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管方案

拉管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69.78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752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拉管方案

拉管方案,即水平定向钻进技术(HDD),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地下管线铺设工程中。该技术通过导向钻头在地层中按照设计轨迹钻孔,并将管道或电缆拖入已形成的孔洞中,从而实现对地面环境的最小化干扰。与传统开挖方式相比,拉管方案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拉管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对地表植被、道路和建筑物的影响,特别适合城市复杂环境下的施工需求。其次,它能穿越河流、铁路、公路等障碍物,避免了大规模拆迁或改道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时间。此外,拉管施工精度高,可通过实时监测调整钻进方向,确保管线按预定路径铺设。

然而,拉管方案也存在局限性,如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需提前进行详细勘察以确定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同时,设备投入较大,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严格。因此,在制定拉管方案时,需综合考虑项目规模、地质状况、预算限制等因素,科学规划钻进轨迹,选择合适管材,并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总之,拉管方案凭借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之一。

根据以上理论,本工程的钻液配合比确定为:膨润土20%,转液宝1%db15/t 2021.1-2020 草原大数据 第1部分:基础数据,水75%,2%膨润土重量的烧碱。

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机导向杆到略高于设计管位中心高程的位置,水平钻入土中。在导向钻头中安装发射器,通过地面接收器,测得钻头的深度、鸭嘴板的面向角、钻孔顶角、钻头温度和电池状况等参数,将测得参数与钻孔轨迹进行对比,以便及时纠正。地面接收器具有显示与发射功能,将接收到的孔底信息无线传送至钻机的接收器并显示,操作手根据信号反馈操纵钻机按正确的轨迹钻进。在导向钻孔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探测器所发回的信号,判断导向头位置与钻进路线图的偏差,随时调整。并把调整数值记录在“钻进位置”相应的表格中。

为了保证导向头能严格按照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前进,需要在管道线路初步布点后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加细。间隔3m设中线、高程控制点,用木桩做出明显标志,并在桩点周围用混凝土砌出护墩加以保护。控制人员严格按照点位,操纵仪器。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PE管在孔内拉动的过程中受重力的作用,会发生管道下沉现象。因此在本工程中,导向钻进的钻进点选择在略高于设计管中线的地方。以减低管道自重对高程的影响。

导向钻头图 6.3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用刮刀式扩孔器。扩孔器尺寸为铺设管径的1.2~1.5倍,即50㎝×1.5=75㎝。这样既能够保持泥浆流动畅通又能保证管线的安全、顺利的拖入孔中。

扩孔钻头图 6.4

本段回拉扩孔铺管的距离比较长,泥浆作用特别重要,孔中缺少泥浆会造成塌孔等意外事故,使导向钻进失去作用并为再次钻进埋下隐患。考虑到地层泥浆较易漏失,泥浆漏失后,孔中缺少泥浆,钻杆及管线与孔壁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拉力增大。因此要保持在整个钻进过程中有“返浆”,并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钻液配比以产生的不同泥浆。

6.9 管道焊接(电熔焊接)

管道接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拉管施工的成功进行,因此要严格按以下操作步骤执行。

a、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管件应正确连通,连接时,通电加热的电压和时间符合电熔连接机具和电熔管件的规定。

b、电熔连接冷却时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连接件上不得施加任何外力。

c、电熔承插连接管材连接端应切割垂直,连接面应清洁干净,并应表明插入深度,刮去表面的氧化层。连接前,对应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

d、干管连接部位下端应采用支架,并固定吻合。

e、管道连接时,施工现场条件允许时,可在在沟槽上进行焊接。

f、焊接完毕后,检查观测孔内物料是否顶起,焊缝处是否有物料挤出。合格的焊口应是圠唵熔焊过程中,无冒(着)火、过早停机等现象,电熔件的观察孔有物料顶出。

a、热熔连接前、后连接工具加热面上的无污物应用洁净棉布擦净。

b、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应符合热熔连接工具生产厂和管材、管件生产厂的规定。

c、热熔连接保压冷却时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连接件上不得施加任何外力。

d、管道连接前,管材固定在机架上,取下铣刀,闭合卡具,对管子的端面进行铣削,当形成连续的切削时,退出卡具,检查管子两端的间隙(不得大于3mm)。电熔连接面应清洁干净,刮初表面皮。

e、热熔对接连接,两管段应各伸出卡具一定的自由长度,校对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宜大于壁厚的10%。

f、加热板温度适宜(220±10℃),当指示灯亮时,最好在等10分钟使用,以使整个加热板温度均匀。

g、温度适宜的加热板置于机架上,闭合卡具,并设系统的压力。达到吸热时间后,迅速打开卡具,取下加热板。应避免与熔融的端面发生碰撞。

h、迅速闭合卡具,并在规定时间内,匀速地将压力调节到工作压力,同时按下冷却时间按钮。达到冷却时间后,在按一次冷却时间按钮,将压力降为零,打开卡具,取下焊好的管子。

i、卸管前一定要将压力降至为零,若移动焊机,应拆下液压软管,并做好接头防尘工作。

j、合格的焊缝应有两翻边,焊道翻卷的管外圆周上,两翻边的形状、大小均匀一致,无气孔、鼓泡和裂纹,两翻边之间的缝隙的根部不低于所焊管子的表面。

k、管道连接时,施工现场条件允许时,可在在沟槽上进行焊接,管口应临时堵封。在大风环境下操作,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施工工艺。

拉力计算: φ500PE管重量为45.76㎏/m。管道倾斜角度为:10。

F拉=(G’+ G’×μ)×n =(16.38+16.38×0.4)×1.15=26.37吨

经计算,所选用拉管机能承受该拉力。

中水管焊缝和管道强度检验合格后,即可进入拉管施工。首先用现场制作的“PE管封套”将管头密封,然后在管头后端接上回扩头,管后接上分动器进行接管,将管子回接到工作井后,卸下回扩头、分动器、取出剩余钻杆,堵上封堵头,进行水压试验。

施工时,拉管机操作人员要根据设备数据均匀平稳的牵引管道,切不可生拉硬拽。

PE管道拉通后,为了避免地面沉降,需要进行注浆加固。由于受场地条件限制,本次采用孔内注浆的加固措施。

拉管施工前在PE管前端连接两根与PE管同长度的∮25钢管,与PE管一同拉入土中并一同到达拉管设计终点桩号。到达终点后,解除∮25钢管与PE管的连接,在两根钢管前面各加一根6m长同直径的注浆花管。(见步骤1图)

移动拉管机到1#接收坑,和∮25钢管连接并回拽。每拽入6m,把钢管和拉管机的连接取消,换成和高压注浆泵连接。注入1:1水泥、粉煤灰浆液(0.4Mpa),从而置换触变泥浆,补充PE管周围的空隙。然后再换再拉,再拉再注,反复进行。直到把钢管全部拉出1#接收坑,注浆过程也就全部结束了。(见步骤2图)

b、当花钢管拖入地面时一定要用堵头堵死,防止浆液从花管前端流出。

管道穿越完成后,应立即按设计图纸位置安装三通、阀门等管件。

6.14.1 井室砌筑

在砌筑井室时,应注意以下四项:

(1)测量人员准确测设井位,支垫层模板,浇筑垫层混凝土打底板。

(2)严格控制井室的几何尺寸在允许偏差之内。井室内的踏步应采用塑钢爬梯。砌筑材料使用的页岩砖,随砌随安。保证踏步完全伸入页岩砖的预留槽内。及时检查踏步的上下,左右间距及外露尺寸;蝶阀、排气阀井踏步不准砌筑在管道轴线上方,应砌筑在横向轴线上。

在管道上方发240高砖券,并用沥青油麻填充紧密。

(4)井盖均选用DN800重型五防井盖,井管、井室盖板人孔均为DN800。消火栓井采用“取水”井盖;水表井采用“表”井盖;蝶闸阀门井采用“闸” 井盖;排气阀采用“排”井盖;内无设备的井采用“检”井盖。

6.14.2中水管道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

1)水压试验前,必须按设计位置将支墩做完。支墩外侧紧贴原状土。如支墩外侧与原状土有少量间隙时,应填同标号混凝土。间隙较大时,应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最佳密实度的95%。如遇到地下水时,支墩底部应铺100mm厚卵石。支墩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才能进行水压试验。

2)管道试验压力1.0Mpa,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接口管身检查无破损及漏水现象,渗水试验标准1.1L/min/Km。

3)打压之前,按照实际情况准备打压堵板,试压堵板按规范制作。

5)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根据管道坡度、所处的地形、供排水路由施工顺序而定。

6)试压设备:弹簧压力表;试压泵;排气阀。

7)试压程序:串水→浸泡→水压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排水

串水管路必须安装止回阀,注水时应将置于管段最高点的排气阀全部打开。

管段注满水后,宜保持0.2~0.3Mpa,充分浸泡24小时。

逐步开压,每次开压以0.2Mpa为宜。

水压升至1.0Mpa后,关闭进水截门,停止加压2小时,压力降不超过0.03Mpa。

8)管道试压,应在沟槽回填至管顶以上0.5m并至少48h后才能进行。

1) 管道冲洗前应制定冲洗方案,管道冲洗时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冲洗时应连续进行,当排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时即为合格。

2)冲洗时间应安排在用水量较小、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选好排放地点,确保排水线路畅通,排水管截面不得小于被冲洗管的1/2。

3) 管道应用漂白粉溶液注入管道内浸泡消毒td-scdma展示厅改造项目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氯离子含量符合规范要求。放水冲洗后,经水质部门检验合格后交付验收。

PE管打完压合格后,与球墨铸铁管勾头采用法兰连接,并打混凝土全包封加固。

6.16 工作坑土方回填

6.17 拉管的质量控制方法及要求

6.17.1路面建筑物及管道铺设区域无塌陷,施工后进行雷达扫描检测,不得低于90%。

dbj46-057-2020 海南省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6.17.2管铺设规定要求:

PE管铺设满足排气要求,PE管无向上的折点。水平最大偏差±0.3米。纵向垂直最大偏差±0.25米。保持管内壁干净,拉管过程中封堵内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