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力电缆防火论述及规范电力电缆防火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用电需求增加,电力电缆在地下隧道、电缆沟道等环境中广泛应用,防火问题日益凸显。
一、电力电缆防火的重要性电力电缆长期运行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导致供电中断,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电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和高温火焰,威胁人身安全并破坏周边设备。因此,加强电力电缆防火措施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防火规范与技术要求1.材料选择:选用阻燃型或耐火型电缆,其外护层应具备低烟无卤特性中铁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手册检查用表(30个),以减少火灾中的毒气释放。2.敷设方式:电缆应按规范敷设,避免交叉、堆积,确保散热良好;重要场所宜采用防火桥架或防火槽盒。3.防火分隔:在电缆沟道、竖井中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板,将火灾控制在局部范围。4.封堵措施:对电缆穿墙孔洞进行防火封堵,使用防火泥、防火包等材料,防止火焰蔓延。5.监测预警:安装温度传感器、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实现火灾早期预警。
三、相关标准我国已制定多项电力电缆防火标准,如《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建筑电气防火规范》(GB50016)等,明确了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选材、合理敷设、完善封堵和监控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电缆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灾风险,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5.2.1难燃电缆及耐火电缆的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规定。
5.2.2在同一通道中,不得将非难燃电缆与难燃混合敷设。耐火电缆的敷设不受上述限制。
5.2.3电缆在采取防火措施时,各类不同措施应考虑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载流量的修正系数可根据防火材料制造厂所提供的才测试报告为依据。
5.2.4在采用难燃及耐火电缆的工程中,仍应考虑电缆防火措施。
5.3电缆构筑物及通道的选择
电缆构筑物的设施,应符合GB50217《电缆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及电力行 业标准中有关电缆的规定。
同一回路工作电缆与备用电源电缆,宜布置在不同层次。
电缆在架空桥架内敷设时,架空桥架的通道应避免通过高温、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的地段。当无法避免上述地段时,应采取难燃或耐火措施。
对主厂房内易燃积水、油、灰的部位不宜采用电缆沟;当采用架空桥架敷设时,对每一层桥架都应有防止灰、油喷入的措施。
在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竖井、架空桥架中敷设电缆,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电缆大型排管、地下埋管或直埋式电缆,应在电缆排管二端封堵,或在引出部分以金属管接件密封等防火措施。
5.4防止电缆自(引)燃的措施及部位
5.4.1 电缆敷设设施,应采取防止电缆自燃或着火延燃的下列措施。
1) 电缆允许载流量的核算,应根据不同的防火材料的特性,进行核算。
2) 电缆中间接头处在两侧电缆各约3区段和该范围并列的其它电缆上缠绕自粘性防火包带。
3) 电缆通过易燃、易爆、高温及其它有火灾危险的区域,电缆较密集是可敷 设难燃或耐火槽盒内,对少量电缆可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或防火涂料保护。
5.4.2火电厂主厂房下列部位应采取电缆防火措施:
在相邻机炉的结合部,炉、机接口处。
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通向外部的所有接口。
锅炉房及汽轮发电机机座靠近油箱、油管、高温管道处。
发电机小室的内外接口处。
高低压厂用配电室、单元集控室、直流室、电子计算机室、 电子 设备室的通道以及电缆进入盘、柜、屏、台、箱等的孔洞。
锅炉房磨煤机附近、煤仓间的皮带层、制粉系统的泄压阀(防爆门)
电缆竖井在零米层与隧(沟)道的接口,以及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竖井的长度大于 7m 。
电缆隧道与沟道的接口,以及架空电缆桥架(角钢支架)穿墙处。
5.4.3其它场所的下列部位应采取电缆防火措施。
1) 主控制楼、网控楼、继电器室、通讯楼的电缆出入口(包括内部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各类表盘的孔洞。
屋内配电装置(包括GIS)等电缆出入口、进入设备的洞、孔,以及电缆沟的接口处,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
输煤配电室,碎煤机室、输煤栈桥、电除尘配电室、脱硫装置等电缆出入口处,以及电缆进入设备的孔洞,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
泵房、油处理、油库区、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区域的电缆应穿管敷设,管口应采用防火堵料封堵。发发疯
水配电室、化学水处理室、中央水泵房、补给水泵房、消防水泵房、雨水泵房等辅助厂房及生产办公楼的电缆出入口处,以及电缆进入表盘的洞孔。
区电缆隧(沟)道和架空电缆桥架直线段不大于100m为一个消防隔点。
区大型排管的人孔井的管口。
区电缆构筑物中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
流电源、消防、报警、事故照明、双重化保护和火电厂水泵房、化学水处理、输煤系统、油泵房等重要回路的非耐火型电缆,宜布置在两个互相独立的通道中,如布置在同一通道中则对其中一回路电缆应作耐火处理。
5.5 电缆构筑物的防火措施
5.5.1 电缆隧道的防火分隔宜采用阻火墙或一段为2m的难燃或耐火槽盒。
5.5.2 电缆沟防火分隔宜采用阻火墙。
5.5.3 电缆隧道的阻火墙宽度不宜小于240mm。阻火墙两侧不少于1.5m的电缆宜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或防火隔板分隔。
5.5.4 钢制电缆桥架防火分隔可在桥架上面与下面设置耐火隔板,其两侧可刷防火涂料或加难燃槽盒。对一段需要耐火处理时,可采用钢制耐火隔板,其两侧可刷防火涂料或加难燃槽盒。对一段需要耐火处理时,可采用钢制耐火桥架或耐火槽盒。
5.5.5 在一个区段内全部使用难燃或耐火槽盒,其宽度不宜大于1000mm,并应在槽盒中设置专用接地线。
5.5.6 电缆沟应设置限火墙,宽度不宜小于150mm,对于沟内电缆纵横交叉而又密集场所(包括电子计算机室电缆层)可用阻火包构筑限火墙。
5.5.7 大型竖井(指人能通行的竖井)的防火分隔可采用防火隔板、阻火包、有机和无机防火堵料封堵,中间通道可采用防火隔板。
5.5.8 一般竖井若电缆排列整个可采用防火隔板、有机和无机防火堵料,阻火包封堵。
5.5.9 电缆进入柜、屏、台、箱等的孔洞宜采用有机无机防火堵料相互结合充填,有机堵料宜在电缆周围充填并适当预留,洞口两侧的非耐燃或难燃型电缆宜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或刷防火涂料。
5.5.10 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处应加强防护(包括接头处相邻的电缆),接头处应缠包自粘性防火包带或刷防火涂料,或用专用难燃或耐火接头盒。
5.5.11 凡穿越楼板的电缆孔、洞都应采用无(有)机防火堵料,防火隔板或阻火包进行封堵,其封堵厚度不应小于100mm,宜于楼板厚度齐平。
5.6 电缆防火措施的材料选用
5.6.1 电缆防火措施应选用具有难燃性或耐火性的防火材料,并应考虑其使用寿命、施工方便、价格合理等综合因素。
5.6.2 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设置防火分隔段分别选用难燃性或耐燃性的材料。
5.6.3 难燃性的材料其考核燃烧温度、时间应等考效难燃电缆。耐火性材料及考核燃烧温度应等效耐火电缆,耐火时间应不小于30分钟。6电缆防火材料的应用
6.1电缆难燃或耐火槽盒有盒盖、盒底、卡条、密封条等组成。使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敷设时的防火保护、耐火分隔和阻止电缆着火延燃。
6.1.1槽盒按材质不同可分为下列品种:
有机难燃型槽盒,由难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其拉伸、弯曲、压缩强度好;耐腐性、耐侯性好。适用于户外各种环境条件。
无机不燃型槽盒,以无机不燃材料制成。刚性好,适用于户内条件。
复合难燃型槽盒,以无机不燃材料为基体,外表面或内外表面复合有机高分子难燃材料制成。其氧指数高,拉伸、弯曲、压缩强度好;刚性好;耐腐性、耐侯性较好。适用于户内外各种环境条件。
6.1.2 槽盒有下列结构型式:
6.2 槽盒安装附件包括捆扎带、锁紧扣、隔热垫块、铝合金夹具、专用螺栓及垫片等。
6.2.1 槽盒用于敷设中低压电缆、控制电缆时,应选用隔热垫块、捆扎带、锁紧扣、专用螺栓及垫片等附件。
6.2.2 槽盒用于敷设高压动力电缆时,还应配置铝合金夹具等附件。
6.3 槽盒的选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6.3.1 按6.1条选择槽盒品种。
6.3.3 按电缆敷设方式、走向选择槽盒结构型式。
6.3.4 选择封闭式槽盒或半封闭式槽盒,应考虑电缆载流量的要求。
6.4 防火隔板选择和使用场所:
6.4.2 按使用场合可分为下列型式:
A型板:适用于需要载人的大型电缆孔洞、电缆竖井封堵。
B型板:适用于一般电缆孔洞封堵。可用于构筑电缆隧道阻火墙、制作防火隔板。
C型板:适用作电缆层间隔板,制作各种形状的防火罩、防火挡板。
6.5 三种品种的防火隔板材料与上述相对应的槽盒材料相同。适用环境条件可参见第6.1条。
6.6 有机防火堵料由有机高分子材料、阻燃剂、粘接济等制成,具有长期柔软性,遇火后碳化,形成坚固的阻火隔热层。
6.6.1 具有阻火、阻烟、防尘、防小动物等功能。
适用于电缆周围、电缆贯穿孔洞、防火隔板可按需要组合使用。
国华准电公司消防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无机防火堵料、阻火包、防火隔板可按需要组合使用。
适用于户内外各种环境条件。
能教长期保持柔软性,更换或增加电缆较为方便。
6 .7 无机防火堵料由耐高温无机材料混合而成,具有快速凝固特性。
适用于电缆贯穿孔洞、竖井的封堵。
与有机防火堵料组合使用,构筑阻火墙,阻火段。
0341 西苑三期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户内、无积水的各种环境条件。
6.8阻火包形如枕头状,外包装由编织紧密、经特殊处理的玻璃纤维组成,内部填充无机不燃型材料及特种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