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级建造师第二次增值Rev0(全)

2010年二级建造师第二次增值Rev0(全)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53.89 K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1841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2010年二级建造师第二次增值Rev0(全)

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是中国建筑行业一项重要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此次考试的第二次增值Rev0版本资料(全)主要涵盖了考试大纲的核心内容,并对关键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解析,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指导。

此版本资料的特点在于其全面性和实用性,不仅总结了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还针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使考生能够更高效地掌握考试要点。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试题等形式,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了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总之,这份资料是备考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对于提高考试通过率具有显著作用。

【解析】先挖浅基坑,后挖深基坑,可能会造成浅基坑基底土层发生滑移。故相邻基坑开挖时tcwan 0024-2020 数字化焊接车间信息化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9.雨期施工时,基坑应采取( )施工。

A.放坡开挖 B.人工开挖 C.机械开挖 D.分段开挖

【解析】雨期施工时,为避免基底土层遭受雨水浸泡,基坑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

10.在基坑验槽时,对于基底以下不可见部位的土层,要先辅以( )配合观察共同完成。

A.局部开挖 B.钻孔 C.钎探 D.超声波检测

【解析】钎探是用锤将钢钎打入坑底以下的土层内一定深度,根据锤击次数和入土难易程度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钎探是了解基底以下不可见部位土层情况的一种较为简易的办法。

11.基坑验槽前,要求( )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A.建设单位 B.勘察单位 C.设计单位 D.土方施工单位

【解析】场地内地下管线和地下设施的有关资料应由建设单位从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处获取,并提供给施工单位。

12.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 )。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解析】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以保证这些部位的土层能够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

13.基坑验槽时应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 )相符。

A.设计图纸 B.勘察报告 C.施工方案 D.钎探记录

【解析】基坑开挖前,勘察单位已经对现场土层进行了详细勘察,并提供了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完成后,主要依靠观察法来检查核对基底土层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一致。

1.土方开挖的边坡应根据( )确定。

A.工程造价 B.使用时间 C.挖土深度 D.土的种类 E.水文情况

【解析】工程造价不能作为是否放坡和坡度缓陡的依据。

2.填方土料一般可以选用( )。

A.淤泥质土 B.砂土 C.膨胀土 D.黏性土 E.碎石土

【解析】淤泥质土、膨胀土压实后体积变化仍然较大,故不得用作填方土料。

3.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

A.土的种类 B.土的含水量 C.每层铺土厚度 D.填方高度

【解析】尽管土的种类不同、填方高度不同,只要施工工艺正确,一样可以保证工程质量。故选项A、D不正确。

4.浅基坑的支护形式包括( )

A.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B.地下连续墙 C.短桩横隔板支撑 D.斜柱支撑

【解析】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既可挡土也可挡水,造价较高,主要用于不良土质情况下的深基坑支护。

5.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 )等经常复测检查。

A.水准点 B.基坑平面位置 C.水平标高 D.边坡坡度 E.地基承载力

【解析】土方开挖时,应经常检查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是否遭破坏,保证测量的基准可靠无误,另外还要经常检查边坡坡度、平面位置、水平标高等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少挖或超挖,故选项A、B、C、D正确。而在土方开挖施工中,无法也无需经常检查地基承载力,故选项E不正确。

6.在深基坑土方开挖时,要对( )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A.土体含水量 B.支护结构 C.地下水位 D.周围环境 E.地基承载力

【解析】支护结构安全与否及地下水位高低直接影响基坑开挖施工,同时深基坑土方开挖还要注意避免造成周围路面塌陷、建筑物倾斜等情况,因此也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7.观察验槽的内容主要有( )。

A.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

B.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

C.观察基坑四周支护情况

D.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

E.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

【解析】基坑四周支护情况不应当作为观察验槽的内容。

8.钎探是根据( )来判断土的软硬情况及有无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

A.钎孔大小 B.用力大小 C.锤击次数 D.入土深度 E.入土难易程度

【解析】同一工程而言,钎孔大小、用力大小、入土深度都是一致的。只有锤击次数、入土难易程度与土层实际情况有关。

9.应当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形有( )。

C.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

D.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E.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的浅埋坑穴、古墓、古井

【解析】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以及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均可通过观察法发现,不需要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砖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 )。

A.直槎 B.斜槎 C.凸槎 D.凹槎

【解析】留置斜槎有助于保证接槎处的砌筑质量。故选项B正确。

2.基础上铺放地沟盖板的出檐砖,应同时砌筑,并应用( )砌筑,立缝碰头灰应打严实。

A.丁砖 B顺砖 C半砖 D立砖

【解析】出檐砖用丁砖砌筑,有利于保持稳定。故选项A正确。

3.砖基础墙的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 )处。

A.以下一皮砖 B.以下二皮砖 C.以上一皮砖 D.以上二皮砖

【解析】砖基础墙的防潮层位置应在室外地坪标高以上、室内地面标高以下6cm处,故选项A正确。

4.设备基础一般应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并( )。

A.允许上下层之间留设施工缝 B.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

C.保证下层初凝后再浇筑上层 D.保证下层终凝后再浇筑上层

【解析】混凝土初凝后再进行振捣,会破坏已经凝结的混凝土结构。因此,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故选项C、D不正确。另外,由于设备基础承受的上部荷载很大,故混凝土施工中一般不宜留设施工缝。

5.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 )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A.终凝前 B.终凝后

C.初凝前 D.初凝后

【解析】混凝土初凝后再进行振捣,会破坏已经凝结的混凝土结构。因此,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6.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 )振捣

A.外部振动器 B.振动台

C.平板振动器 D.振捣棒

【解析】大体积混凝土厚度一般在1m以上,故用振捣棒振捣比较合适。

7.浇筑混凝土杯形基础时,为提高杯口芯模周转利用率,可在混凝土( )将芯模拔出,并将杯壁划毛。

A.初凝前 B.初凝后终凝前 C.终凝后 D.浇筑完毕后

【解析】混凝土初凝后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终凝前具有一定的弹性。故杯口芯模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拔出。

8.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 ),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A.沉降缝 B.温度缝 C.变形缝 D.后浇缝

【解析】沉降缝、温度缝、变形缝等都是永久缝简易风雨操场土建工程钢网架结构球场施工方案,而后浇缝则是施工中的临时缝,可用于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和干缩变形等。

9.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 )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A.二次振捣 B.二次抹面 C.外部降温 D.内部冷却

【解析】显然抹面工作有助于消除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故选项B正确。

1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法施工时,其施工工序包括:①打桩机就位;②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③吊桩喂桩;④校正;⑤锤击沉桩。一般的施工程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⑤④

【解析】打桩前,应考虑打桩产生的“挤土”效应,合理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内业工作。在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后db22/t 3425-2023 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打桩机据此就位。打桩机就位后,利用自身的起重设备将桩吊起,然后进行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校正。校正完成后,就可以开始锤击沉桩。故选项B正确。

1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中,“第二次清孔” 的下一道工序是( )。

A.下钢筋笼 B.下钢导管 C.质量验收 D.浇筑水下混凝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