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习题集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01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986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集

本书特点如下:首先,题目设计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其次,题型多样,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后,部分习题配有详细解答或提示,便于读者自学和理解。此外,书中还融入了现代施工技术和规范的要求,使内容更具实用性和时代感。

无论是作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配套练习,还是作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土木工程施工习题集》都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和职业竞争力,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重要工具。

A、4.5 m   B、5.0 m   C、5.5 m   D、 6 m

室外晾衣架精品施工方案A、单排布置  B、双排布置  C、环形布置  D、U形布置

18、基坑(槽)边坡稳定是由土体的抗滑力来保持,下列哪一项会引起土体抗滑力降低。

A、坡顶堆载  B、土体含水量增加  C、边坡太陡  D、开挖深度大

A、断续式水平挡土板      B、连续式水平挡土板  

C、垂直挡土板         D、水平式挡土板

A、水泥搅拌桩  B、旋喷桩  C、钢筋砼灌注桩  D、土钉墙

21、下列哪一种的破坏属于非重力式挡墙支护结构的强度破坏。

A、桩底部走动  B、基坑底隆起  C、管涌  D、墙后土体整体滑动

22、下列哪一种的破坏属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破坏。

A、支撑压曲破坏 B、墙底部走动 C、坑底隆起 D、支护墙变形过大破坏

23、下列哪一种措施是通过截断地下水流这一途径来防治流砂。

A、枯水期施工  B、井点降水  C、水下挖土  D、设止水帷幕

A、羊足碾压实  B、夯实  C、振动压实  D、蛙式打夯机压实

A、20%  B、25%  C、30%  D、15%

26、下列哪一个是基坑土方工程施工的辅助工作。

A、基坑土方开挖  B、土方运输  C、施工排水  D、土方回填

27、“直上直下、自重切土地”是哪一种土方施工机械的工作特点。

A、正铲挖土机  B、反铲挖土机  C、拉铲挖土机  D、抓铲挖土机

A、直线形  B、折线形  C、台阶形  D、直立壁形

29、开挖高度大于2 m的干燥基坑,宜选用(   )。

  A、抓铲挖土机  B、拉铲挖土机  C、反铲挖土机  D、正铲挖土机

30、下列不适用于降水深度较大的细砂地区的是(   )。

  A、轻型井点   B、管井井点   C、深井井点   D、集水坑

31、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可采用的布置是(   )。

  A、单排井点   B、双排井点   C、环形井点   D、U型井点

32、对于坚硬的粘土,其直壁开挖的最大深度是(   )。

  A、 1.00 m    B、1.25 m    C、1.50m    D、2.00 m

33、密实的砂土直立壁不加支撑挖方的最大深度是(   )m。

  A、1.0    B、1.25    C、1.50    D、2.00

34、在深层搅拌桩所用的水泥浆搅拌均匀后,停置对间应小于(   )。

  A、2h    B、3h   C、1h    D、2.5h

35、下列土料中,一般不能用作填料的是(   )。

  A、粘性土  B、碎石类土  C、淤泥   D、碎块草皮

36、选用平碾,填方每层的铺土的厚度和压实遍数应分别是(   )。

  A、200一350mm,3一4遍    B、200一250mm,3一4遍

  C、200一300mm,6一8遍    D、200一250mm,6一8遍,,

37、与各种压实机械压实影响深度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

  A、土的压实功  B、土的厚度  C、土的颗拉级配  D、土的性质和含水量

38、框架结构在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填土压实系数应大于(   )。

  A、0.92    B、0.90   C、0.96    D、0.8

39、土方工程施工不具有的特点是(   )。

  A、土方量大   B、劳动繁重   C、工期短   D、施工条件复杂

40、塑性指标Ip>10的土称为(   )。

  A、粉土   B、粘土   C、粘性土   D、粉质粘土

41、对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平衡调配土方量有很大形响的是(   )。

  A、土的渗透性   B、土的可松性   C、孔隙比   D、含水率

42、下列四种土中渗透系数K最大的是(   )。

  A、黄土   B、粘土   C、粉砂   D、中砂

43、在地下水的处理方法中,属子降水法的是(   )。

  A、集水坑  B、水泥旋喷桩  C、地下连续墙  D、深层搅拌水泥土桩

44、集水坑深度应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保持低于挖土面(   )。

  A、0.5一0.7m   B、0.7一1.0m   C、1.0一1.5m    D、1.5一2.0m

45、下列上层中设置集水坑将会产生流砂的是(   )。

  A、粘性土层   B、细砂   C、粉砂   D、A和B

46、下列防止流砂的途径中不可行的是(   )。

  A、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   B、设法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

  C、截断地下水流      D、提高基坑土中的抗渗能力

47、适用于填土、粉土、砂土和粘性土的降水井点是(   )。

  A、轻型井点   B、管井井点   C、电渗井点   D、深井井点

48、降水深度不受限制的井点有(   )。

  A、轻型井点   B、管井井点   C、探井井点   D、.回灌井点

49、在干式真空泵井点设备的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

  A、抽水和排气能力大     B、适应性强

  C、施工费用低        D、带动井点数多

50、在轻型井点平面布置中,对于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   )。

  A、单排井点  B、双排井点  C、环形井点  D、U形井点

51、轻型井点管距离基坑一般不少于(   )。

  A、0.2~0.3m   B、0.3~0.5m   C、0.7~1.0m   D、1.0~1.5m

52、地下水无压力且井底又未达到不透水层的水井属于(   )。

  A、无压非完整井  B、无压完整井  C、承压完整井  D、承压非完整井

53、其计算理论较为完善的一种水井是(   )。

  A、承压非完整井  B、无压完整井  C、承压完整井  D、无压非完整井

54、轻型井点的施工中,实际采用的井点管间距应大于(   )。

  A、10d    B、 15d    C、20d     D、25d

55、当土质为粘性土.且渗透系数K≤0.1m/d,需采用的降水方法是(   )。

  A、电渗井点  B、喷射井点  C、深并井点  D、管井井点

56、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保持基坑土体的稳定主要是靠(   )。

  A、土体自重  B、内摩擦力  C、粘聚力  D、B和C

57、对于硬塑、可塑的粘土其直璧开挖不加支撑的最大深度是(   )。

  A、2.00 m  B、1.25m  C、1.50 m  D、1.00 m

58、深度在5m以内的基坑,坡顶无荷载时,其边坡坡度应为(   )。

  A、1∶0.50  B、1∶0.33   C、1∶1.00  D、1∶0.75

59、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   )。

  A、0.8m以内  B、0.5m以外  C、1.0m以外  D、1.5m以外

60、在下列支护结构中属于非重力式支护结构的是(   )。

  A、水泥旋喷桩        B、土钉墙

  C、深层搅拌水泥土桩     D、地下连续墙

6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的支护结构是(   )。

  A、排桩式挡墙  B、钢板桩  C、地下连续墙   D、水泥土墙

62、下列适合制作支护结构冠梁的混凝土是(   )。

  A、C10混凝土  B、 C20混凝土  C、C15混凝土  D、C25混凝土

63、支护结构冠梁的高度不应小于(   )。

  A、桩径   B、墙厚   C、400mm    D、都选

64、选择坑内支承体系时,当基坑平面尺寸很大而开挖深度不太大时,应选(   )。

  A、单层水平支撑  B、对撑  C、斜撑  D、多层水平支撑

65、基坑开挖深度大、地质条件为砂土或粘性土层的深基坑支护应选用(   )。

  A、土层锚杆  B、水平拉杆锚锭  C、斜撑  D、多层水平支撑

66、挡墙的截面过小,在过大的侧向压力作用下,易产生的破坏是(   )。

  A、挡墙底端向坑内位移    B、土体整体滑动失稳

闽港台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C、支撑压曲或拉锚破坏    D、挡墙平面变形过大或弯曲破坏

67、在进行钢板桩施工时一般常用的导架形式是(   )。

  A、单层单面导架  B、单层双面导架  C、双层单面导架  D、双层双面导架

68、土层锚杆施工时,其上下层垂直间距和水平间距分别不宜小于(   )。

  A、2m,1.5m  B、1.5m,2m   C、2m,2m   D、1.5m,1.5m

69、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的桩位偏差和垂直度偏差分别不大于(   )。

  A、30mm,0.1%   B、50mm,0.8%   C、30mm,0.5%   D、50mm,0.5%

70、在土层锚杆施工中的钻孔机械中大面积回填中粗砂工程施工方案,适用于岩层的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