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81.14 K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810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它通过集成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和高效管理。

此外,SCADA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功能,例如开关操作、负荷调整和故障隔离等,从而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机制,提醒运维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总之,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不仅提升了电网运行效率,还为实现智能化电网奠定了基础,是现代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db64/t 1748-2020 宁夏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i.通道故障监视;误字率显示;

j.画面拷贝;

k.趋势显示。

3.6 基本性能要求

3.6.1 模拟量遥测总误差:≤1.5%(变送器总误差≤1%)。

3.6.3 屏幕显示

3.6.3.1 分辨率:400线以上。

3.6.3.2 符号种类:256。

3.6.3.3 几何失真:≤1.5%。

3.6.4 数据通道

3.6.4.1 传输速率:(50),(200),300,600,1200,2400bit/s。

3.6.4.2 通道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有主备用通道时,可自动切换通道(包括手动)。

注:括号内数值为专用通道且特殊要求时采用。

3.6.5 远动终端

3.6.5.1 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容量可以组合。

3.6.5.3 模数转换总误差:≤0.5%。

3.6.6 模拟屏控制器接口:串行方式或并行方式。

3.6.7 系统响应时间

3.6.7.1 遥信变位传输到主站时间:≤3s。

3.6.7.2 遥测量超越定值变化(越死区)传输到主站端时间,或在循环传送方式下,重要遥测量更新时间:≤3s。

3.6.7.3 遥控命令选择,执行或撤销传输时间:≤3s。

3.6.7.4 遥调命令传输时间:≤3s。

3.6.7.5 有实时数据的画面整幅调出响应时间:

画面总数的85%:≤3s;

其余画面:≤5s。

3.6.7.6 画面数据刷新周期:5~20s。

3.6.7.7 双机自动切换时间:≤50s。

3.6.7.8 主站计算机与远动终端通信总速率:≥9600bit/s。

注:通信总速率为各通信口传输速率之和。

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性能逐项进行检查,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通过运行检查程序检查单个装置(如计算机、远动终端等)功能时,应从头至尾执行一遍检查程序。检查程序编制原则与技术要求应符合GB 9813附录A的规定。

检查系统基本功能时,应按附录A系统功能测试步骤进行。

4.2 连续运行试验

系统所有设备同时投入运行,连续运行72h,每隔2~4h测试一次系统各项功能是否符合3.4、3.5及3.6条要求。如测试中出现关连性故障则终止连续运行试验,待故障排除后重新开始计时试验,如测试中出现非关连性故障,待故障排除后继续试验,排除故障过程不计时。

关连性故障及非关连性故障的定义见GB 9813附录:“故障的分类”。

系统应通过出厂检验和现场检验。

按第4章试验方法检验系统是否具备3.4或3.5条规定的功能,以及是否达到3.6条规定的要求。完全符合以上各项技术要求者,为合格系统并附合格证书。

当系统所有设备在现场安装、联接、调试完毕后,按3.4、3.5条及3.6条规定的要求进行在线检验。检验不合格者,供货单位应进行修改直至符合要求。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系统中所用的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由产品标准规定。

系 统 功 能 测 试

现场检验时按实际配置的系统进行,出厂测试时应具备下列设备:

a.计算机系统1套,包括主机、控制终端、外存贮器、通信接口等(双机系统时各种设备应为2套);

b.图形终端至少1台;

c.打印机至少1台;

d.调制解调器至少5路;

e.模拟屏显示器:遥测量显示器,遥信显示器各若干块;

f.远动终端至少5台;

g.模拟量发生器及精度为±0.1ms的状态信号模拟器各1套;

h.遥控执行指示器1台;

i.通道延时器至少2台;

j.512位数字电压表1台;

k.毫秒计一块。

将上述设备按图A1连接成一个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电运行。

A2 屏幕显示及打印制表测试

按画面显示目录检查屏幕显示功能和打印制表功能,各项功能均应正常。

图A1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测试

A3 遥测量采集及显示试验

在模拟量发生器上改变模拟量输出值,在3.6.7.2条及3.6.7.6条规定的时间内应在图形终端的画面上和模拟屏显示器上显示出相应的数据,该数据应与接在模拟量发生器输出端的数字电压表读数(经工程量换算后)相符,模拟量遥测总误差应符合3.6.1条规定。模拟量遥测总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 E——模拟量遥测总误差;

 ——模数转换误差和工程量变换等引起的误差之和;

 ——变送器误差。

A4 状态量采集及显示告警试验

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模拟开关的跳闸、合闸操作,则在3.6.7.1条规定的时间里,图形终端的画面上应有显示或告警,在模拟屏遥信显示器上有灯光显示。

重复上述试验5次。

重复上述试验5次。

在操作键盘上进行遥控操作,则在3.6.7.3条规定的时间里遥控执行指示器应正确显示。 

a.人工手动切换

记录从切换操作开始到备用机正常工作的时间,该时间应符合3.6.7.7条规定。

b.双机自动切换

按双机切换测试程序进行试验,双机自动切换时间应符合3.6.7.7条规定。

A8 画面响应时间测试

每幅画面从输入命令开始直到画面全部画素显示完毕的时间应符合3.6.7.5条规定。

数 据 通 信 结 构

数据通信结构有以下6种方式:

B1 点对点连接方式

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数据通信方式,由一个主站和一个子站所组成,如图B1。

B2 多路点对点连接方式

多个子站分别与主站的多个通信口连接,在这种方式下,主站计算机可同时与所有的远动终端交换数据。这种方法使用广泛,如图B2。

B3 多点星形连接方式

主站计算机由一个通信口分别与多个远动终端相连接,在这种方式下,主站分时与所有子站交换数据,如图B3。

图B1 点对点连接方式图

图B2 多路点对点连接方式

图B3 多点星形连接方式

B4 多点共线连接方式

主站计算机由一个通信口并由公共通信道与多个远动终端相连接,数据交换方式与多点星形连接方式相同,即计算机分时与各远动终端交换数据,如图B4。

B5 多点环形连接方式

主站计算机与所有远动终端都连接在一个封闭的环形网络中,这种方式可提高通道利用率,还可使主站从两个方向与各子站交换数据华电芜湖电厂一期(2×660mw)#3输煤栈桥施工方案,起到了主备用通道的作用,如图图B5。

图B4 多点共线连接方式

图B5 多点环形连接方式

复合方式是上述方式全部或部分组合而成的数据通信方式,一般由多个主站或数据采集转发站及多个子站组成,这种方法使用较广泛,如图B6。

图B6 复合连接方式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提出。

3mm环氧自流平地坪施工方案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能源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负责起草,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华东电业管理局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大新、陈鼎坤、谭文恕、杨雅梁、丁国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