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结构尺寸较大,水泥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变化显著,从而引发裂缝问题。裂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温差效应,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温度应力,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二是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这些收缩受到约束时会产生拉应力,进而引发裂缝;三是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不当,如水泥用量过多或粗细骨料含泥量过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为预防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适当掺加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其次,加强温度控制,通过预埋冷却水管或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调节内外温差;再次,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释放温度应力;最后,加强养护工作,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减少水分蒸发引起的收缩裂缝。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有效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混凝土浇注成型后,随着表面水分不断蒸发,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散失,而有得不到及时补充,这时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稍微受到一点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裂缝,出现裂缝以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层流手术室改造项目公开招标,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大,于是裂缝进一步扩展。
3、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措施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从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方法两方面来讨论。
3.1.1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由于温差主要是由水化热产生的,因而为降低水化升温、减小体积形变,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不宜使用水化热高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使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另外,由于水泥的细度会影响水化热的放热速率,在不影响水泥活性的情况下,要尽量使水泥的细度适当减小。
粉煤灰的水化热远低于水泥,7天约为水泥的1/3,28天约为水泥的1/2,掺加粉煤灰既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又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化热。同时优质粉煤灰需水量小,有减水作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在水灰比固定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减少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有利于防裂。
由于粉煤灰的比重较水泥小,混凝土振捣时比重小的粉煤灰容易浮在混凝土的表面,使上部混凝土中的掺合料较多,强度较低,表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因此,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过多,在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粉煤灰的掺量。
3.1.3采用线胀系数小的骨料
混凝土由水泥浆和骨料组成,其线胀系数为水泥浆和骨料线胀系数的加权平均值。由于水泥浆的线胀系数和权值一定,因而减小混凝土的线胀系数就必须采用线胀系数小的骨料。骨料的线胀系数因母岩种类而异,不同岩石的线胀系数如表1。
表1 不同岩石的线胀系数
表1表明,不同岩石的线胀系数差异很大。大体积混凝土中的骨料占大部分体积,采用线胀系数小的骨料对降低混凝土的线胀系数,降低温度形变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3.2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这里主要从浇注前、浇注中和浇注后等方面来讨论。
在拌和过程中,可通过加冰拌和和冷却骨料,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的目的。实践证明,加冰拌和可降低3℃~4℃;冷却骨料可降低10℃以上。
在运输方法方面,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采用泵送,泵送限制了骨料的最大粒径,且要求流动度大,因而增大水泥浆用量,水化温升高,不利于防裂。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吊罐吊运或其他运输方法。
浇注过程中要进行振捣方可密实,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以表面泛浆为宜,间距要均匀,以振捣力度波及范围重叠二分之一为宜db45/t 2518-2022 废矿物油来源鉴别技术规范,浇注完毕后,表面要压实、抹平,以防止表面裂缝。浇注混凝土要求分层浇注,分层流水振捣,同时要保证上层混凝土在下层初凝前结合紧密,避免纵向施工缝、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剪能力。
当混凝土浇注块较厚时,可在结构内预埋水管,浇注结束后,通低温水进行冷却,降低结构内温度,减少内外温差,达到防裂目的。
此外,应尽量避开在太阳辐射较高的时间浇注,若由于工程需要在夏季施工,则尽量避开正午高温时段,浇注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混凝土浇注后,水泥水化使混凝土温度升高,表面易散热温度较低,内部不易散热温度高,为减小内胀外缩,结构内部通冷水处理,把处理完的温水来用作表面养护,表面可做绝热处理。表面绝热目的,不是限制温度上升,而是调节表面温度下降的速率,使混凝土由于表面与内部之间的温度梯度引起的应力差得以减少。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应本着“预防在先,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在施工中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并在裂缝出现后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1]蔡正咏.混凝土性能[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79.
[2]戴镇湖.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J].混凝土,2001年第9期,总第143期.
[3]迟培云.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起因及防裂措施[J],混凝土,2001年第12期,总第146期.
[4]周氏、章定国、钮新强.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b12/t 942-2020 乡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