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技术文件,旨在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该规范涵盖了线路规划、车站设计、车辆选型、轨道铺设、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环境控制以及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线路规划方面,设计规范强调线路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以满足客流需求,同时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线路形式(如地下、地面或高架)需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
其次,车站设计要求以人为本,注重乘客便利性和安全性。车站布局需优化换乘流程,设置无障碍设施,并保证疏散通道畅通。此外,装修风格应体现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在车辆与轨道系统方面,规范明确了列车性能参数、编组形式及限界要求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确保行车安全和效率。轨道结构需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减少振动与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供电与通信信号系统则需满足高可靠性和冗余性要求,保障列车运行稳定。环境控制系统要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改善乘车舒适度。
最后,运营管理部分提出应急预案制定、人员培训及维护保养标准,确保系统长期高效运转。总体而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体现了技术先进性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为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8 通信 96
18.1一般规定 96
18.2传输系统 96
18.5无线通信系统 99
18.6广播与导乘信息系统 99
18.7时钟系统 100
18.8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101
18.9电源及接地系统 101
18.10通信用房技术要求 102
19 信号 104
19.1一般规定 104
19.2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 104
19.3列车自动监控(ATS)系统 105
19.4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 106
19.5列车自动运行(ATO)系统 108
19.6车辆基地及停车场信号系统 109
19.7信号系统供电 109
19.8电磁兼容与防护 110
19.9其他 110
20 自动售检票系统 112
20.1一般规定 112
20.2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构成 112
20.3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功能 113
20.4自动售检票系统与相关系统的接口 114
2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115
21.1一般规定 115
21.2系统设计原则 115
21.3系统运营组织模式及基本监控功能 116
21.4硬件设备配置 116
21.5软件基本要求 117
21.6系统网络结构与功能 117
21.7系统布线及接地 118
22 运营控制中心 119
22.1一般规定 119
22.2功能分区与总体布置 119
22.3建筑与结构 121
22.4布线 122
22.5供电、防雷与接地 122
22.6照明与应急照明 123
22.7通风、空调与采暖 123
22.8消防与安全 124
23 车辆基地 126
23.1一般规定 126
23.2车辆基地的功能、规模及总平面设计 126
23.3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128
银基花园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23.4车辆检修设施 131
23.5设备维修和动力设施 133
23.6综合维修中心 133
23.7物资总库 134
23.8培训中心 134
高速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23.9救援设施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