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起重机车轮标准起重机车轮的设计需满足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家相关标准。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直径、宽度、踏面形状、材质硬度及承载能力等。为了适应不同的轨道形式和使用环境,车轮的踏面通常设计为圆柱形或锥形,以减少磨损并提高运行平稳性。此外,车轮表面经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起重机车轮与轨道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合理的安装和维护可以降低振动和噪声,避免因偏载或打滑导致的故障。同时,定期检查车轮的磨损情况、裂纹以及紧固件状态也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总之,起重机车轮作为连接起重机与轨道的核心部件,其选型、制造和维护都需要高度关注,以确保起重机的安全高效运行,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尺寸大于500至3150mm常用孔、轴公差带 起重机设计规范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车轮热处理后,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1 1车轮踏面直径的尺寸偏差应不低于CB1801~1802中规定的h9.轴孔的尺寸偏差应不低于 H7。 3.3.2车轮踏面和基准端面(其上加工出深1.5mm的沟槽作标记)相对于孔轴线的径向及端面圆跳动
车轮踏面和轮缘内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按GB1031中规定的Ra为6.3μm,轴孔的) 值R为3.2μm。
糙度参数值R,为3.2
3.4成品车轮的表面质量
3.4.2铸造车轮表面的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不得超过表2的规
铸造车轮表面的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6为缺陷处壁厚,D为车轮踏面直径
3.4.3车轮踏面和轮缘内侧面上的缺陷7
轮踏面和轮缘内侧面上的缺陷不允许焊补
轮的承载能力,应按GB3811中的有关规定
5.1每个车轮应根据本标准规定的除淬硬层深度外的所有项目,按产品图样进行逐项检验,每个项目均 应合格。 5.2淬硬层深度的检验每年应按千分之一(但不少于一个)抽验,如有不合格者,允许加倍检验一次,加倍 检验必须全部合格。
8. 踏面和轮缘内侧面硬度检验时,用硬度计在车轮踏面上沿圆周等分测3点,其中两点合格即为 合格; b.测定淬硬层深度时,将车轮用气割割开(为消除热影响区,加工余量至少为20mm),再加工成径 向剖面试样。从踏而开始,用硬度计沿径向每隔2~5mm测一点,测出硬度为260HB处的深度,即为淬 筛良深座
b.测定泽硬层深度时dgtj08-2093-2019标准下载,将车轮用气割割开(为消除热影响区,加工余量至少为20mm),再加工成径 向剖面试样。从踏而开始,用硬度计沿径向每隔2~5mm测一点,测出硬度为260HB处的深度,即为淬 妙层添度
6.1 检验合格的车轮在其基准端面上应冲打工厂检验合格标志(印记) 6.2车轮的切削加工表面应涂以防锈油,其他表面均涂以防锈漆, 6.3车轮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中的有关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负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德宝、杨寿发、王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