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暖通工程知识集三暖通工程,即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HVAC),是建筑环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室内空气品质、温度、湿度以及热能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它通过科学设计和设备运行,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节能的室内环境。
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旨在冬季或寒冷环境中为建筑提供热量,维持适宜的室温。常见的供热方式包括热水供暖、蒸汽供暖和电加热等。其中,热水供暖系统因其高效、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及工业建筑中。供热系统的能源来源多样,包括煤炭、天然气、电力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地热和太阳能。
2.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负责引入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和热压实现空气流动,而机械通风则通过风机和管道系统进行强制换气。在现代建筑中,新风系统常结合空气净化技术,有效去除颗粒物、有害气体及异味。
3.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满足全年舒适性需求。按规模划分,有家用分体式空调、商用多联机空调以及大型集中式空调系统。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变频技术和智能控制逐渐成为主流,显著提升了能效比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4.发展趋势当前,暖通工程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例如,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能够实时监测和优化暖通设备运行状态;同时,采用低能耗设计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此外天津某大学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型材料和工艺的应用也推动了暖通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性能化。
总之,暖通工程不仅关乎人类生活质量,还对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7.2.21条 化学水处理系统应能维持低压蒸汽锅炉水的相对碱度小于20%。当不能达到要求时,应向锅水中加入缓蚀剂。
第7.2.22条 锅炉给水的除氧宜采用大气式喷雾热力除氧器。除氧水箱下部宜装设再沸腾用的蒸汽管。
第7.2.23条 当要求除氧后的水温不高于60℃时,可采用真空除氧系统。
第7.2.25条 当锅炉蒸汽汽压力为1.25~1.5MPa,且蒸汽供汽轮机使用及锅炉蒸汽压力大于1.6MPa的锅水,均应进行磷酸盐锅内处理。磷酸盐溶液应连续均匀地加入锅炉筒内。
第7.2.26条 磷酸盐溶液的制备宜采用溶解器和溶液箱。应设置溶液解器的搅拌设施,溶液箱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锅炉房1d的药液消耗量,配制溶液应用软化水或除盐水。
第7.2.27条 磷酸盐加药设备宜采用计量泵。每台锅炉宜设置1台,当有数台锅炉时,尚宜设置1台备用。
第7.2.28条 凝结水箱、软化或除盐水箱和中间水箱的有效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凝结水箱宜选用1个,锅炉房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选用2个或1个中间带隔板分为两格的水箱,其总有效容量宜为20~40min的凝结水回收量;
二、软化或除盐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应根据水处理设备有设计出力和运行方式确定。当设有再生备用设备时,软化或除盐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宜为30~60min的软化或除盐消耗量;
三、中间水箱总有效容量宜为处理设备设计出力的15~35min贮水量。
第7.2.29条 凝结水泵、软化或除盐泵以及中间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有1台备用,当其中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的总流量应满足系统水量的要求:
二、有条件时,凝结水泵和软化或除盐水泵可合用1台备用泵;
三、中间水泵应选用耐腐蚀泵。
第7.2.30条 钠离子交换再生用的食盐可采用干法或湿法贮存,其贮量应根据运输条件确定。当采用湿法贮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浓盐液池和稀盐液池的标准宜采用混凝土,并宜各设1个;
二、浓盐液池的有效容积宜为5~15d食盐消耗量,其底部应设置慢滤层或另设置过滤器;
三、稀盐液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钠离子交称器一次再生盐液的消耗量。
第7.2.13条 酸、碱再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酸、碱槽的贮量应按酸、碱液每昼夜的消耗量、交通运输条件和供应情况等因素确定,宜按贮存15~30d的消耗量设计;
二、酸、碱计量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1台离子交换器一次再生酸、碱液的消耗量;
三、输酸、碱泵宜各设1台,并应选用耐酸、碱腐蚀泵。卸酸、碱宜利用自流或采用输酸、碱泵抽吸;
四、输送并稀释再生用酸、碱液宜采用酸、碱喷射器;
五、贮存和输送酸、碱液的设备、管道、阀门及其附件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博南山隧道施工方案,应采取防腐和防护措施。
第7.2.32条 氨再生淮制备和输送的设备、管道、阀门及其附件,不应采用铜质材料制品。
第7.2.33条 汽水系统中应装设必要的取样点。汽水承样头的型式、引出点和管材,应满足样品具有代表性和不受污染的要求。汽水样品的温度宜小于30℃。
第7.2.34条 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同类设备尽量集中的原则确定,并便于操作、维修和减少主操作区的噪声。
第7.2.35条 水处理间主要操作通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5m,辅助设备操作通道的净距不宜小于0.8m松阳县安民二松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所有通道均应适应检修的需要。
::中央空调水处理:: 五大先进技术 ·杀菌灭菌 用医用的杀菌灭藻剂为主,安全高效,不对金属产生腐蚀,采用冲击性杀菌处理,清除循环水中的各种细菌和藻类。 ·生物剥离 加入剥离剂和分散剂,将管道内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分散,通过循环排出。 ·化学清洗 加入化学清洗剂、分散剂将管道系统内浮锈、垢、油污等杂物清洗分散排出,提供一个清洁的金属表面和特别的保护作用。 ·表面预膜 投入预膜剂,使活化的金属本体上一层完整的薄而致密的聚合高分子保护膜,起到防蚀作用。本预膜是迄今为止最好的配方。 ·日常养护 加入缓蚀剂,避免金属生锈,同时加入高分子络合阻垢剂,通过络合作用,防止钙镇离子结晶沉淀,达到防腐、防垢末日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用途:本产品适用于户式中央空调蒸发式冷却水循环系统。用以防止水循环管路,特别是喷淋水管、水口和冷凝器散热管结垢,从而避免喷淋水口堵塞和散热管散热效率的下降。 特性:本产品是根据户式中央空调蒸发式冷却水系统循环水浓缩倍数高,流速快,在非金属喷淋管壁、嘴口易产品矿物质离子静电吸附结垢,在金属冷凝器散热管易产生电极化吸附结垢的特点,设计制造的,以抑制静电吸附和极化吸附为目的的空调水处理防垢装置。 工作原理; 空调水处理防垢装置中的电子模块,将单相220V交流电源变换为安全低电压的电极电源,并断续地变换其极性。在电极间流过的部分水中矿物质离子,在切割电场方向的运动中迅速预结晶,部分被极化水分子吸附水合,使循环水体总溶解能力提高。因此,本产品装置能有效地对空调冷却水进行防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