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1.97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7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是电力系统、建筑电气工程和通信工程等领域中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标准。该规范旨在指导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维护工作,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防止雷击、过电压等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一、主要内容1.设计要求:规范对接地系统的类型(如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接地电阻值、接地体材料选择、布置方式等。对于不同用途的接地装置,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理的接地电阻值。2.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确保接地体埋设深度、间距符合要求。同时,规范对接地线的连接方式(如焊接、压接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连接牢固、防腐可靠。

3.材料选择:接地体通常采用镀锌钢材、铜材或石墨材料,具体选择需考虑土壤环境、腐蚀性等因素。规范还强调了接地材料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4.测试与验收:施工完成后,需对接地装置进行全面测试桩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管桩 钻孔桩 cfg桩 挖孔桩),包括接地电阻测量、导通性检测等。测试结果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验收时还需检查施工质量、标识是否清晰等。

5.维护管理:接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尤其是土壤条件变化较大或存在腐蚀风险的区域,应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接地效果。

二、意义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降低了电气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严格执行规范,可以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电网和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规范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第2.2.5条 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第2.2.6条 利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采用的降阻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三、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

第2.2.7条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

第三节 接地装置的敷设

第2.3.1条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 的焊药。

第2.3.2条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第2.3.3条 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第2.3.4条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第2.3.5条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第2.3.7条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

五、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

六、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第2.3.8条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

第2.3.9条 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其代号为“”。

第2.3.10条 进行检修时,在断路器室、配电间、母线分段处、发电机引出线等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应引入接地干线,并应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线板和螺栓。

第2.3.11条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第2.3.12条 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

第2.3.13条 变电所、配电所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第2.3.14条 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第2.3.15条 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绞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第2.3.16条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网、滤波器、电源装置的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外露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所有屏蔽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并宜与接地干线连接。

第2.3.17条 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第四节 接地体(线)的连接

第2.4.1条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处理。

第2.4.2条 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三、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四、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第2.4.3条 利用本规范第2.2.2条所述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

第五节 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

第2.5.1条 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二、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当采用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三、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四、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

五、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六、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七、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

八、配电装置的架构或屋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第2.5.2条 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2.5.3条 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

第2.5.4条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避雷线线档内不应有接头。

第2.5.5条 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第六节 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第2.6.1条 携带式电气设备应用专用芯线接地,严禁利用其他用电设备的零线接地;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第2.6.2条 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小于1.5mm2。

第2.6.3条 由固定的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和这些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金属的连接;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可在移动式机械附近装设接地装置,以代替敷设接地线起重设备安全技术交底,并应首先利用附近的自然 接地体。

第2.6.4条 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但下列情况可不接地:

一、移动式机械自用的发电设备直接放在机械的同一金属框架上,又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

二、当机械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机械数量不超过2台,机械距移动式发电设备不超过50m,且发电设备和机械的外壳之间有可靠的金属连接。

第三章 工程交接验收

住宅地库机电强制标准做法手册,高清图解 完整版 第3.0.1条 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一、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防腐层完好,标志齐全明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