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浅析

高原地区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浅析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57.59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35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原地区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浅析

高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是保障道路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边坡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如冻融作用、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边坡治理需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措施。

首先,工程措施是基础。通过修建挡土墙、锚杆框架梁、格构梁等结构,增强边坡稳定性,防止滑坡和坍塌。同时,采用排水系统(如截水沟、渗水盲沟)减少雨水对边坡的侵蚀,降低地下水位对边坡的影响。

其次,生态修复是关键。在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可通过种植耐寒、耐旱的本地植物,结合喷播绿化技术,恢复边坡生态系统。此外,使用生态袋、三维网垫等材料,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基质,促进边坡快速复绿。

最后塑铝板施工组织设计,监测与维护不可或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监测)对边坡进行长期动态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定期维护治理设施,确保其功能持久有效。

综上,高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应以工程措施为基础,生态修复为核心,监测维护为保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道路安全性,还能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边坡处于高原中山的坡脚地段。

2.经现场地质调查及收集的有关地质资料,构成边坡的地质特征为:第四系碎(块)石土,下伏基岩为变质的大理岩(Jxk)及岩浆侵入的闪长岩。

  ②大理岩:灰白色、白色,变质结构,含少量石英,厚层状为主,节理裂隙发育,见几组裂隙,产状为3350∠450,2030∠720。

  弱风化大理岩:白色、灰白色,岩质较坚硬。

  岩体中侵入闪长岩:灰色、深灰色,强风化闪长岩,岩体破碎,为10—30 cm 块状,厚度0.1—5.0 m。

  本段边坡处于地下水的排泄区。现场调查期间,下雨后,见有大量水从坡脚渗出。经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为南面冲沟的地表水,该冲沟具一定的汇水面积,地表水沿强风化大理岩裂隙运动,在坡脚以渗水方式排泄。在本边坡治理过程中,我们将排水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具体的措施我们采取地表排水和坡体内降水的方式进行,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经实地地质测绘及收集的有关地质资料,考虑不利结构面地下水等情况,边坡稳定计算的采用下列数据:

  经对3个断面计算:边坡沿岩土界面及强风化大理岩中潜在滑面的稳定系数K为1.01—1.20,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随着地下水的作用,边坡的稳定性还会降低,需治理。

  鉴于该边坡的具体情况,其治理分三步考虑:

  第一步:根据本边坡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地下水是导致边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地形可以看到,在其旁侧有一定的汇水面积,我们可以采取截水沟的方式将水未流入地下之前排走,一般将其布置在可能滑坡范围以外约5米的稳定阶段,要求与地下水流向垂直,同时对该边坡采取先修筑排水纵沟对坡顶水予以引导,并在坡面布设排水管,对坡体内的水进行疏排,以改善坡体的含水与稳定状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该滑坡的产生与水的关系密切,设置排水系统,消除水的危害,是整治滑坡的可靠措施。整治设计中,应明确以治水为本,支挡为辅,从。水”字上下功夫,采用疏、截、排等综合措施以引开地表水,降低地下水,提高土体强度。排水措施分为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两大类。

  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地段以外的地表水,不使水流入滑坡区内,并尽快排除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引导地表水在滑坡体外的稳定山坡处排走。滑体以外的地表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滑体以内的地表水以防渗,尽快汇集和引出为原则。因此:滑体外,设置一条或多条环形截水沟,拦截旁引地表径流,不使流入滑坡范围之内;滑体内,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布置成树枝状排水系统。滑体内的湿地用泉水出露之处,修建渗沟及明沟等引水工程,以减少对滑坡的供水。

  滑体内的泉水露头、湿地处需设置渗水沟与明沟相配合的引水工程。其目的是排除滑体内的上层潜水和疏干边坡,这类引水工程包括集水和排水两部分,埋人地下水为集水部分,常采用渗水沟(又称集水盲沟)形式,露出地面部分是排水明沟。集水部分要设计滤层,排水部分是不透水的浆砌明沟。此外,滑坡周围的自然边坡坡面应整平夯实,减少坑洼及裂缝,防止积水下渗。认真做好坡面绿化工作(铺草皮、植树)减少地表雨水下渗,防止坡面冲刷及淤塞排水沟。地表排水往往综合运用截水沟、沟谷内排水系统、引水明沟等各种方法。

  地下水是斜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滑体内地下含水层的厚薄、分布、补给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差异,常采用截、排、疏和降低地下水位等办法。一般在获得较准确而足够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并做了详尽分析之后,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设计和施工,这样才能达到排水目的。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查明补给滑动体的地下水确是以滑坡的上方或一侧补给为主时,才修建截断地下水的工程,它要求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随地下水的含水层数、埋藏深度和土质密实程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构筑物,如盲沟、盲洞等。 由于斜坡土层(岩体)中埋藏有地下水,流人边坡变形区,产生了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为减弱这种压力的作用,确保边坡稳定,可采用地下排水的方法。渗沟的作用是排除滑坡前缘的边坡土壤中的水,疏干边坡含水,同时对边坡的局部地段有支撑作用。其形状从平面来分有垂直的、分支的、拱形等几种。

  对于水平钻孔的施工程序为:

  首先,安装水平钻机于预定孔口位置并使之平整,按预定仰斜角度(一般l0 ~15。)调整机头,一般采用给来钻进,有利于泥浆排出,钻孔进尺宜比设计埋设渣水管长度适当加长。

  其次,孔钻好后,将带孔眼(事先在管上部约四分之三范围均钻8mm的孔眼,以利进水,孔眼间距50mm,呈梅花状捧列) 60mm硬质塑料管外包一层土工布(防止孔眼堵塞)旋插入孔中,直至预定深度,定位时应注意使管无孔部分向下,以利排水。晟后,全组孔位全部完成后,为防孔口松动损坏,应及时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以组为单位加以固定。

  第二步:对桥墩(台)处局部设置锚索挡墙,对桥墩(台)进行保护,对于坡体上局部进行挂网喷锚治理,要求标本兼治。左图边坡挂网喷锚施工工艺流程。

  第三步:还应该对该边坡进行变形观测,根据排水孔施工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及变形观测情况,对该边坡进行近一步的分析研究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资料,然后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资料再与业主共同协工放线及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与设计存在较大误差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及有关各方,以便及时调整设计商确定是否对该坡进行进一步的深部锚固支护。行挂网喷锚治理,要求标本兼治。做到信息化施工。

  1.众所周知,水是造成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青海省的年降水量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滑坡的几率降低,边坡就不需要治理了。相反,从这一实例可以看到边坡的稳定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本工程由于地形的原因形成了一定的汇水区域,使水下渗对边坡造成一定的不稳定,需要治理。对于地质灾害改掉治标不治本的错误,应该找出可能造成将来不稳定的本质原因进行治理。本工程的治水为重中之重。

  2.对于边坡滑坡的治理路堤侧沟施工技术交底,仅仅依靠桩、喷锚、锚索等纯力学的方法阻止其变形运动和破坏,效果不太理想时。我们可以通过治水的方法,改变滑体内的物理力学性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于边坡的防治,要贯彻以防为主,整治为辅的原则。在选择防治措施之前,要查清滑坡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滑坡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了解滑坡产生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尤其是大型滑坡,整治工程量很大,技术上也很复杂,试图通过“减、挡、固”等方法阻止其变形、运动和破坏往往是困难的,而通过对水的防治,改变滑坡内在的物理力学性质,顺其自然,以柔克刚,反而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浅析高速公路滑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闽庆辉,《甘肃科技》2005年6期

当今山区公路边坡治理新技术,孔祥金,《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02年4期

公路滑坡整治工程中水的作用及防治对策qx/t 595-2021 气候指数 高温,魏瑜、高月梅,《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1期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治理,康文献、李海晓,《建井技术》2005年1期

公路滑坡成因与防治及预报方法研究,杨天亮、彭建兵,《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2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