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教案

建筑施工教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74 M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71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施工教案

建筑施工教案简介

首先,课程从建筑施工的基础知识入手,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施工图纸的识读以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这些基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施工前期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其次,重点讲解建筑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工程等环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各阶段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同时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写要求,强调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再者,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及其编制方法,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及成本控制。此外,还特别关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与安全防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

最后,通过实践教学和模拟演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教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为未来从事建筑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土方边坡的稳定,主要是由于土体内土颗粒间存在摩阻力和粘结力,从而使土体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当下滑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滑坡。如图1—6。

 当 F > f + C 时,土体就会产生滑坡。

 C —— 粘结力,又叫内聚力;

 F —— 下滑力,由土体自重分解而来,

  边坡愈陡,下滑力F愈大。

土体抗剪强度的大小与土质有关,粘性土颗粒之间,不仅具有摩阻力,而且具有粘结力。砂性土颗粒之间只有摩阻力,没有粘结力,所以粘性土的边坡可陡些,砂性土的边坡则应平缓些。

土方边坡坡度以其挖方深度H与边坡底宽B之比来表示。

m = b/h  ,称为边坡系数。

方边坡大小应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施工工期、地下水位、坡顶荷载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边坡可做成直线形、折线形或阶梯形图1—7。

  表1—3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        图1—9基槽土方量计算

H —— 基坑深度(m)。

A1、A2—— 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二)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槽土方量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图1—9)

V1--第一段土方量。

L1——第一段的长度。

总土方量为各段土方量之和。

V=V1 + V2 +……+Vn

V1、V2、……、Vn—各分段的土方量(m3)

若该段内基槽横截面形状、尺寸不变时,其土方量即为该段横截面的面积乘以该段基槽长度。V = A ·  L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将拟建的建筑物场地范围内,高低不平的地形整为平地,即为场地整。

2、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总挖方=总填方 

    即场地内挖填平衡,场地内挖方工程量等于填方工程量。

(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假定整平后场地是水平的,不考虑边坡、泄水坡,利用平整前总土方量=平整后总土方量的原则,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如图1—10所示,当场地设计标高为H0时,挖填方基本平衡,可将土石方移挖作填,就地处理;当设计标高为H1时,填方大大超过挖方,则需从场外取土回填;当设计标高为H2时,挖方大大超过填方,则要向场外大量弃土。如何确定平整后的场地标高H0呢?

首先将场地地形图,根据要求的精度划分为长10~40米的方格网(图1—11),然后求出各方

图1—10  场地不同设计标高的比较

格角点的地面标高。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相邻两等高线的标高,用插入法求得;地形不平坦时,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可在地面上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仪器直接测出。

图1—11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示意图    (a)地形地图方格网(b)计标高示意图

    1—等高线;2—自然地面;3—设计地面

平整前土方量 = 平整后土方量:

即:

H0——平整后的场地标高;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H0系一理论值,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按理论计算的H施工,填土回有剩余,为此要适当提高设计标高。

理论计算标高                    调整设计标高

图1—12  设计标高调整计算简图

由于设计标高H0的提高而需要增加的填方体积为:

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应调整为:H /0= H0 +Δ h 

式中   V w 、VT —— 按场地初步设计标高(H0)计算得出的总挖方、总填方体积

FW  、FT —— 按场地初步设计标高(H0)计算得出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  

K/S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

在场地内修筑路堤等需要土方,此时,若按H0施工,则会出现用土不足,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土,需降低设计标高,降低值为:

在场地内若有大型基坑开挖,则有多余土方,为了防止余土外运,需提高设计标高,提高值为:

 Q为多余土方。考虑借土或弃土的影响后,场地设计标高应    

Q 按场地初步设计标高(H0)平整后多余或不足的土方量。借土取“+”,弃土取“—”。

③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

按上述调整后的设计标高进行场地平整,整个场地表面将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但实际上由于排水要求,场地表面均有一定的泄水坡度,因此还要根据场地泄水坡度要求,计算出场地内实际施工的设计标高。 平整场地坡度,一般标明在图纸上,如设计无要求,一般取不小于2‰的坡度,根据设计图纸或现场情况,泄水坡度分单向泄水和双向泄水。

当场地向一个方向排水时,称为【单向泄水】。单向泄水时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是将已调整的设计标高(H//0)作为场地中心线的标高参考图1—13,场地内任一点设计标高为:

图1—13  单向泄水        图1—14    双向泄水

Hij  = H//0   ±   L ·  i   

Hij —— 场地内任一点的设计标高(m)。

L ——计算点沿坡度方向距场地中心点的距离(m)。

 i ——场地泄水坡度。

+ ——该点比H//0—H//0线高取“+”号,反之取“—”号。

 如图:H11 = H//0 +1.5 a i  

地向两个方向排水,叫【双向泄水】。双向泄水时设计标高计算,是将已调整的设计标高H//0作  为场地纵横方向的中心点(图1—14),场地内任一点的设计标高为: 

Hij = H//0 ±  Lx iX ± Ly iy

Lx —— 计算点沿x方向距场地中心点的距离(m);

Ly ——计算点沿y方向距场地中心点的距离(m);

iX .  iy —— 场地在x 、y方向的泄水坡度。

+   —— 该点比H0点高取“+”号,反之取“—”号。

如图:H11=H//0 +1.5 a ix   + a iy

(3)计算零点、标出零线

①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公式H0是假定场地为水平,不考虑泄水坡、边坡,根据平整前总土方量等于平整后总土方量求得的。

公式 Hij 是考虑泄水坡度后场地内任一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每一个方格是挖方还是填方呢?若为挖方,应挖多少?若为填方,应填多少?这就是施工高度问题。所谓施工高度,就是每一个方格角点的挖填高度,用 hn表示。

  hn    = Hij —  Hn

h —— 该角点的挖填高度,“+” 值表示填方“,—”值表示挖方。

Hij —— 该角点设计标高。

H n—— 该角点自然地面标高。也就是地形图上,各方格角点实际标高,当地形平坦时,按地形图用插入法求的,当地面坡度变化起伏较大时,用经纬仪测出。

当同一方格的四个角点的施工高度全为“+”或全为“—”时,说明该方格内的土方则全部为填方或全部为挖方,如果一个方格中一部分角点的施工高度为“+”,而另一部分为“—”时,说明此方格中的土方一部分为填方,而另一部分为挖方,这时必定存在不挖不填的点,这样的点叫【零点】,把一个方格中的所有零点都连接起来,形成直线或曲线,这道线叫【零线】,即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计算零点的位置,是根据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用几何法求出,如图(图1—15)所示,D点为挖方,C点为填方,则:

ΔAOC∽ ΔDOB    

式中:   h 1 、 h2  ——相邻两角点

填、挖方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x   ——零点距角点A的距离(m)。

图1—15计算零点的位置示意图

确定“零线”位置时,先求出有关方格边线(此边线一端为挖,另一端为填)的“零点”(即不填不挖的点),然后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dbjt 15-182-2020 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规范,以绝对值带入(m);              a ——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某省南阳市金凯悦东方酒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