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9.46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764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轻型井点降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下水控制技术,主要用于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施工场地的干燥环境。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施工区域周围布置一系列井点管,并利用真空泵将地下水抽出,从而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该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井点管、连接管、集水管和抽水设备。具体实施时,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深度及工程需求,设计合理的井点布置方案。通常情况下,井点管会以一定间距沿基坑周边布置,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降水系统。井点管插入地下含水层后,通过连接管与集水管相连,再由抽水设备进行集中排水。

轻型井点降水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范围广,适合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2)设备简单扬州万科金色梦想项目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操作方便,成本相对较低;3)可显著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基坑开挖时的渗水问题;4)能有效防止边坡坍塌,提高施工安全性。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降水深度有限(一般不超过6米),对于深层地下水或复杂地质条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降水技术。此外,长时间抽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总体而言,轻型井点降水是一种经济高效、技术成熟的地下水控制手段,在中小型基坑施工中尤为适用。但实际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要求及环境影响等因素,合理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深井进水过滤器需要总长度计算

q=2πrlk1/2/15=2×3.14×0.3×1×0.00011220.5/15=0.00133m3/s

深井过滤器进水部分需要的总长度为:

Q/q=0.0136/0.00133=10.22m

5.2.1 轻型井点:

1)轻型井点施工工艺程序:

放线定位→铺设总管→钻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连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通→安装抽水设备与总管连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管→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离心泵抽水→水位观测记录

2)井点布设:为了确保降水效果,选择在迎水方向布设,在最外侧沟槽上口线以外1m处设置一排轻型井点,且该排井点在开孔前首先需降低地面高程2m,以满足降水要求。

3)地下管线调查:对有怀疑区段挖探坑,以探明地下管线布设情况;

5)安设井点管:钻孔成孔后,立即插入井点管,滤水井管外包60目尼龙砂二层,钻机自行吊装;

6)填充滤料:井点管与孔壁之间用粗砂灌实,分层填料,同时辅助竹竿插捣、晃匀。距地面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塞密实,以防止漏气。滤料在填充过程中,要从井点管四周均匀送下,以保证井管垂直。

7)洗井:采用水冲洗井法;

8)装泵抽水:井点管埋设完毕后,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连通。8m管长50点一组。接头要严密,并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等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在检修后方可使用。井点使用时,需保证连续不断的抽水。机组设置在所带动的井点组的中部,一个机组带50根井点。机组安装时要考虑查井方便。

9)地下水排放:在两侧红线位置人工开挖宽50cm深40cm的土槽用于排水,并为避免渗漏,在土槽内铺设塑料布。在机组与土槽之间安设直径108mm输水管,输水管的坡度为0.1%,最高点设在机组进水口处,标高与水泵一致。

抽出的地下水先排入沟槽两侧排水沟,然后汇集向北排入现况辛店村路雨水明沟。

1、按施工设计布置观测井,随同钻孔时设置、试抽或试水。一个井点组设置2个观测井。井点系统运行前先观测一昼夜每隔4小时间隔的稳定水位,井点系统运行后,每日观测四次。

2、要随时检查观测每根井点管的出水情况,要分析整理纪录,作出抽水时间与地下水位、真空度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关系图表,出水量与抽水时间的关系图表,依据观测纪录绘制出水位降落曲线及动态变化情况。

井点管径:50mm;井点管长:8m;滤料:粗砂;直径108mm输水管。

根据地下水位、土质及管线埋深情况,在北一路南侧及路口等无法连续进行轻型井点布设的区域采用深井井点降水的措施。

1)井点布设:深井井点沿拟开挖沟槽边坡上口1m布置,根据前述计算确定孔径为600mm,井点深入所需降水深度以下6—8m,总深度为15m,井点间距为10m,10个为一组。

2)深井井点施工工艺程序: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

3)成孔:根据土质条件和孔深要求,采用回旋钻钻孔,孔径较井管直径每边大150—250mm,采用自成泥浆护壁,边钻进边注入清水,使泥浆排出,至要求深度后,注入清水一段时间,把井内的泥浆稀释排出,至不浑浊为止。孔口设置护筒,防止孔口塌方,并在旁边设置排泥沟。成孔后,进行清孔,清孔采用压缩空气洗井与潜水泵联合。

4)安设滤水管:清孔完成后安设滤水管。采用外径400mm、壁厚40mm、长度1.5m的无砂混凝土管作滤水管。井底填粒径3—6mm砾石0.3—0.5m后,然后分节下管。

5.2.3特殊位置的排降水措施

1)由于施工季节为雨季,为了保证降水效果,需在沟槽下挖排水沟和集水坑,坑内设水泵,及时将水抽出,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槽底土基的扰动。

2)保证现有排水设施的通畅,对现场排水设施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清理,防止堵塞避免水的二次下渗。如施工不得不切断现有排水沟,埋设渡管解决排水问题,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排水渠。

3)对于不良土质地段,可在坡角打入小短木桩,部分打入土中,部分露出地面,在与土壁接触部位钉上水平挡土板,在背面填土密实以巩固坡角。对于采取本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槽壁,可对槽壁进行混凝土锚喷护壁处理。

4)污水顶坑降水处理:污水顶坑四周增设深井,环绕顶坑,四个角每角设一个,并可根据降水效果和井坑长边的长度在长边中央位置再各增设一个深井。

5.3轻型井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停泵检修时,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3)填写水泵运转记录;

4)连续观测水位,水位降至槽底下50cm方能开挖土方。

5.3.2质量标准:

5.4深井井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降水井井身圆正、竖直;

2)井身直径达到或大于设计直径;

3)实际井深与设计井深偏差小于50cm;

4)管井顶角的偏斜不得超过0.20m;

5)下置井管时直立于井中心,其偏斜度小于1%;

6)井管安装时,滤管采用四道竹片绑扎牢固;

7)井管安装后,及时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滤料,当发现填入量、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时,需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8)降水井填滤料封闭外围后,及时用压缩空气洗井,洗至水清砂尽;

9)集水总管布置要整齐美观;

北辰西路北段与辛店村路相交并在北五环路位置修建立交桥,因此本合同段主要需调查辛店村路和北五环路施工范围内的现况管线。

调查方法主要为:管线产权单位查资料、咨询管线巡线员、通过检查井确定管线埋深规格、管线坑探查明管线的埋深和走向、请专业物探公司配合调查。

在管线施工前必须完成现况管线的调查、对于与新建工程发生冲突的管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出拆改或保护措施方案,详细列明拆改管线的规格、长度及产权单位,以坐标数据和高程标明管线详尽位置,并与产权单位联系协商制定拆改方案。

7.1 主要项目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进度计划为:

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03年6月20日

工程计划完工日期为2003年7月15日

井点打孔共计10个日历天,总降水时间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为2.5月至3个月。

2003年6月20日~2003年6月25日

本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所有人员到位,平整场地完成驻地建设,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进场,完成测量定位工作,完成施工用水报装,用电报装,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批,进场材料报验,向监理部门上报开工申请,详细调查地下管线和地面情况,具备正式施工条件。

2003年6月26日~2003年7月5日

1#合同段分成三个作业段同时进行钻孔施工。北辰东路—环湖东路500m为第一段;环湖东路—景观路350m为第二段;景观路—北辰西路350m为第三段。在此期间完成北一路所有井点孔钻孔,降水设备的安装,排水沟的开挖成型,具备降水条件。

2003年6月30日~2003年7月15日

随着具备降水条件,开始进行降水作业,最后降水地段降水日期不迟与7月5日,保证开槽前至少有10天的降水期。

7.2施工现场临时设施

本合同段办公区、主要生活区和材料库房设在北一路北侧空地,占地650m2。

本合同段施工用水由辛店村路南侧现况D=100mm上水管道的支管引出。

本合同段施工用电由辛店村路南侧现况高压电网引出,在北一路以北设置315KVA变压器一台,并在沿线架设供电线路供抽水用电。

7. 4机械设备与人员安排

7.4.1施工机械设备

小正循环钻机 8台

   1.2KW潜水泵 180台

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施工工艺研究 汲水泵机组 20组

项目经理 1名

项目技术负责 1名

施工负责人 2名

质量员 2名

安全员 2名

机长 20名

钻机机上人员 80人

工业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洗井组 16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