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压防护 附图高压防护简介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设备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高压防护技术应运而生。高压防护主要涉及绝缘、屏蔽、接地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防止电击、电弧灼伤和其他电气事故的发生。
附图展示了高压防护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其应用场景。图中左侧为高压绝缘材料,如绝缘手套、绝缘靴和绝缘垫,这些装备能够有效隔绝电流,保护操作人员免受触电伤害。右侧展示了高压设备的屏蔽装置,例如金属屏蔽罩和绝缘护套,它们可以减少电磁干扰并防止意外接触带电部分。此外,图中还标注了接地系统的结构,通过将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可迅速泄放故障电流,降低触电风险。
高压防护不仅依赖于物理设备,还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例如,在进行高压作业时,必须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并使用绝缘工具。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设备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监测系统也被引入高压防护领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总之,高压防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和严谨的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住宅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新城西区,东侧、西侧、南侧、北侧均被沿山河围绕,施工场地的主要出入口位于东边的环湖路上,通过一座桥与环湖路连通。地下车库一层,东侧有8KV高压架空线路,高度10 m,高压线路距建筑物最近处仅6 m。
2.1材料选用:毛竹、铅丝、阻燃密目网。
2.2基础:地基找平夯实后,架体底部垫通长5㎝厚脚手板。
2.3.1防护架体主杆间距2 m,横杆间距1.8 m。剪刀撑沿架体外侧连续设置,剪力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
2.3.2架体沿纵向每隔4.5 m设一道纵向剪刀撑,增加整体稳定性。
2.3.3架体搭设高于外电线1 m,左右两侧不小于1 m。
2.3.4防护架体顶部满铺双层竹笆片。
2.3.5外电防护架体四周由阻燃密目网封闭,架体最高处设置警示红旗和红色警示灯(间隔2 m)。
3.1为减少高压感应电,架体的搭设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高压输电线的最小电气安全距离1 m,最小安全操作距离6 m,随着高压电线的电压等级不同,最小电气安全距离和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同)。
3.2采用阻燃密目网对架体进行封闭,禁止其它临设电源线穿越和借助架体铺设水库贾得乡供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防止其他意外情况。
3.3加强现场动态管理和责任制落实,对架体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