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缆敷设工艺标准(201—1998)《电缆敷设工艺标准(201—1998)》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电缆敷设工程制定的技术规范文件,旨在确保电缆敷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敷设工作,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敷设方法、施工工艺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在敷设前,要求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绝缘测试,并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标准还明确了不同环境下的敷设要求,如直埋敷设、排管敷设、桥架敷设、隧道敷设等,强调了电缆弯曲半径、固定间距、防火阻燃措施等关键参数的控制。
此外,标准对电缆接头和终端头的制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机械强度。同时,对于敷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通过严格执行《电缆敷设工艺标准(201—1998)》,可以有效提高电缆敷设工程的质量,延长电缆使用寿命,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标准在电力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电缆敷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0183.人民医院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采购项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4.2.1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柱和标志牌设置准确;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
4.2.2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同一侧支架上的电缆排列顺序正确,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1kV及其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回填土要求、保护措施以及电缆间和电缆与地下管网间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离均能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2.3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晰齐全,直埋电缆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齐全、准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
5.1直埋电缆施工不宜过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如已提前将电缆敷设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加强巡视。
5.2直埋电缆敷设完后,应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
5.3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
5.4室内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5.5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
6.1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
6.2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6.3油浸电缆要防止两端头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6.4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
6.5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作剥麻刷油防腐处理。
6.6沿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时乌鲁木齐市外环路某高架桥某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
6.7防止电缆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应由专人复查。
7.1.1电缆产品合格证。
7.1.2电缆绝缘摇测记录或耐压试验记录。
7.1.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1.4各种金属型钢材质证明、合格证。
7.2.1自互检记录。
某水泥厂电气及自动化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7.2.2电缆工程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7.2.3分项工程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