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检验规程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施工现场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为了确保塔式起重机的正常运行及安全性,必须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
塔式起重机检验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观检查。需要确认塔机结构件是否存在裂纹、变形或严重腐蚀等情况;其次,基础与附着装置的检查。塔机的基础应稳固,无沉降、开裂等现象,附着装置安装正确且紧固;再次,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测。如力矩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变幅限位器等装置必须灵敏可靠,防止超载或越位操作;此外,电气系统也是重点检查内容之一,要求线路布置规范,绝缘性能良好,接地装置有效;最后,对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细致排查,确保制动器动作准确,钢丝绳无断丝、打结等问题。
3.5.3塔机轨道应通过垫块与轨枕可靠地连接0927.散热器安装工程,
轨距拉杆一个(采用长枕的除外),在使用过程中轨道不得移动 钢轨接头必须有轨枕支承,不得悬空。 检验人员观察检验:钢轨的固定是否牢固,道钉是否齐全; 钢轨连接板螺栓是否齐全;轨道接头是否垫有枕木等;使用测量 仪器检验轨距拉杆的距离
3.5.4塔机安装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塔机安装后应符合下列要
1轨道顶面纵、横方向上的倾斜度,上回转塔机不大于3/ 1000,下回转塔机不大于5/1000。 2轨距误差不大于公称值的1/1000,其绝对值不大于6mm; 3钢轨接头间隙不大于4mm,与另一侧接头错开距离不小 于1.5m,接头处两轨顶高度差不大于2mm。 检验人员使用仪器测量检验
3.6.1吊钩应有防脱钩装置
3.6主要零部件与机构
电日充个口 应不低于原规格的要求,并正确穿绕。钢丝绳绳端应正确固定 并牢固、可靠
3.6.4钢丝绳应润滑良好,在卷筒上排列整齐,不应与任何
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验人员观察或使用仪器检验 O
3.6.6滑轮、起升卷筒及动臂塔机的变幅卷筒均应设有钢丝组
防脱装置,该装置与滑轮或卷筒侧板最外缘的间隙不得超过钢纟 绳直径的20%。
3.6.7塔机的起升、回转、变幅、行走机构都反
且制动有效,具制动间隙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检验人员观察检验,对起升机构制动器的不可见部分应开盖 检查。
件寺缺陷。液压耐动器不应痫油。耐动轮与摩擦片之间应按触士 匀且不能有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油污。 检验人员观察检验外观,必要时使用放大镜观察裂纹或使用 仪器测量
3.6.11顶升液压缸应具有可靠的平衡阀或液压锁,平衡阀或液 压锁与液压缸之间不应用软管连接。 检验人员观察检验
3.7.1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Ω。 检验人员使用仪器测量,检验时应断开电路的电源。 3.7.2塔机必须设有零位保护
检验人员采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检验。
3.7.3塔机总电源开关状态在司机室内应有明显
属线管、安全照明的变压器次级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 于42。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应名 合电气安全的有关要求。 检验人员使用仪器检验。
应设置在靠近塔机且地面人员易于操作的地方,出线端不得连 与塔机无关的电气设备。
3.7.6总电源电路应设置自动空气开关作为短路保
应满足GB/T13752一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检验人员观察检验
3.7.9电源电路中应装设错相及断相保护
3.7.9电源电路中应装设错相及断相保护装置
3.8.1塔机应安装吊钩上极限位置的起升高度限位器。起升高 度限位器应满足GB/T9462一1999《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中 的有关规定
由司机实际操作,检验人员观察检验
3.8.2塔机必须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定码变幅
3.8.2塔机必须女装起重力矩限制器,定码变幅的触点和定幅 变码的触点应分别设置,且能分别调整。如设有起重力矩显示装 置,其数值误差不得大于实际值的土5%。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 工况下的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应切断上升和幅度增 大方向的运动,但机构可作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 检验人员可通过称重仪测定所吊的全部载荷(含吊索具), 根据说明书的相关参数确定幅度,由司机实际操作进行检验。 3.8.3轨道式塔机行走机构,应设置双向行程限位开关。在轨 道上应安装限位开关碰铁,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塔机在距止挡装置 大于1m处能完全停住,此时电缆还应有足够的长度。 由司机实际操作塔机触碰限位开关并完全停机后,检验人员 测量相应参数。对安装在轨道上的固定塔机可不检验此项目,但 需在检验记录中注明。 3.8.4动臂式塔机应设置臂架低位置和臂架高位置的幅度限位 开关,以及防止臂架反弹后翻的装置。
变码的触点应分别设置,且能分别调整。如设有起重力矩显示装 置,其数值误差不得大于实际值的土5%。当起重力矩大于相 工况下的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应切断上升和幅度理 大方向的运动,但机构可作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 检验人员可通过称重仪测定所吊的全部载荷(含吊索具) 根据说明书的相关参数确定幅度,由司机实际操作进行检验。
开关,以及防止臂架反弹后翻的装置。 由司机实际操作,检验人员检验限位开关,观察检验反弹装 置。
由司机实际操作,检验人员观察检验。 3.8.6小车变幅的塔机,变幅的双向均应设置断绳保护装置。
3.8.7轨道式塔机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夹
3.8.8塔机行走和小车变幅机构行程末端均需安装止挡装置
3.8.8塔机行走和小车变幅机构行程末端均需安装止挡装置: 缓冲装置安装在止挡装置或塔机(变幅小车)上。
上运行的塔机行走机构应设清轨板,清轨板距轨
检验人员使用测量仪器检
3.8.10小车变幅的塔机,应设置变幅小车断轴保护装置。
3.8.11塔机必须设置非自动复位的、能切断塔机总控制电源白
3.8.12塔机应安装符合要求的起重量限制器,其
检验人员观察检验。当现场条件(如没有载荷)限制时,可 暂不进行试验,但应查阅相关资料。
3.9.1空载试验,变幅、回转、起升高度、幅度、行走限位应 灵敏有效;各机构应运转正常;操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应工作 正堂。
3.9.2额定载荷试验,根据现场情况,在某一幅度起吊相应额 定起重量,进行起升、变幅、回转、行走试验,试验次数不少于 3次,并对各项参数进行测量、记录,检验力矩限制器的精度和 灵敏度。各种安全装置工作可靠有效;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 靠;操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正常。试验后不应有裂纹、连 接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塔式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 由司机实际操作,检验人员观察检验。
从事塔式起重机械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必须取得
4.0.2检验由2名(或2名以上)具有起重机械检验员资格的
4.0.3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进行详细记录。现场检验原始
4.0.3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进行详细记录。现场检验原始 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见附录C),应详细记录各个项目的 检验情况及检验结果。原始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的签字和检验日 期。原始记录至少保存2年。
录中可使用统一规定的简单标记,标明“合格”、“不合格”、“无 此项”等。有测试数据要求的项目(附录B中序号为13、21、 37、40的项目)应填写实测数据;无测试数据要求但有需要说 明的项目,可以文字说明现场检验状况。 4.0.5完成检验工作后,检验机构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根据 原始记录中的数据和结果,填写并向受检单位出具《施工现场塔 式起重机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的内 容、格式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宁波某大型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结论页必须有检验、审核、批准 的人员签字和检验机构的检验专用章或公章。检验机构留存的检 验报告应保存2年。
4.0.6《检验报告》应在“检验结论”一栏中填写“合格
5.0.1检验项目共有59项,其中有关键项(检验报告中注有 ★)27项,其余32项为一般项目。 5.0.2关键项目有1项不合格,则判定为“整机不合格”; 5.0.3一般项目不合格项超过3项(不含3项)时,则判定
★)27项,其余32项为一般项目。 5.0.2关键项目有1项不合格,则判定为“整机不合格”; 5.0.3一般项目不合格项超过3项(不含3项)时,则判定为 整机不合格”。 5.0.4一般项目不合格项未超过3项(含3项)时可判定为 整机合格”,但检验报告中该项目仍为不合格。 5.0.5检验人员应在检验结束后出具现场检验通知书(附录 D),给出现场检验初步结论和对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意见。 5.0.6对于检验人员现场提出的整改意见,在整改完成或者使 用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交责任单位签字盖章的 整改报告后,检验单位方可对设备出具结论为“整机合格”的 《检验报告》,并按附录E的格式出具“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检
5.0.6对于检验人员现场提出的整改意见,在整改完成或者使 用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交责任单位签字盖章的 整改报告后,检验单位方可对设备出具结论为“整机合格”的 《检验报告》,并按附录E的格式出具“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检
2022二建【建筑】yl-小白速学36记5.0.7《检验报告》只允许使用“整机合格”、“整机不合格”2 种检验结论
(检验单位名称并盖章)
检验原始记录表 记录编号 记录共页,第 20年月 工程及设备情况: 工程名称:(施工工地名称,以施工许可证为准,精矿 号) 检验地点:(填写施工地点,如街道名称等) 塔机型号:(如实填写) 塔式起重机产权单位:(产权单位全称) 设备统一编号:(北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 塔式起重机安装单位(查八张表):(如实填写) 塔式起重机生产单位:(如实填写) 出厂日期:(如实填写) 出厂编号:(如实填写) 标准节数量:(如实填写) 节X m(基础节 2 附着数量:(如实填写) 起重臂长度:(如实填写) m 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端部吊重:(如实填写) T 其他: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如实填写) C 风速:(如实填写) 级 检验仪器:(如实填写) 附:记录填写(应按检验报告的内容详细记录) 检验人员: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