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文明施工管理全面制度[1]文明施工管理全面制度是建筑行业为规范施工现场行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其核心目标是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整洁和高效,同时维护周边环境和社会秩序。该制度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卫生防疫、资源节约以及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共处。
首先,在安全管理方面,制度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制度强调控制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保护现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此外,文明施工还注重工地卫生管理,要求合理布置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保持场地清洁,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预防疾病传播。
资源节约也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节水、节电、节材等措施某小区工程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制度鼓励施工单位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实施文明施工管理全面制度,不仅能够提升工程质量和企业形象,还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4 班组教育:由班组长进行,时间不少于三天。内容为:
2.4.1班组生产工作概况,工作性质及范围;
2.4.2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2.4.3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2.4.4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2.4.5班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⑴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只顾干活不顾安全;
⑵积极参加安全活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对不安全的作业要主动提出改进意见;
⑶必须熟悉施工要求、作业环境,认真执行安全交底,不蛮干;
⑷对没有安全交底的生产任务,有权拒绝接受,有权抵制违章指令;
⑸发扬团结友爱精神,互相关照,制止他人违章行为;
⑹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挂好安全带,使用手持和移动式电工工具穿好绝缘鞋,带好绝缘手套;
⑺熟悉所使用工具的性能、操作方法,作业前和作业中注意检查,不带病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经修复后再用;
⑻维护生产现场的一切防护设施,不得任意拆改,如脚手架、护身栏、孔洞防护等,若必须改动时,须经有关人员批准;
⑼机电设备发生故障,自己不得拆动,报告机电人员处理;
2.5.1三级教育结束后,由公司统一命题组织考试。
2.5.2考试合格后,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考试不合格者应补课、补考。
2.5.3新工人安全教育要进行登记,建立档案。
3.1公司、分公司、班组应订出年、季、月安全教育计划。每年要组织职工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一至三次。
3.2必须坚持班前教育,工人在上岗前由工段长和班组长结合现场和工作性质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当班应注意的事项和预防事故的措施。
3.3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日(星期四),专作安全生产活动时间其他事情不得占用。活动应由分公司经理、项目部经理亲自组织做到人员、时间、内容、记录、填卡“五落实”。
3.4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班组应根据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安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向职工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和技术知识教育。如举办学习班、训练班、安全技术讲座,召开事故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
⑴对从事电气、防腐、塔吊、起重、提升卷扬、焊接等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每年应复验一次。
⑵对从事电气、防腐等有危险性工作的人员,应教会紧急救护方法,并定期进行演习。
⑷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试制新产品时,应修订或重新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新的安全知识教育。
⑸脱离开工作岗位三周以上的和转岗或转场职工在恢复工作前须经班长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后,方能进行工作,重大节假日,职工探亲外出前后,所在单位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班前安全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应形成制度,按照以下规定坚持执行。
1.班前岗位教育由班组负责人组织,分公司、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监督完成。
2.班组负责人每天班前必须对防护设施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并向工人进行作业环境的安全技术交底,检查职工防护用品和使用情况,及时处理不安全因素。
3.班前活动内容应针对各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进行,不能以布置生产工作替代安全活动内容。
平时的班前活动中可增加以下内容:
3.1小结本周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提出下周安全生产要求。
3.2特别是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的工作环境和特殊作业部位等,如何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3分析班组职工思想动态及现场安全生产情况。
3.4表扬好人好事和吸取教训
3.5坚持“周四”安全日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
4.每次班前活动应简单重点记录活动内容。
必须完成两种表格 :⑴班前安全活动记录
⑵班组每周安全活动日记录
5.对不坚持班前安全活动或活动内容、时间、人员不落实,无记录,根据公司《安全奖惩办法》对班组负责人罚款50元,一月内有两次不活动者,罚班组负责人100元。
1.1为了及时发现生产中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1.3对安全检查出来的问题凡因整改不力以至造成事故者进行处罚。
2.1公司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部组织,副总经理带队,有关部室负责人参加进行定期检查,对检查要有记录,有总结、有整改,有复检验收,对存在的问题有通报和处理结果。
2.2.1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活动、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安全标志)
2.2.2文明施工(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现场住宿、现场防火、门卫治安管理、施工现场标牌、生活设施、保健急救、社区服务)
2.2.3脚手架(施工方案、立杆基础、架体体与建筑结构拉结、杆件间距与剪刀撑、脚手板与防护栏杆、交底与验收、小横杆设置、杆件搭接、架体内封闭、通道、卸料平台)
2.2.4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临边防护、坑壁支护、排水措施、坑边荷载、上下通道、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变形监测、作业环境)
2.2.5模板(施工方案、支撑系统、模板验收、模板存放、运输道路、作业环境)
2.2.6“三宝”“四口”防护([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
2.2.7施工用电(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器装置、变配电装置、用电档案)
2.2.8物料提升机(架体制作、限位保险装置、架体稳定[揽风绳、与建筑结构连接]、钢丝绳、楼层卸料平台防护、吊蓝、施工方案、传动系统、联络信号、卷扬机操作棚、避雷、安装验收)
2.2.9塔吊(特种设备检测报告、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安装与拆卸、塔吊指挥、电器安全)
2.2.10施工机具(平刨、圆盘锯、手持电动工具、钢筋机械、电焊机、搅拌机、气瓶、翻斗车、潜水泵、打桩机械)
3.1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班组负责人,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必须经常检查安全工作情况,督促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按期完成。
3.2分公司、(项目部)实行日检制,即每天应检查一次队里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问题应及时解决。
3.3班组长实行“三检”制,即班前、班中、班后分别检查一次。班前,根据生产任务对作业地点,使用机械工具进行细致检查,将不安全问题处理后,确认安全时再进行作业;班中,检查作业中安全情况的变化,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班后,检查交班时应交清的安全事项与存在的问题。
3.5分公司、(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每日应进行一次有重点而又普遍的检查。
4.1公司每季一次,分公司、(项目部)每月一次,工段每周一次,班组每天一次安全检查。
4.2根据季节特点,需进行下列检查:
4.2.1春季以防塌陷、防火等为中心的安全检查。
4.2.2夏季以防暑降温防洪、防雷电等为中心的安全检查。
4.2.3冬季以防冻、防火、防爆为中心的安全检查。
4.3队、班组停工两天以上,在开工前需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再行生产。
4.4因工业、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停产后恢复生产和逢法定假日的开始生产前也要进行安全检查。
根据国家休长假的安排,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加班以前进行安全检查。
6.1受压容器、吊车、提升机、等易燃易爆等,除日常、季节与定期检查外,还应由技术装备与安全部门组织专业检查和试验。
6.2公司、分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根据本单位事故发生发展规律,可分别决定进行临时性安全检查。
85万吨粉磨工厂改建工程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备案与安全施工评价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安全方针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生产文明施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建筑工程管理备案以下简称安全备案是指工程开工前对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安全条件完成情况的登记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以下简称安全评价是指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以下简称《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评价结论。
2、需要备案、评价的工程范围:
指在市区内购买工程保险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和各类房屋和市政基础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其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等工程。
3、安全备案的内容与程序:
3.1工程开工前关于钢筋混土挡土墙施工方案细化会议纪要,应具备并完善以下保证工程安全生产所必须的基本条件3.1.1建设单位为施工企业提供了与施工现场相关的水文地质、地下管线设施及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的准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