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工程技术标中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在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是指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影响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为了有效防治这些质量通病,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以下是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1.混凝土裂缝防治混凝土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主要由温度变化、收缩变形和荷载作用引起。为防止裂缝产生,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合理设置伸缩缝,并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避免过早拆除模板,以减少因早期受力导致的裂缝。
2.钢筋锈蚀预防钢筋锈蚀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防止钢筋锈蚀,应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施工时对保护层造成破坏。此外,应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减少氯离子含量对钢筋的影响,同时做好防水处理db44/t 1509-2014 多能源互补微电网通用技术要求,防止水分渗入。
3.墙体开裂与渗漏防治墙体开裂和渗漏多发生在砌体结构中,主要原因包括材料收缩、温差变形以及施工工艺不当。为防治此类问题,应选用干缩率低的砌块材料,合理设置灰缝宽度,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进行节点密封,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楼地面空鼓防治楼地面空鼓通常由于基层清理不干净或结合层砂浆不饱满引起。为避免空鼓现象,应在施工前彻底清理基层,确保表面平整并湿润。同时,严格控制砂浆配比,分层压实,确保结合层牢固。
5.门窗安装质量问题防治门窗安装过程中常出现渗漏、松动等问题。为此,应选用合格的门窗产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在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充密实,并采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处理,确保安装牢固且无渗漏。
6.屋面防水与排水处理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为保证屋面防水效果,应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铺设。同时,合理设置排水坡度,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避免积水。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防水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项目必须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操作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开始前,主动邀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指导,也可邀请建设单位代表随机抽查。施工自检合格后,及时邀请监理人员对完工的检验批及分项工程进行认真的质量验收,并形成相应的文字记录。
3、对防水工程的关键部位(屋面防水工程的保温材料、厚度、坡度,卷材粘贴、搭接宽度、泛水作法以及细部构造)施工,按规定通知监理人员进行旁站检查和旁站记录。
4、厕浴间防水工程的坡度、泛水高度、地漏、穿板管道的节点大样做法和卷材粘贴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地下室渗漏的预防与治理:抹灰前认真清理墙面的污物,充分洒水湿润。严格把握防水砂浆配合比,控制抹面层数和抹灰厚度,必须分层抹平压实压光。涂刷防水层必须满足设计的厚度,涂刷均匀,待涂料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穿越墙体的管道洞口,要用发泡聚氨酯填堵,保证不影响管道因温度变的微动和满足防水的作用。
6、防水工程完工后,(不论是屋面、厕浴间、管道洞口)淋水或蓄水试验,要有监理工程师旁站。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的成品地面与其它房间成品地面的高差应为20—30mm。
7、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项目部应对防水工程做全面检查,公司质检部门也做全检,凡出现渗漏现象的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四、预拌(商品)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措施:
1、依照供货合同的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其质量合格证明,配合比等质量保证资料进行验收,并认真进行坍落度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应给施工单位分别出具开盘鉴定单。
2、施工要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方案,流水方向有序的进行施工。
3、混凝土浇筑前,应首先检查模板支撑系统是否稳固,钢筋保护层是否垫牢,各类预设管道是否固定,模内如有杂物及时清理并洒水湿润。
4、施工单位不得在预拌(商品)混凝土中随意加水和添加掺和料,由于违反本条规定引发的质量问题应由施工班组负责。
5、施工中应随时搭设站人工作面,操作人员不得踩踏钢筋网片或钢筋骨架。
6、混凝土构件浇筑应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施工后必须连续养护7日以上。
8、在混凝土二次振捣或收浆时,应同时用厚塑料膜覆盖,保温保湿。24小时后才能在上部施工,施工不得超载。
9、在构件混凝土强度未满足拆模强度之前,禁止拆模,特别是悬挑钢筋混凝土构建。
10、检查员在巡检或阶段检查中,发现现浇板有干裂缝或荷在集中,应书面告知项目经理,追查事故责任人,并请监理工程师参与指导缺陷的治理措施,做到整改责任“四定”,保证不出现质量隐患。
五、建筑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专业外墙保温施工队伍应有相应的资质。
2、外墙保温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3、外墙保温所用材料一定要有出场合格证,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且有复检报告,合格后方能使用。否则施工单位不得使用。
4、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项目必须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操作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6、当建筑物高度在20米以下(含20米)时,宜采用粘贴式固定保温法,当建筑物高度在20米以上,小于100米时,墙体和突出墙面的腰线、檐口、门窗外口等应采用粘、钉结合法固定保温板,应全部采用粘贴加锚钉锚固法施工。
7、外墙保温施工时应先做样板(以边单元的一层正立面、伸缩缝和山墙作为验收批),经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代表检查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8、保温板采用条粘法,其粘接面积不小于板面的40%。竖向缝错开并列,拼缝要挤紧,大于2mm时,应采用发泡聚氨酯填实。
9、所有洞口周边及系统终端,必须用网格布反包。
10、凡出现外墙墙面不平整、线角不顺直、分格缝未按设计要求施工,滴水线(槽)未做或做假线、拼缝处开裂(三处),阳台和外窗串线不顺直、伸缩缝做法不符合设计施工大样图的质量问题出现两处以上的,工程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11、质检员巡检要抽查保温材料厚度、连接方式、外墙门窗边、伸缩缝、女儿墙、保温阳台底板和边梁保温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2、为保证施工安全,天气有6级风,雷雨时高处作业要撤离现场,暂停施工。
六、铝、塑门窗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铝、塑门窗产品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复检报告(三性指示符合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地上六层汽车客运中心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格后方能安装。否则不得使用。
2、铝、塑门窗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框与墙体洞口应采用柔性连接,用发泡聚氨酯填实,安装牢固,固定件位置距窗角150—200mm,固定件的间距应小于600 mm,当洞口为砖砌体时,应采用钻孔加膨胀螺栓连接法,不得使用射钉固定。固定件采用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1.5 mm,不得将门窗框直接埋入墙体。
3、铝、塑门窗框下槛应开设泄水孔,其位置和数量应保证雨天下槛排水畅通不积水。
4、铝、塑门窗与墙体之间应留有伸缩缝隙,以避免门窗因伸缩变形而开裂,伸缩缝内腔应采用聚胺脂发泡类型的保温材料进行填充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安全施工方案,所用的填充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大样要求。窗框边与抹灰层预留5mm缝隙,缝内应采用耐侯密封胶密封。
5、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分户检查,若发现有两处以上存在无填充料或填充料不符设计和规范要求的,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在检查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必须进行彻底整改,消除质量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