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支护方案

隧道开挖支护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08.95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32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隧道开挖支护方案

隧道开挖支护方案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措施,其核心目标是在开挖过程中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坍塌,并为后续衬砌施工提供保障。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和施工方法的不同,隧道开挖支护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2.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拱架等措施。喷射混凝土能迅速封闭围岩表面,防止风化和剥落;锚杆通过加固围岩内部结构增强整体稳定性;钢筋网和钢拱架则进一步提高支护强度,特别是在软弱围岩中起到关键作用。

3.监控量测: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监控量测,包括围岩位移、收敛变形、地表沉降等参数的监测。这些数据为调整支护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4.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需根据设计要求施作二次衬砌,形成永久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通常采用模筑混凝土基坑喷浆护壁施工方案,与初期支护共同构成复合式衬砌体系,确保隧道长期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隧道开挖支护方案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开挖方式、支护措施和施工工艺,以实现高效、安全的隧道建设目标。同时,应注重动态管理,通过监控量测数据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a先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Φ25超前锚杆(或Φ42超前小导管)及导坑侧壁水平Φ25超前锚杆,然后开挖①部,再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

b开挖 ①部3~5m后,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Φ25超前锚杆(或Φ42超前小导管),开挖②部,施作②部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

c 施作②部一定距离后,及时开挖③部,施作③部周边的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

d 开挖③部3~5m后,开挖④部,施作④部周边初期支护;

e 当初旗支护形成支护闭合环后,拆除临时型钢支撑,并对拆除节点补喷砼加强;

f 当④部开挖支护10~15m后,及时进行全断面仰拱及填充砼施工。

隧道 IV、V级围岩开挖采用中壁法施工除应遵循II、III级围岩和微台阶法开挖规定外。尚应遵循以下规定:

a 超前支护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爆破掘进开挖;

b 应加强对超前支护的质量效果进行评估,确认隧道开挖后短时间具有自稳能力,不易发生坍塌事故,方可进行爆破掘进;否则,应加强超前支护;

c 隧道爆破开挖后应对隧道进行初喷3cm混凝土,方可进行出碴作业;

d 隧道开挖后应在6h内完成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

e 采用中壁法施工,各部开挖底部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置锁脚锚杆,以确保钢架体系的整体稳定。

4.锚喷支护施工工艺及流程

4.1.在无超前支护施工工序下锚喷施工工艺流程图

4.2.在有超前支护施工工序下锚喷施工工艺流程图

4.3.格栅钢架制作及安装

按施工情况及设计要求,钢架在预制厂加工汽车运至现场。

(I)、施工工艺流程:

(II)、安装注意事项:安装前分批检查验收加工质量。清除干净底脚处浮碴,超挖处加设垫块,上断面拱脚接头板用砂子埋住,以防砼堵塞接头板螺栓孔。按设计布设纵向连杆,段间连接安设垫片拧紧螺栓,确保安装质量。严格控制中线及标高。拱架与围岩应尽量靠近,但应留2~3cm间隙作混凝土保护层,当钢架和围岩的间隙过大时应安设鞍型砼垫块。钢架应垂直于隧道中心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钢架倾斜度不得大于2°。

5..喷射砼施工,采用半湿喷法

半湿式喷射砼流程图

a喷射砼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要求配制。

c喷射砼分层作业,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5cm厚砼封闭围岩,为使围岩形成自稳创造条件,架力拱架后分2层喷射砼。有水地段喷射砼采取的措施为:当岩面普遍渗水时,可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保证初喷后,再按原配比施工。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措施,将水引导疏出后,再喷砼。

d喷砼施工时,较小凹坑喷圆顺即可,小洞穴部位采用锚杆吊模,喷砼达到岩面基本平顺,以利于防水层铺设,确保初支,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尽量密贴。拱顶部分应喷密实。

e当喷射砼局部凹凸不平尺寸大于下述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即: 墙D/L=1/6

拱D/L=1/8

式中:L—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D—喷射砼两凸面凹进的深度

(I)、系统锚杆:全长粘结型锚杆

钻孔直径为60mm,孔深应较安装锚杆体深50mm;安装好后的锚杆外露部分长度应为60mm(包括钢垫板和螺栓);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要求施作锚杆,须进行锚杆锚固试验按试验要求施作锚杆,预留足够的长度以便进行试验需要。

挂网采用φ8钢筋网(25×25cm网格),洞外分块预制,洞内铺挂,并和锚杆焊接牢固,减少喷砼时晃动,减少回弹,钢筋网铺挂时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不大于3cm。

(1)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拱架支撑时,应作好记录。

(2)锚杆安装作业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

(3)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好标记,孔位允许偏差为±15mm。

(4)钻孔应圆直,钻孔方向宜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水泥砂浆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锚杆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灌浆使用砂浆配合比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质量比);砂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6)灌浆作业应遵守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分钟,应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

(7)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

(8)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试验室经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制。混合料应拌和均匀,随用随拌,严禁受潮。喷射混凝土材料计量,一般应以质量计算,其允许偏差:水泥与速凝剂各为2%;砂和石料各为5%。

(9)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易超过6米;喷射中发现松动石块或遮挡物时,应及时清除。回弹应予以控制,拱部不超过40%,边墙不超过30%,应尽量减少回弹率,回弹物不得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

(10)喷射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时,下次爆破距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11)喷射机使用过程应遵守下列规定:对喷射机应随时保养维修,使之经常处于不漏气、不堵塞的良好状态。喷射机的工作气压应控制在0.1~0。15Mpa.可根据喷出料束情况适当调节气压。喷头处的水压应大与气压(水压应比气压高0.05~0.1Mpa左右)。严格控制水灰比,喷到岩层上的混凝土应光泽,粘塑性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控制喷层厚度,使其均匀,操作是喷头应不停且缓慢的作横向环形移动,循序渐进。作业完成后,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必须及时清除干净。突然断水或断料时,喷头应迅速移离喷射面,严禁高压气体、水冲击未终凝的混凝土。

9.锚喷支护的质量要求

(1)隧道每20延米,至少在拱脚部和边墙各取一组试样,材料或配比变更时另取一组,每组至少取三个试块进行抗压试验。

(2)喷层厚度检查可分喷射过程和支护完成后两个阶段进行。喷射时可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长5厘米的铁丝,纵、横向1~2米设一根,作施工控制用。支护完成后每10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在从拱部中心起每隔2米凿孔检查一个点。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全部检查孔处喷层厚度应有60%以上不小于设计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1/2。

(3)当发现喷混凝土表面有裂缝、脱落、露筋、渗水等情况时,应补修,凿除喷层重喷或进行整治。

(3)锚杆安设后每300根至少选折3根作为1组进行抗拔力试验,围岩条件或原材料变更时另作一组。每根锚杆的抗拔力最低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

10.锚喷支护施工应作以下几项施工记录

某住宅楼外墙饰面抹灰技术交底_ (1)、锚喷支护施工记录;

(2)、喷射混凝土8i强度、厚度、外观尺寸,锚杆锚固力或抗拔力等项检查和试验应制定相应报告表,准确记录。

(3)、按设计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记录。

二灰碎石、沥青施工方案 (4)、在地质复杂地质地段应提供地质素描资料。

(5)、隐蔽工程报告表。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铁路指挥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