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超高_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架体设计与施工技术

某工程超高_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架体设计与施工技术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 372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891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某工程超高_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架体设计与施工技术

某工程超高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架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尤其在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复杂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超高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架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在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结构荷载、施工工艺及安全性要求。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梁板受力情况进行精确计算,确定支撑体系的立杆间距、步距及剪刀撑布置方案。同时,选用高强度钢管或盘扣式脚手架作为主要支撑材料,以满足承载力和刚度需求。此外,针对超高大跨度的特点,应设置水平加固杆和斜向支撑,增强整体稳定性。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加强过程管控。例如,安装前对地基进行夯实和平整处理,确保基础承载力;施工中采用分层浇筑方式,避免一次性加载过大;浇筑后及时监测模板变形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调整。为保障施工安全,还需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和演练。

总之,超高大跨度梁板模板支撑架体的设计与施工需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注重施工安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撑施工荷载,确保模板的刚度,使结构实体混凝土 在浇筑过程中以及浇筑完以后不变形,满足设计和 规范的要求。 3.支撑架体设计 3.1.设计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支撑架体采用满堂红钢管扣件脚手架。 考虑梁板较重,施工荷载对垂直杆件的压力大,架体 高易造成杆件的长细比不合理等因素,支撑架体采 用立杆轴心受压设计方案,同时增加立杆的数量,缩 短大小横杆的步距,以保证垂直受压杆件的稳定。 架体上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胶合木模板,模 板下以50mmx90mm木方子做次龙骨,以100mmx 100mm木方子做主龙骨。主龙骨间距梁下为 750mm楼板下为950mm次龙骨间距为300mm。为 了保证架体立管受力合理,立管端部全部采用早拆 头,使立杆轴心受力,充分发挥立杆的支撑作用。模 板体系如图2所示

支撑架体:先初步设计立杆平行于梁方向间距 为1000mm在垂直于梁方向上,梁下为两个立杆, 间距750mm.楼板下立杆间距为900mm横杆步距

建筑安全 2007年第11其

上海市国税局机关办公楼多层混合结构施工组织设计3.3.对该支撑架体的构造要求

为抵抗风荷载等水平推力对架体造成的晃动, 加强架体整体稳定性,提出以下设计构造要求: 扫地杆、纵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的设置按建 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8模板 支架的规定执行。

架体与主体混凝土柱子每隔两步架用钢管扣 件索紧拉结。 为加强M轴跨中部架体侧向刚度,在90°拐角 处,每隔两步架设一道水平斜撑,如前平面图示。 4.支撑架体施工技术 架体要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搭设,所使用的钢 管、扣件、脚手板和安全网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1.施工步骤 铺脚手板、立底托→搭设脚手架立杆、水平杆→ 搭设剪刀撑→铺模板龙骨→支模板→浇筑混凝土 4.2.垫板、底托:为防止基础局部受力太大,在 每根立杆下加设底托,沿梁长方向每排立杆下面通 长铺设木脚手板做垫板,垫板宽250mm厚50mm 以增加立杆与架体基础接触面积。 4.3.立杆搭设:立杆的搭设是关键,由于每一排 的立杆间距不均匀,所以架体搭设以前,要在混凝 土架体基础上弹出纵横双向十字线,用钢尺将立杆 间距均匀标出,保证立杆的位置准确。然后铺设垫 板,搭脚手架。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不准采 用搭接,立杆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不要在同一水 平面上。 4.4.水平杆搭设:水平杆要纵横向搭设,水平杆 接长采用对接,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同时要避免 在立杆纵距的1/3中间跨处出现接头。 4.5.扫地杆搭设:沿地面以上20cm处设置,要 同时设置纵向扫地杆与横向扫地杆。 4.6.剪刀撑搭设:依据规范要求,剪刀撑斜杆 与地面的夹角为45°,支撑架体四边与中间每隔四 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 设置,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 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4.7.脚手板铺设:脚手板要按照规范要求满 铺,板要垫平铺稳挤严,禁止出现探头板。作业时操 作层的下一步要留有一层脚手板,防止人、物坠落, 脚手架上最下一层板的下方要搭设一道平网,防止 脚手板上有人作业时的坠落事故。 4.8.整体稳定连廊:由于架体较窄(只有 5000mm),而高度较高,因而架体的高宽比较大,使 架体整体稳定性较差,所以必须采用有效措施保证 其整体稳定性。 本工程采取两种方法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一是将架体两侧与梁下主体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 柱进行拉接,用钢管扣件锁牢:二是在M轴与I轴架

建筑安全 2007年第11期

体之间搭设一条连接两架体的连廊架体, 6000mm从地面一直搭设到顶,高度同其它架体。 5.架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1.当前市场上架体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要想 确保超高支撑架体施工的安全,首先要把好材料进 场质量关。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2.立杆轴心受压超高支撑架体方案在实施 前,必须计划好立杆的竖向接头位置以及各段立杆 的长度。架体搭设中立杆接高应采用对接扣件,以 保证立杆处于轴心受压状态。特别是最顶部的架体 立杆,决不可因其长度不合适而采用十字扣件与横 杆扣接的方式来调整架体高度,否则会改变设计意 图使立杆变为偏心受压状态。 5.3.基础与立杆支撑点是典型的铰结点,架体 距底部200mm纵横向设置水平扫地杆可有效地控 制和减少立杆以铰支座为圆心发生的角位移,是防 止立杆失稳的有效措施。 5.4.超高大跨度结构模板支撑架体的高宽比 较大,特别是跨中部架体与主体结构拉结困难,在 施工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水平晃动,是整体稳定的最 薄弱环节。所以设置间隔较密的横向剪刀撑更显得 十分必要。特别是斜杆结点应与立杆横杆十字结点 尽量靠近,计算机模拟显示,能否做到这一点,两者 的变形结果非常悬殊。 5.5.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 规范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 体检,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5.6.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 带、穿防滑鞋。 5.7.搭设支撑架体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 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5.8.架体搭设时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要严格 执行有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 6.施工效果 本部位工程于2006年5月浇筑混凝土。该架体 在施工过程中非常稳定,整体性良好,在混凝土浇 筑时未出现异常情况,立杆、水平杆、剪刀撑都无变 形,混凝土架体基础无下沉、开裂现象。模板体稳 定,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拆模后混凝土实体 结构质量符合要求,经验收合格。整个架体体系达 到了设计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