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工程钢管脚手架方案钢管脚手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临时结构,主要用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和材料堆放。在工程中,钢管脚手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和规范性。
一、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标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及连墙件等构件组成。钢管材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Q235级钢材),确保其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满足施工需求。脚手架的搭建高度根据建筑物实际需求设定,同时配备防护栏杆、密目网等安全设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设计要点1.基础处理:脚手架底部需设置垫板或混凝土基础,以分散荷载并防止沉降。2.间距布置:立杆纵向间距一般为1.5米,横向间距为1.2米;步距控制在1.8米以内,具体参数依据施工荷载调整。3.稳定性措施:通过设置剪刀撑和连墙件增强整体稳定性,连墙件按两步三跨布置。4.荷载控制:严格限制施工荷载,避免超载使用,确保脚手架在设计范围内安全运行。
三、安全管理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搭建流程和安全规范。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扣件紧固情况以及基础稳定性,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总之,钢管脚手架方案的实施需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使用前进行锈处理和涂防锈漆。 2)、扣件 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 料制作的扣件,应经验收证明其质量符合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②、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在65N.m时,不得发 生破环。 ③、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或其他影响使用 的铸造缺陷。并应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 氧化皮等清除十净。 ④、扣件与钢管的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 良好;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距应小于 1mm;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6、安全网采用密目式阻燃安全网,必须经抽样检验合格后才能 使用。 ②、挡脚板采用200mm高10mm厚胶合板,外侧油红白相见油漆, ⑧、材料必须按现场指定位置分类堆放。 9、平桥(脚手板)采用钢筋栅板。 ①0、连墙件采用048钢管,连接在房屋支撑水泥柱上。 四、脚手架搭设方案 1)、脚手架立杆 ①、制作两列单排的脚手架,中间间距2.5米,其中立杆纵向间 距1.5米,内排离墙0.4米、脚手架排宽0.6米
②、接驳位采用对接方式,用直接扣件连接两相邻立杆接头,在 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应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 于步距1/3. ③、立杆不准立于场地外电缆沟的盖板上,立杆与室外地面应用 15#槽钢垫起底座,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1跨。 ④、内立柱离建筑物墙边或飘线边超过0.15m应要做空隙封挡措 施,,跟楼层高度用钢管铺设及按安全网封挡。
步距1.5米,用十字扣件连接在立杆内侧,加强脚手架连接的稳 定性。
紧贴立杆并布置在纵向水平秆下,用扣件把内外纵向水平杆连结 固定,悬臂端超出立杆不应大于0.5m,并与建筑墙身之间的距离保持 150mm
固定,悬臂端超出立杆不应大于0.5m,并与建筑墙身之间的距离保持 150mm (4)、剪刀撑 ①、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 撑要求与地面呈60度夹角。 ②、剪刀撑斜杆如采用搭接时,接驳位必须大于1M,并用三个旋 转扣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③、剪刀撑斜杆应用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 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④、除拐角处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 斜撑。
悬梁结构形式在开口处的两边要采用双立杆,悬空立杆下要设安全扣 件,此处的连接要加密,每步设置,同时在洞口边及其上设置剪刀撑。 出入口脚手架的上方要有安全可靠的隔离防护设施,一般为在出 入口的外侧设置双层防护棚,防止物体坠落伤人,保护出入人员。 (9)、安全网 脚手架的外侧要满挂完全立网,立网的下口与立杆或建筑物要牢 固的扎结,固定点的间距应不大于50cm,下边沿设挡脚板,上下两网 之间的并接要严密,立网平网与施工作业面边沿的最大间缝不得 10cmo (10、扣件安装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11)、脚手架搭设顺序 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扫地杆 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 平杆。 五、脚手架施工要点 1)、搭设立杆的注意事项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 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②、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 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③、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 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2)塔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音事项
(1)、搭设立杆的注意事项
①、对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 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对接接头内用内插梢连接,并用扣件固定,防止接头转动。 ②、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③、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④、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的一端至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 100mmo 3)、搭设连墙件、剪刀撑等注意事项 ①、连墙件应均匀布置,采用梅花型布置。 ②、连墙件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 一端应在立杆与横杆连接牢固,不应采用上下斜杆连接。 ③、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连墙件必须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脚手架 操作层高出连接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 成后方可拆除。 ④、剪刀撑、应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4)、扣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①、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②、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③、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扣 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150mm。 5)、铺设钢筋栅板的注意事项 ①、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
②、在拐角的钢筋栅板,用铁丝与横向水平杆绑扎牢固,以防止 滑动。 6)、立杆支撑在原有室外地面或原有建筑楼面上,并加扫地杆牢固, 立杆要求牢固垂直,角柱垂直误差≤0.5%,其他立杆垂直误差≤1% (7)、外脚手架在转角处两直角交叉的排架要连在一起,增强脚手架整 体稳定性。 《8)、不得随意在外脚手架上堆放重物,使外脚手架的施工平均荷载控 制在2KN/m²内。 六、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必须加设底座和安放垫术(板),并对地基做好夯 实处理。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铺放垫木(板)和安放底座垫木(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 悬空,安放底座时应拉线和拉尺,按规定间距尺寸摆放后加以固定, 七、架子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1、架子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1)、凡是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 做高处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作业。操作时必须有技工带领 指导,由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子操作。要经常进行 安全技术教育。
②、在拐角的钢筋栅板,用铁丝与横向水平杆绑扎牢固,以防止 滑动。 6)、立杆支撑在原有室外地面或原有建筑楼面上,并加扫地杆牢固 立杆要求牢固垂直,角柱垂直误差≤0.5%,其他立杆垂直误差≤1% 7)、外脚手架在转角处两直角交叉的排架要连在一起,增强脚手架整 体稳定性。 《8)、不得随意在外脚手架上堆放重物,使外脚手架的施工平均荷载控 制在2KN/m²内
七、架子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2)、脚手架搭设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小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特点和交底要求进行认 真讨论,确定支搭方法,明确分工。在开始操作前,组长和安全员应 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一次检查国道314线阿图什段过镜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操作
(1)、外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 交底有接受人签字。 (2)、拆除前,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对拆架人 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子的注
底。 (14)、拆下来的脚手杆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 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装箱袋保 管。 (15)、拆下来的钢管要定期重新外刷一道防锈漆,刷一道调合漆 弯管要调直,扣件要上油润滑。 (16)、严禁架子工在夜间进行架子搭拆工作。未尽事宜工长在安 全技术交底中做详细的交底,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及时与技术部 门联系,以便及时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