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弱电工程的各种安装作业指导书弱电工程的安装作业指导书是规范施工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文件,涵盖了从设计到验收的全过程。以下为弱电工程各种安装作业指导书的简要介绍(约400字):
弱电工程安装作业指导书旨在明确施工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适用于综合布线、安防监控、楼宇自控、智能门禁、广播系统、网络通信等领域的安装工作。该指导书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施工步骤,还强调了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高效、规范地完成任务。
1.综合布线系统:指导书详细说明了线缆敷设、端接、测试及标识的要求,包括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规范桥架安装、避免信号干扰等内容。同时,对跳线制作、配线架安装及标签管理提出了具体标准。
2.安防监控系统:针对摄像头、录像设备及传输线路的安装,指导书明确了支架固定、角度调整、电源接入及视频调试的具体方法,并对防雷接地和图像清晰度提出严格要求。
3.楼宇自控系统:涵盖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机构的安装与校准db62t 4398-2021 工业换热设备节能管理规范,重点强调设备间的通讯协议匹配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4.智能门禁系统:详细描述读卡器、电锁、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及连线方式,同时对数据库配置和权限分配提供参考依据。
5.广播系统:涉及扬声器布置、功放连接及分区控制的实施步骤,确保声音覆盖均匀且无失真。
6.网络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核心设备的安装与配置,以及光纤熔接和链路测试的技术要点。
总之,弱电工程安装作业指导书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了人为失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同时为后续维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表九 铜芯绝缘导线、电缆线芯的最小截面
其它材料:配套镀锌螺丝、螺母、垫圈、接线端子、塑料绝缘粘胶带(或黑胶布)、终端电阻。
克丝钳、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尖嘴钳、剥线钳.电烙铁 。 。
万用表、兆欧表、高凳、升降车(或临时搭架子)、工具袋等。
土建装修及油漆浆活全部完毕。
管线、导线、预埋盒全部做好。
导线经过绝缘电阻测试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并编号完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等保护方式进行布线。
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应穿金属保护管,并应暗敷在非燃烧体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如果必须明敷,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同一槽孔内。
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
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应与强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分别设置。
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敷设于封闭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积的50%。
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均应采用阻燃材料制成。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应居中安装,距离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6m。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探测器应水平安装,如果必须倾斜安装,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度。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应将探测器安装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下列场所可不设火灾探测器:厕所、浴室等潮湿场所;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不便于使用、维修的场所(重点部位除外)。
区域报警器: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位置,距地面高度为1.5m,同时应有明显标志。区域报警器一般安装在值班室和保卫室内。
集中报警器:竖向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竖井敷设,每层竖井分线处应设端子箱,端子箱内最少有7个分线端子,分别作为电源复线、故障信号线、火警信号线、自检线、区域号线、备用1和备用2分线。
如采用槽钢作基础时,应先将槽钢除锈,并刷防锈漆,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在基础地面上。找平、固定,焊好地线。
固定在混凝土基础台上时,应配合土建将地脚螺栓找准埋好。
区域和集中报警器总控盘(柜)在安装前应先检查盘(柜)型号是否按设计图要求排列。
联接盘(柜)内的控制线:各回路的干线均应对号入座,同时接入有明显标志及绝缘保护的220V电源线及各盘(柜)内的蓄电池装好。
有的产品应注意回路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感温、感烟等探测器根据保护部位的不同分为一、二、三级;探测器分防水型和不防水型,安装时必须按设计图要求加以区别。必须达到盒口周边无破损,探测器接线正确,外观无损伤和无浆活污染,牢固可靠,并采取防尘和防潮措施。
端子箱安装可参照配电箱安装工艺标准,导线的压接必须达到牢固可靠,线号正确齐全。
区域报警柜(盘)安装可参照配电柜(盘)安装工艺标准执行。
消防控制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列布置时,盘前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盘前操作距不应小于2m;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m;
控制盘排列长度大于4m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探测器的安装倾斜角不能大于45度,大于45度时应采取措施时探测器成水平安装。
活动地板下的探测器应做独立支架固定,不允许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下或倒置安装在基础地面上。
安装在轻钢龙骨吊顶活动式(插板式)吊顶下面的探测器的盒必须与顶板生根固定好,再安装探测器。
2) 端子箱内各回路电缆排列整齐,线号清楚,导线绑杂成束,端子号相互对应,字迹清晰。
3) 消防控制室内柜(盘)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作接地电阻值小于4Ω。
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Ω。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用专用接地干线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应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6平方mm。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极引至各消防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4平方mm。
柜(盘)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都应按以上要求执行,地线压接应牢固可靠,并有防松垫圈。
各路导线接头正确牢固,编号清晰,绑杂成束。
基础型钢顶部平直程度每米允许偏差1mm;全长允许偏差5mm。
柜(盘)安装每米垂直度允许偏差1.5mm,盘顶平直程度相邻两盘允许偏差2mm,成排盘顶部允许偏差5mm。
盘面平整度相邻两盘允许偏差1mm,或排盘面允许偏差5mm。
盘面接缝允许偏差2mm。
检验方法:用拉线、尺量、塞尺检查。
安装探测器及手动报警器时应注意保持吊顶、墙面的清洁。安装后应采取防尘和防潮措施,配有专用防尘罩的应及时装上,具有探测器防护盖的应在调试前上好,调试时再拧紧探头。
端子箱安装完毕后应注意箱门上锁,保护箱体不被污染。
柜(盘)除采取防尘和防潮等措施外,最好及时将房门上锁,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丢失。
探测器及手动报警器的盒子有破口,盒子过深及安装不牢固现象:应将盒子口收平齐,安装应牢固,如有不合格现象应及时修复好。
导线编号混乱,颜色不统一: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按编号进行查线,并将标注清楚的异形端子编号管装牢,相同回路的导线应颜色一致。
导线压接松动,反圈,绝缘电阻值偏低:应重新将压接不牢的导线压牢固,反圈的应按顺时针方向调整过来,绝缘电阻值低于标准电阻值的应找出原因,否则不准投入使用。
安装位置距墙、吊顶不符合要求:应按消防规范规定执行。
探测器与灯位、通风口等部位互相干扰:应同设计人员及有关方面进行协商解决。
端子箱固定不牢固,暗装箱贴脸四周有破口、不贴墙:应重新稳装牢固,贴脸破损进行修复,损坏严重应重新更换。与墙贴不实的应找一下墙面是否平整,修平后再稳装端子箱。
压接导线时某路西侧片区一期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测各回路绝缘电阻。
基础槽钢不平,超过允许偏差:槽钢安装前应调直,刷好防锈漆,配合土建施工时,找好水平后固定。
柜、盘、箱的平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及时纠正。
柜(盘)、箱的接地导线截面积不符合要求、压接不牢:应按要求选线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重点难点解决方案,并压接好,做明显接地标志。
探测器、柜、盘、箱等被浆活污染:应将其清理干净。
运行中出现误报:应检查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虚接现象,直到调试正常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