  ⑦钻进速度。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内,钻至桩底时宜采取适宜的钻芯方法和工艺钻取沉渣并测定沉渣厚度,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持力层岩土性状进行鉴别。

  ⑧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

  ⑨钻取的芯样应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上应清晰标明回次数、块号、本回次总块数,并按规范要求及时记录钻进情况,对芯样质量进行初步描述,对桩底沉渣和持力层情况进行详细编录。

  A.3.2 芯样试验截取与加工规定:

  ①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随机截取3组芯样;当桩长小于10m时沾化区人民医院第二宿舍区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取2组,当桩长大于30m时,不少于4组;在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1组进行强度试验,频率不包括在以上规定内。每组芯样应制作3个芯样抗压试件。

  ②上部芯样位置距离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D或1m,下部芯样位置距离桩底不宜大于1D或1m,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当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1 个,其中1个孔在某深度处存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进行强度试验。

  ③当桩端持力层为中、弱、微风化岩层且岩芯可制作成抗压试件时,应在接近桩底部位截取1组岩石芯样,遇多层岩性时宜在各层取样。

  A.3.3 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规定:

  ②抗压强度试验后,当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2倍试件内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且强度值异常时,该试件的强度值不得参与统计平均。 A.3.4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①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1组3个试件强度值平均值确定。同一受检桩同一深度部位有2组及以上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时,取其平均值为该桩该深度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

  ②桩端持力层性状应根据芯样特征、岩石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综合判定。

0217.山东科技大学仪器设备等采购五竞争性磋商  ③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钻芯孔数、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规范要求进行综合判定。

  ④钻芯孔偏出桩外时,仅对钻取芯样部分进行评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