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文件,用于指导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布置和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用电负荷计算、配电系统设计、安全用电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目的是确保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首先,用电负荷计算是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照明设施及其他用电设备的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总用电量和各分路负荷。其次,配电系统设计涉及电源引入、变压器选型、配电线路布置及开关设备的选择,需遵循“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合理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
此外,施工用电组织设计还应注重安全用电措施,例如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的设计、漏电保护器的配置以及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同时,为应对突发情况,还需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如停电处理流程和触电事故救援方案。
总之,施工用电组织设计不仅保障了施工现场的正常用电需求,还能有效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根据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则考虑利用系数为0.5,功率因数为0.9某大桥主桥箱梁专项施工方案,电焊机利用系数计为0.6。
室内照明:各个科室宿舍及加工车间的电工功率总和取10KW。
室外照明:用2盏镝灯和10个碘钨灯其合计功率为:16KW
K2P内+K3P外=0.8×10+16=24KW
Se=1.05×(K1×ΣP电动机/COSφ+K2ΣP电焊机+Q照)
=1.05×(0.5×347/0.9+0.6×133+24)=311.5KVA
故选用的变压器容量为350KVA。
(二)配电线路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及配电箱的配置
线路的走向及具体布置如图所示。现场用电线路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由于现场变压器中性接地,现场全部为保护接零。
后台采用35mm2,塔吊采用25mm2,钢筋车间采用25mm2,生活办公区采用16 mm2,楼层总控制为25 mm2。
电源采用市供电系统,设立降压变电所,根据现场提供的电压情况,保证现场380/220V电压供电。
二级配电柜3台,分电箱5台,移动箱15个,振动电箱2个。
用电主干线路的敷设见施工总平面图。
(四)安全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经医生检查无妨碍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
经过必要的电气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配电所值班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熟悉本配电所的系统、运行方式及电气设备性能。
持证上岗,掌握运行操作技术。
能认真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配电所值班负责人或单独值班人,应由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1)配电所值班人员单独值班时,不得从事检修工作。
(2)配电所内必须配备足够的绝缘手套、绝缘、绝缘垫、绝缘台等安全工具及防护设施。
(3)供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必须配备足够的常用叫气绝缘工具,并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电气性能试验。电气绝缘工具严禁挪做它用。
各种电气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记入运行日志内。
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器和变压器,有人值班时,每班应巡视检查一次,无人值班时,至少应每周巡视一次。
配电盘应每班巡视检查1次。
架空线路的巡视和检查,每季不应少于1次。
车间或工地设置1KW以下的分配电和配电箱,每月应进行1次的停电检查和清扫。
500V以下的铁壳开关及其他不能直接看到刀闸的开关,应每月检查一次。室外施工现场供用电实施除经常维护外,遇大风、暴雨、冰雹雪、霜、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巡视和检查时,必须穿绝缘靴且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新投入运行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电器设备。在72小时内应加强巡视,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正常周期进行巡视。
供用电设施的清扫和检修,每年不宜少于2次,其时间应安排在雨季和冬季到来之前。
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停电检修,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次设备完全停电,并切断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关或熔断器。
设备或线路切断电源并经验电确无电压后,方可装设接地线进行工作。
工作地点均应变悬挂相应的标示牌。
在靠近带电部分工作时,应设监护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变符合有关规定:
用电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现场需要用电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用电管理部门批准高压线防护脚手架施工方案,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接引。
接引电源工作,必须由维护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施工用电用毕后,应由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拆除。
严禁非电式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 。
配电室和现场的开关箱和开关柜应加锁。
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青岛上流商务中心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以防触电”的标志。
接地装置应变定期检查。
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大型机具等,应变有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