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76.72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830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是为了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该规程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电能表、互感器及相关设备的检验工作,包括首次检定、周期检定、现场校验以及运行中的监督和维护。

规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了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例如电能表的精度等级、互感器的误差范围等;其次,规定了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实验室检定与现场校验的不同操作流程,以及所需使用的标准设备和仪器;再次,对检验结果的判定依据进行了详细说明,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追溯性和一致性;最后,强调了检验周期和管理要求,以保证电能计量装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稳定运行。

通过严格执行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可以有效减少因计量误差导致的经济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公平性,同时为电力贸易结算和能源管理提供可靠的计量依据。此外,该规程还为电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电能计量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db44/t 857-2011标准下载3.5.2.4 携带型精密电能表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9的规定。

在使用两只或三只单相电能表组合测量三相电能的情况下,应当将它们按实际使用的三相接线方式检验;亦可通过计算的办法求出其组合误差,计算的方法按3.5.8.2项和3.5.8.3项的规定。

对于供在现场检验使用的标准电能表,其经常使用负载范围内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9所规定值的60%。

注:① 0.2级电能表的负载电流范围供参考。

② cos=0.8容性负载,只限于额定电压为100V的单相有功电能表。

3.5.3 基本误差的测定一般应在下列负载下进行。必要时可适当地增加或减少负载点,但必须保证所检验的电能表符合3.5.1款的规定。

3.5.3.1 安装式电能表按表10所规定的负载测定基本误差。

注:Ib—标定电流。

3.5.3.2 携带型精密有功电能表按表11规定的负载测定基本误差。

3.5.3.3 三相有功和无功电能表在三相电压对称的条件下,逐相通以表12所规定的负载电流,进行不平衡负载下基本误差的测定。

注:表11中括弧所列负载电流,系对供现场检验用的携带型精密电能表的要求。

3.5.3.4 测定基本误差时,负载电流应按逐次减小的顺序,且应在每一负载电流下待转速稳定后进行。

3.5.4 基本误差的测定可以采用瓦秒法或标准电能表法。使用的检验装置及标准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3.5.4.1 电能表检验装置的综合误差不应超过表13的规定。装置的其它技术条件应符合水利电力部《交流电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SD 111—83)》的规定。

3.5.4.2 标准仪表和监视仪表的相对误差,以及在试验时负载功率的相对变化,对用瓦秒法和标准电能表法应分别不超过表14和表15的规定。

3.5.4.3 标准仪表的相对误差,在检验有效期内的相对变化不应超过其规定值的1/2。

* 标准互感器的相对误差是指测量功率时标准互感器的合成误差。

3.5.5 用“瓦秒法”测定电能表误差,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3.5.5.1 当采用在固定转盘转数的情况下以测量时间的方式确定电能表相对误差时,相对误差值按公式(1)计算

 (1)

式中 γ——电能表相对误差的百分值,%;

t——实测时间,s。即电能表在恒定功率P下其转盘转Nr时,标准计时器实测的时间;

T——算定时间(或称理论时间),s。即电能表在恒定功率P下,按照铭牌常数计算,转盘转Nr所需的时间。

算定时间T按公式(2)计算

(2)

式中 N——选定的转数,rad;

C——电能表的常数,r/kW(kvar)h;

P——恒定功率,W。

测定误差时,转数N的选择应保证算定时间T对于1.0级及以上准确度等级的电能表不少于100s,2.0级和3.0级不少于50s。当采用自动计时时,允许缩短算定时间,但必须保证转数N不少于1r。

3.5.5.2 当采用固定测量时间而计读转盘转数(仅适用于转盘转数分度值可以读取的电能表)的方式测定电能表相对误差时,电能表的相对误差γ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 n——实测转数,r,即在固定的测量时间t,电能表转盘在恒定功率P下的实际转数;

n0——算定转数,r,即电能表在上述条件下,按照常数计算,应转的转数。

算定转数n0 按公式(4)计算

 (4)

公式(4)中测量时间t不应少于60s。同时还应使电能表转数满足读数精度的要求,即转盘的最小分度与转数相比不应超过被检电能表基本误差规定值的1/5。

3.5.6 用标准电能表法测定电能表相对误差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3.5.6.1 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按公式(5)计算

 (5)

式中 n——标准电能表的实测转数,r;

n0——算定转数,r,即按照铭牌常数计算被检电能表转数为N转时,标准电能表应转的转数。

算定转数n0按公式(6)计算

 (6)

式中 C0、Cx——分别为标准电能表和被检电能表的铭牌常数, r/kWh(kvarh);

K——系数。

系数K按公式(7)计算

 (7)

式中 KI、KU——分别为与标准电能表连用的标准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变比;

KL、KY——被检电能表铭牌标注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变比;

KJ——接线系数,按3.5.8规定。

3.5.6.2 测定误差时,在每一负载下,应适当地选择被检电能表的转数N,使得标准电能表的算定转数(读数盘最小分格为0.01r)或算定脉冲数*当用电子计数器计读标准电能表转盘转数时,转盘转数用与其成正比的脉冲个数表示。不少于表16的规定。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少于1r。

3.5.7 电能表在每一负载下测定基本误差,都至少应读取两次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负载下测定的实际值,但对有明显错误的读数应该舍去。

如果算得的误差接近于基本误差极限值(在极限值的80%~120%之间)时,应再至少进行两次测量,取这两次与原测得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相对误差。

图1 检验单相有功电能表的接线

3.5.8 测定电能表相对误差可按下列的方式接线。

3.5.8.1 检验单相有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1所示。图中W0是单相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

3.5.8.2 检验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1所示。图中W01和W02是单相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

当使用两只单相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时,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KJ=1。标准表的组合误差按公式(8)计算

(8)

式中 γ——两只单相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的组合误差,%;

γ1、γ2——分别为接入A相电流线路和C相电流线路的标准电能表 (或功率表)在相应负载下的相对误差,%;

——负载功率因数角,(°)。

图2 检验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

图3 检验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

3.5.8.3 检验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3所示。

当使用三只单相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时,标准的读数应为三只单相标准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KJ =1。标准表的组合误差为三只单相标准表相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3.5.8.4 检验带附加电流线圈和90°型的三相四线三元件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分别如图4、图5所示。

图4 检验带附加电流线圈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的接线

图5 检验90°型三相四线三元件无功电能表的接线

图4和图5中标准表为一只三相四线标准有功电能表(或功率表)或三只单相标准有功电能表(或功率表)。当使用三只单相标准表时,标准的读数应为三只单相标准表读数之代数和。

3.5.8.5 具有60°内相角的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接线之一进行检验:

图6 检验60°内相角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接线之一

当图6中标准表为两只单相标准有功电能表(或功率表)时,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KJ=1。

【河南地标】12yn3 制冷工程 b.用两只单相标准功率表并把电压线路接成人工中性点的方式检验具有60°内相角的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7所示。

图7中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功率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

图7中附加电阻Rb与两只单相标准功率表的内阻R1、R2三者之间电阻值相互之差不应大于0.2%。

c.用90°移相变压器检验具有60°内相角的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如图8所示。标准读数应为两只单相标准表读数的代数和。接线系数KJ =1。

90°移相变压器应和标准电能表(或功率表)一起检验。

10536m~3预应力蛋形消化池施工组织设计 图7 检验60°内相角三线三相无功电能表接线之二

图8 检验60°内相角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接线之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