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暖通工程质量预控暖通工程质量预控是确保建筑内空调、采暖及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节能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前期规划、过程管理和技术控制,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升工程品质。
首先,在设计阶段,需对暖通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方案。同时,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优化系统设计以降低运行成本。其次,在材料与设备采购中,必须严格把控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且性能可靠的设备和管材。
施工阶段是质量预控的关键环节。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强化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预期质量要求。例如,管道安装时要保证坡度准确、密封良好,避免漏水或漏气现象;风管连接处须牢固可靠,防止空气泄露。
最后,在系统调试阶段,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包括温度调节精度、气流分布均匀性等指标检测,确保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暖通工程高质量交付,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7)管道系统经隐蔽验收合格后,临时封堵各预留管口,配合土建填堵孔、洞,按规 定回填土。 污水立管安装 1)根据施工图校对预留管洞尺寸无差错,如系预制混凝土楼板则需剔凿楼板洞, 应按位置画好标记,对准标记剔凿。如需断筋,必须征得土建施工队有关人员同 意,按规定要求处理。 2)立管检查口设置按设计要求。如排水支管设在吊顶内,应在每层立管上均装 立管检查口,以便作闭水试验。 3)安装立管应二人上下配合,一人在上层楼板上,由管洞内投入绳头,下面一人 将预制好的立管上半部拴牢,上拉下托将立管下部插口插入下层管承口内。 4)立管插入承口后,下层的人把甩口及立管检查口方向找正,上层的人用木楔将 管在楼板洞处临时卡牢,打麻、吊直、捻灰。复查立管垂直度,将立管临时固定 牢固。 5)立管安装完毕后,配合土建不低于楼板标号的混凝土将洞灌满堵实,并拆除临 时支架。如系高层建筑或管道并内,应按照设计要求用型钢做固定支架。 6)高层建筑考虑管道胀缩补偿,可采用法兰柔性管件,但在承插口处要留出胀缩 补偿余量。 7)高层建筑采用辅助透气管,可采用辅助透气异型管件连接。 污水支管安装 1)污水支管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标准坡度,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 要保证支管安装的最小坡度。 2)支管设在吊顶内,末端有清扫口者,应将管接至南面上,便于清掏。 3)支管安装完后,可将卫生洁具或设备的预留管安装到位,找准尺寸将楼板洞堵 严预留管口装上临时丝堵
(1)及时堵死封严管道的甩口,防止杂物掉进管膛。 (2)卫生器具安装前认真检查原甩口、并掏出管内杂物。 (3)管道安装时认真疏通管膛,除去杂物。 (4)保持管道安装坡度均匀,不得有倒坡。 (5)生活排水管道标准坡度应符合规范规定。无设计规定时,管道坡度应不小于1%。 (6)合理使用零件。地下埋设管道应使用TY和Y形三通,不宜使用T形三通;水平横管避
免使用四通;排水出墙管及平面清扫口需用两个45°弯头连接,以便流水通畅。 (7)立管检查口和平面清扫口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操作。 (8)施工期间,卫生器具的返水弯丝堵最好缓装,以减少杂物进入管道内。
(7)立管检查口和平面清扫口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操作。 (8)施工期间,卫生器具的返水弯丝堵最好缓装,以减少杂物进入管道内。 爱干管甩口不准 施工准备: (1)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阀门开关灵活 严密,直度和角度正确。管件无偏扣、方扣、乱扣、断丝等现象。 (2)熟悉图纸,了解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主要设备。 操作工艺: 千管安装 (1)热水供暖入口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压力表、温度计等装置。 (2)供暖干管变径不得使用补心变径,应按排气要求使用偏心变径。变径位置应不大 于分支点300mm。 (3)住宅工程室内供暖干管安装不应使用活接头连接,如设计要求必须设置可拆连接 件时,应采用法兰连接件。 (4)供暖管道用焊接钢管,连接时直径≥DN40时,宜采用焊接,管道直径 (2)各工种要共同严格按设计的墙轴线施工,统一允许偏差。 、暖气立管的支管甩口不准 1.施工准备: (1)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阀门开关灵活 严密,直度和角度正确。管件无偏扣、方扣、乱扣、断丝等现象。 (2)熟悉图纸,了解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主要设备。 2.操作工艺: (2厂各工种要共同严格按设计的墙轴线施工,统一允许偏差。 暖气立管的支管甩口不准 施工准备: (1)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阀门开关灵活 严密,直度和角度正确。管件无偏扣、方扣、乱扣、断丝等现象。 (2)熟悉图纸,了解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主要设备。 操作工艺: (1)立管安装 1)布置系统立管时,应与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供暖系统图式、散热器的布置情况 等配合。要力求节省管材,便于安装和检修。立管一般是明装。立管明装时, 应尽量布置在外墙墙角及窗间墙处。双管系统的供水立管要布置在面向的右侧 回水立管布置在面向的左侧,两根立管中心间距为80mm。 2)暖气立管与横干管连接时,如立管直线长度小于15m时,立管与干管可用二个 弯头连接,立管直线长度大于15m时,立管与干管用三个90°弯头与干管连接, 横节长度应为300mm,且应有1%坡度,不应使用外丝加弯头代替管段横节作为连 接方法,保证立管胀缩得以补偿。 3)住宅工程单顺序式热水供暖系统无闭合管的立管阀门可不装活接头,有闭合 管的立管阀门应设活接头,但闭合管可不加活接头。 4)闭合管的准确尺寸要按散热器进水与出水的中心间距,加上散热器上、下支管 的坡降值,就是闭合管具体尺寸。 5)供暖立管必须经过调直后才能安装。调直时应用气焊局部加温的方法进行调 直。 6)立管安装前,应先将散热器就位,找好平直度后,才能安装立管。这样立管的尺 寸才能准确。 7)双立管上的半圆弯应准确、平正,支管在半圆弯的中间。不能错上或错下。 (2)支管安装 1)支管的灯叉弯的椭圆率应符要求。管径不小于或等于100mm,允许偏差10/100: 管径大于100mm,允许偏差8/100。 2)暗装或半暗装的散热器支管灯叉弯必须与散热器槽墙角相适应,达到美观。 3)连接散热器的支管应有坡度。当支管全长小于或等于500mm时,坡降值为5mm; 大于500mm为10mm。上供下回的供水支管坡向散热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下供 下回双管式在顶层供水立管上没有排气装置,供、回水支管坡向立管,其他层供 1)支管的灯叉弯的椭圆率应符要求。管径不小于或等于100mm,允许偏差10/100; 管径大于100mm,允许偏差8/100。 2)暗装或半暗装的散热器支管灯叉弯必须与散热器槽墙角相适应,达到美观。 3)连接散热器的支管应有坡度。当支管全长小于或等于500mm时,坡降值为5mm; 大于500mm为10mm。上供下回的供水支管坡向散热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下供 下回双管式在顶层供水立管上没有排气装置,供、回水支管坡向立管,其他层供 水支管坡向散热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 4)散热器支管长度大于1.5m,应在中间安装管卡或托钩。 5)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外,还应注意支管不准在墙内有接头。支 管上安装阀门时,在靠近散热器一侧应该与可拆卸件连接。散热器支管安装, 应在散热器与立管安装完毕之后进行,也可与立管同时进行安装。安装时一定 要把钢管调整合适后再进行碰头,以免弄歪支、立管。 3.预控措施: (1)测量立管尺寸,普做好记录。 (2)立管的支管开档尺寸要适合支管的坡度要求。一般支管坡度为1%。 (3)散热器应尽量采用挂装,以减少地面施工标高偏差的影响。 (4)地面施工应严格遵照基准线,保证其偏差不超过安装散热器范围。 水支管坡向散热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 4)散热器支管长度大于1.5m,应在中间安装管卡或托钩。 5)散热器支管过墙时,除应该加设套管外,还应注意支管不准在墙内有接头。支 管上安装阀门时,在靠近散热器一侧应该与可拆卸件连接。散热器支管安装, 应在散热器与立管安装完毕之后进行,也可与立管同时进行安装。安装时一定 要把钢管调整合适后再进行碰头,以免弄企支、立管。 (1)测量立管尺寸,普做好记录。 (2)立管的支管开档尺寸要适合支管的坡度要求。一般支管坡度为1%。 (3)散热器应尽量采用挂装,以减少地面施工标高偏差的影响。 (4)地面施工应严格遵照基准线整套施工方案-10补偿收缩砼施工技术方案,保证其偏差不超过安装散热器范围。 地工准备: (1)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阀门开关灵 严密,直度和角度正确。管件无偏扣、方扣、乱扣、断丝等现象。 (2)熟悉图纸,了解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主要设备。 操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