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是一部专门针对火力发电厂化学系统建设、安装和验收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火力发电厂化学设备及系统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该规范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为火力发电厂的化学系统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水处理系统(如除盐水、凝结水精处理等)、冷却水系统、化学药品储存与输送系统、蒸汽品质监控系统以及废水处理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验收标准。同时,规范还对管道、阀门、仪表、设备基础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控制及防腐措施,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七节 电 渗 析 器
第47条 离子交换膜应在清水中浸泡48h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按制造图剪裁和打孔。交换膜的外缘尺寸宜比隔板尺寸略小1mm。
第48条 隔板布水槽应畅通,隔板厚度应均匀。
第49条 隔板和交换膜在组装前应进行挑选和清理。组装过程中应将膜和隔板的进、出水孔对准。电极板和接线柱接触应良好。电阻不大于2Ω。
第50条 隔板和膜的排列顺序应正确。紧靠极室的交换膜应为特制的极膜(阳膜或惰性多孔保护膜)。
第51条 组装膜堆时不应采用一次压紧的方式,应逐次压紧。
压紧时应从长边的中间螺栓开始向两侧顺序压紧,旋紧螺帽时,用力要均匀平稳。旋紧间隔时间不宜少于8h,一般紧3次以上。
第52条 整个电渗析器组装后,应按制造厂的要求作灌水试验。
第53条 在保管、组装和停用期间,应定期通水,保持交换膜湿润,防止脱水、发霉。
第三章 锅炉补给水处理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54条 离子交换器和除二氧化碳器应安装垂直,其外壳垂直误差不得超过其高度的0.25%。
第55条 离子交换器在装料前,应对内部的防腐层进行检查。检查标准和修补工艺,按本规范第九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56条 交换器所用合成纤维网布应用电烙铁裁划。在制做支管网时,应采用与网套性质相同的线缝合。
第57条 泄水帽的安装质量,应按本规范第45条的规定进行检查。
第58条 人工填装树脂时,如直接由上部人孔填装,则离子交换器内必须加缓冲水垫层。水层高度以能保护底部及中间排水装置为度。
第59条 填装树脂时,应对树脂逐桶检查,防止差错。树脂填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60条 离子交换器采用石英砂作垫层时,必须按制造厂的级配要求严格分层铺设,其垫层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英砂的纯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二所示。
第61条 树脂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脱水和冻裂。当出现脱水情况时,应以饱和食盐水浸泡24h,然后再逐步稀释。
第二节 离子交换器
第62条 离子交换器内部装置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或制造厂)图纸的规定。设计(或制造厂)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第63、64、65条规定检测校正。
第63条 离子交换器的集、排水装置(进水挡板、穹形多孔板、叠片式大水帽等)的装配允许偏差为:
与筒体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5mm;
水平偏差,不大于4mm。
第64条 离子交换器采用支母管式集、排水装置时,其支管的水平偏差及支管与母管中心线的垂直偏差允许值为:
水平偏差不大于4mm;
垂直偏差不大于3mm;
相邻支管中心距离偏差不大于±2mm。
第65条 离子交换器的再生装置,应安装成水平。再生管的孔眼方向应与制造图相符。放射形再生管的喷嘴,应垂直向上。通水检查,应无堵塞现象。
第66条 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的压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其厚度可按150~200mm填加。
第67条 双层床及体内再生混床树脂的型号、粒度、比重及填装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第三节 除二氧化碳器
第68条 除二氧化碳器所有构件的连接处,均应接合严密。内部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69条 除二氧化碳器上部进水分配装置及内部的多孔板(或格栅)应水平,其偏差不得大于8mm。
第70条 除二氧化碳器内所装填料的规格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填料为瓷环,一般在装料前以2%~3%的稀盐酸浸泡数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再行填装。填装时应避免破损。
第71条 除二氧化碳器风机及送风管的布置,应注意不使器内的水灌入风机。
第四章 凝结水的前置处理
第一节 电磁除铁过滤器
第72条 电磁除铁过滤器应安装垂直,其外壳的垂直误差,不得大于0.25%。
第73条 电磁除铁器滤器的铁球填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装球时不得混入杂物。
第74条 填装的铁球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球面应光洁无锈蚀。镀镍防腐层应均匀,无剥落现象;
二、铁球直径偏差不得超过±2mm,椭圆偏差不得大于0.2mm。
第75条 各种电气、热工、化学仪表的安装位置与电磁除铁过滤器本体的距离不得小于1m。
第二节 覆盖过滤器
第76条 覆盖过滤器应安装垂直,其外壳垂直误差,不得超过0.25%。
第77条 覆盖过滤器内壁及孔板防腐层,应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外观要求完好平整。
第78条 滤元应完整,安装中严防碰撞。滤元绕丝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滤元与多孔板连接处应严密不漏。
第79条 覆盖过滤器在试运行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除油清洗。
第一节 加 氯 设 备
第80条 加氯设备、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采用耐腐蚀材料,并确保严密不漏。氯瓶不得直接与射水器相连。氯瓶上部应设置淋水管,其水温不得超过40℃。
第81条 转子加氯机应牢固地安装在基础上,不得采用悬挂方式。
第82条 转子加氯机解体后,应对旋风分离器和减压阀进行内部清洗,并按额定启闭压力重新整定减压阀弹簧。
第83条 加氯点必须设在水面以下,加氯管必须安装牢固。
第二节 加 酸 设 备
第86条 加酸混合槽应按设计要求制作。所有焊缝应经渗油试验合格。
第一节 水箱、溶液箱(槽)
第88条 箱、槽的制造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箱壁平整,无明显凹凸现象;
二、肋筋等加固件应焊接牢固;
三、内部有防腐层的箱、槽,防腐层应完好无损;
四、附件齐全。
第89条 直接安放在基础上的平底箱槽,箱底与基础间的接触一般应均匀密实。
第90条 圆形卧式箱罐支座的圆弧应与箱壁相吻合,接触均匀、无明显间隙。
第91条 水位计应清晰透明,安装在便于监视的位置,并装有坚固的保护罩。严寒地区的室外水箱不应采用玻璃水位计。
第92条 搅拌器外壳的椭圆度,不应超过2%。
第93条 石灰浆搅拌器胶皮管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浮筒在最低位置时,吸水管口应比搅拌器锥形底高250~300mm。
第94条 浮筒作灌水试验应严密不漏。浮筒须有足够的重量,浮筒浸入水中后浮起部分应为筒体的50%。
第七章 转 动 机 械
第一节 消石灰机及石灰吊车
第95条 消石灰机转筒应准确均匀地安装在滚轮上,滚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筒体的水平度、滚轮支座的轴向尺寸及滚筒轴向串动值,均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要求。
第96条 传动齿轮应啮合良好。齿面应接触均匀,顶隙、侧隙均应符合图纸要求。
第97条 石灰加料管喉部的接管座应与生水接通。位于喉部带丝扣堵头的通渣孔,只能作通渣之用,不应与生水连接。
第98条 消石灰机的排气管,应引向室外。
第99条 石灰吊车的单轨应安装呈水平,在全行程上高低差不应大于10mm。焊接处要打磨平整。车轮行走应灵活无卡涩。
第二节 水处理室专用泵
第100条 本节各条规定适用于耐腐蚀专用泵的安装及验收。一般离心泵的安装及验收工作,应参照电力工业部部颁DLJ 53—8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01条 在解体和清理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耐腐蚀泵(以下简称非金属泵)时,应注意不要与有机溶剂或高温接触,并须避免撞、压,以免损坏。
第102条 在安装非金属泵前,应作下列检查:
一、用粘合剂粘合的叶轮应清洁无损伤,无裂纹,粘合要牢固。
二、轴头螺母、密封圈和轴套应无变形、毛刺和裂纹,轴头螺纹应完整。
三、热压泵壳、端盖以及各种零件,应无明显分层和变形现象。
第103条 在安装非金属泵和灰浆泵中2011学习资料大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泵壳结合面采用的垫片应与该系统法兰所用垫片的材质相同。
二、泵的密封水源和水封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水封压力应稍高于泵内工质的压力。
第104条 往复泵泵体的找正,应以机身滑道、轴承座、轴外露部分或其他精加工面作为测量的基准。
第105条 往复泵输液系统内的安全阀应作解体检查,动作压力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调整。如动作压力无规定时,一般按工作压力的1.25倍进行调整。
第106条 安装往复泵时,应测量下列间隙数值,并作出记录:
一、减速箱蜗轮与蜗杆的串动间隙;
gtcc-113-2019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棒形复合绝缘子 二、柱塞和柱塞衬套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