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是指导多孔砖在建筑施工中正确应用的技术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该规范涵盖了多孔砖的材料要求、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1.材料要求多孔砖是一种具有多个孔洞的烧结砖或非烧结砖,其孔洞率通常不低于25%。规范对多孔砖的尺寸、强度等级、吸水率和抗冻性能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多孔砖需满足特定的抗压强度(如MU10、MU15等)以及耐久性指标。
2.设计原则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应遵循承载力计算、稳定性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估的基本原则。规范强调,砌体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必须清晰,并通过合理布置构造柱和圈梁来增强整体性。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震烈度,设计时需考虑保温隔热性能和抗震设防要求。
3.施工工艺多孔砖砌体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包括砂浆配比、砌筑方法和灰缝控制等内容。砂浆宜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或专用砌筑砂浆,且饱满度不得低于80%。同时,为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测量与校正工作。
4.质量验收规范明确了多孔砖砌体的质量验收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偏差检测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对于不合格产品或施工缺陷银川博文小学给排水及电气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为建筑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促进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拉接等,沿用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相应规定。 当采用190mm厚墙体时,楼板搁置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硬架支模做 法,加强楼板拉接。
体内配置水平筋,设置钢筋混凝土水平带。不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突出屋顶的楼 电梯间构造柱、圈梁设置等措施,都是根据大量震害经验作出的。
6.1.1在砌体工程中,只有应用合格的材料才可能砌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因 此,作为多孔砖砌体主要材料的多孔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 6.1.2用于清水墙、柱的多孔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边角整齐、色泽均 匀。 6.1.3多孔砖在运输装卸中,如倾倒或抛掷,容易破损,破损的多孔砖难以使用, 并造成浪费损失。据有关单位测定,人工二次倒运的多孔砖破损率是实心砖的2~3 倍。堆置高度过高,则取砖不方便,也易造成倾倒损失。 6.1.4多孔砖在砌筑前进行浇水湿润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因为它对砌体质量和砌 筑效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砌筑时含水率越大越有利于砖与砂浆 的粘结,但是,如果砖浇得过湿,或在砌筑前临时浇水,砖表面容易形成水膜,而
6.1.1在砌体工程中,只有应用合格的材料才可能砌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因 此,作为多孔砖砌体主要材料的多孔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 6.1.2用于清水墙、柱的多孔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边角整齐、色泽均 匀。 6.1.3多孔砖在运输装卸中,如倾倒或抛掷,容易破损,破损的多孔砖难以使用,
6.1.5为了避免水泥变质、混杂而引起质量事故或材料浪费,本条对水泥保管及使 用方面提出了要求。
6.1.5为了避免水泥变质、混杂而引起质量事故或材料浪费,本条对水泥保管及使
6.1.6采用中砂拌制砂浆,既能满足和易性要求,文能节约水泥,因此建议优先采 用。砂过筛,可筛去泥团、石子、杂草等,以确保砂浆质量。砂中含泥量过大,不 但会增加砂浆的水泥用量,还可能使砂浆的收缩加大,耐久性降低,影响砌体质量。 对水泥砂浆,当砂子含泥量过大时,又对砂浆强度不利。 6.1.7为使石灰能充分熟化,根据各地施工经验规定,块状生石灰制备石灰膏的熟 化时间不得少于7d;对于磨细生石灰粉,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d。另外,为了保证 石灰膏的质量,要求石灰膏应防正干燥、冻结和污染,脱水硬化的石灰膏及消石灰 粉因不能起塑化作用又影响砂浆强度,故不应使用。 为了使粘土或亚粘土制备的粘土膏达到所需细度,从而起到塑化作用,因此规 定要用搅拌机搅拌,且宜过筛。粘土中有机物含量过高会降低砂浆质量,因此用比 色法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粉煤灰、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在砌筑砂浆中的作用,为了保证砌筑砂浆 的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质量要求。
浆相比,应考虑砌体抗压强度降低10%的不利影响,并依此重新考虑砂浆的
6.1.9考虑到目前水污染比较普遍,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不但会影响水泥的正 常凝结,还可能对钢筋产生锈蚀作用,故对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的水质作了规定。 6.1.10构造柱断面尺寸不大,且混凝土浇捣高度也比较大,为保证构造柱混凝土的 施工质量,故对石子粒径做了相应规定。 6.1.11砂浆材料配合比不准确,将影响砂浆的强度和造成砂浆强度的离散性过大。 按体积计量,水泥因操作方法不同,其密度变化幅度约为900~1200kg/m;砂因含 水量不同,其密度变化达20%以上。这样必然大大影响砂浆配料的精确度。因此, 为了保证砌筑砂浆的质量,必须采用重量比。为统一砌筑砂浆的技术条件和配合比 的设计,做到经济合理,确保砌筑砂浆质量,其配制应按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 比设计规程》(JGJ98)确定。 6.1.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采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调整,得出施
的设计,做到经济合理,确保砌筑砂浆质量,其配制应按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 比设计规程》(JGJ98)确定。 6.1.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采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调整,得出施 工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时,应以重量计,以确保混凝土配合 比的准确和混凝土的质量。
6.1.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采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调整,得出施 工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时,应以重量计,以确保混凝土配合 比的准确和混凝土的质量。
6.1.13目前,我国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外加剂种类较多,使用广泛,同时也已显示 出很好的效果,并制订了有关技术标准。应用时,应遵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还 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以确保使用效果。
6.2.1一顺一丁、梅花丁等砌筑形式在砌体施工中采用较多,且整体性较好,而砌 体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也是为了保证砌体的整体性。砖柱采用包心砌法,质量难以 保证,且不使检查,故规定不得采用。 6.2.2灰缝横平竖直关系到砌体的质量和美观。水平灰缝厚度过薄和过厚,都会降 低砌体强度,灰缝厚度过薄还会影响灰缝内配置钢筋,故对水平灰缝厚度做出本条 文的规定。竖向灰缝宽度也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做出相同规定。 6.2.3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的规定,沿用已久。根据四川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试验结果,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达到73.6%时,砌体的实际抗压强度可满 足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值,故仍保留这一规定。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的优劣对砌体的 抗剪强度、弹性模量都产生直接影响,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试验得到,竖缝无 砂浆砌体的抗剪强度要比竖缝有砂浆砌体的抗剪强度低23%,故本条文规定了竖向 灰缝宜采用加浆填实的方法,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以保证竖缝的饱满。 “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这种方法不论对水平 灰缝还是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都是有利的,从而对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也是有利 的,故对抗震设防地区砌体施工应采用此砌筑法。当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时,铺浆 第17页共17页
长度过长则不易保证砖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和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故在铺浆长度 上作了限制。
6.2.4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是为了确保块体具有最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 于块体受力,同时孔洞垂直水平灰缝,部分砂浆深入孔洞壁内,可提高砌体的抗剪 强度。砌筑前试摆是为了确定合适的组砌方式,并通过调整灰缝大小的办法使砌体 平面尺寸和块体尺寸相协调。
6.2.5由于人工拌合砂浆不易搅拌均匀,而目前一般施工企业基本上均备有砂浆搅 拌机,故规定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保证砂浆拌合质量,对不同砂浆品种分别规定 了最少拌合时间。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在3h和4h内使用完及在施工温度超过30C时,在2h和 3h内使用完,砂浆强度降低一般不超过20%。经计算,在MU10砖和M5砂浆情况 下,按全部砂浆强度均降低20%计,砌体抗压强度降低7.7%。因大部分砂浆是在规 定时间之内陆续使用完毕的,故对整个砌体强度来讲,其影响很小。 6.2.7当砂浆存放时间较长,会产生分层泌水现象,这样将使操作不便,且不容易 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影响砂浆的粘结力桂芳园人工挖孔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故要求在砌筑前进行二次拌合。二次 拌合可人工拌合,拌合时应使砂浆稠度符合施工要求。 6.2.8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对保证砌体整体性能有益。陕西省建筑科 学研究设计院曾专门进行过砖砌体临时间断处留槎形式的试验研究,其结论是:斜槎、 直槎加连结筋、直槎不加连接筋的留槎形式的砌体抗拉强度分别为同时砌筑砌体的 抗拉强度的93%、85%和72%。由于直槎连接效果不好,因此,本规定不允许采用 留直槎的连接形式。 临时间断处高度差的限定,主要是考虑施工的方便和控制刚砌好的砌体的变形 和倒塌。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在3h和4h内使用完及在施工温度超过30℃时, 3h内使用完,砂浆强度降低一般不超过20%。经计算,在MU10砖和M5矿 下,按全部砂浆强度均降低20%计,砌体抗压强度降低7.7%。因大部分砂浆 定时间之内陆续使用完毕的,故对整个砌体强度来讲,其影响很小。
学研究设计院曾专门进行过砖砌体临时间断处留槎形式的试验研究,其结论是:斜槎 直槎加连结筋、直槎不加连接筋的留槎形式的砌体抗拉强度分别为同时砌筑砌体的 抗拉强度的93%、85%和72%。由于直槎连接效果不好,因此,本规定不允许采用 留直槎的连接形式。 临时间断处高度差的限定,主要是考虑施工的方便和控制刚砌好的砌体的变形 和倒塌。
6.2.10~6.2.13构造柱是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要构造措施。为保证构造柱与墙体可 靠的连接,使构造柱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提出了这几条施工要求。 6.2.14由于砖砌体水平灰缝厚度过薄和过厚,会降低砌体强度,因此,砌体的标高 偏差宜通过调整上部灰缝厚度逐步校正。 6.2.15采取本措施除了保证预制板和墙砌体均匀受力外,还可使板面较平整、减少 抹灰用工用料。
6.2.10~6.2.13构造柱是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要构造措施。为保证构造柱与墙体可
板平圈梁的硬架支模工艺自80年代初出现以来φ500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目前,已广泛采用,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