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全站仪施工放样全站仪施工放样是现代工程测量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应用,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领域。全站仪是一种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点位的三维坐标,为工程施工提供精确的定位依据。
相比传统测量方法,全站仪施工放样具有高效、精准、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它不仅减少了人为误差,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或大规模工程项目。此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GNSS、BIM等),全站仪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全站仪施工放样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精度和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站仪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为施工测量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PSM、PPM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db37/t 5040-2015标准下载,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
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开机后默认的模式),其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与经纬仪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照准目标后,仪器即可显示水平度盘读数和竖直度盘读数。
先按◢ 键,进入测距模式,瞄准棱镜后,按F1(MEAS),即可。
(三)坐标测量
1、ANG键,进入测角模式,瞄准后视点A。
2、HSET,输入测站O至后视点的坐标方位角。
3、键,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P1, 进入第2页。
4、OCC,输入测站坐标(X0,Y0,H0)。
6、P1,进入第2页。INS.HT: 输入仪器高。
7、P1,进入第2 页。R.HT:输入棱镜高。
8、瞄准待测量点B,按MEAS,得B点的(XB,YB,HB)。
(四)零星点的坐标放样
1、按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
2、按LAYOUT——进入放样程序,再按SKP——略过选择文件。
3、按OOC.PT(F1),再按NEZ,输入测站O点的坐标(x0,y0,H0);并在INS.HT一栏,输入仪器高。
4、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 yA);若不知A点坐标而已知坐标方位角,则可再按AZ,在HR项输入的值。瞄准A点,按YES。
5、按LAYOUT(F3):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yB,HB)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后,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dHR=,即找到了OB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方向上。
6、按DIST,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来指挥持棱镜者沿O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O点方向移动;反之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时,立棱镜点即为B点的平面位置。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
7、按NEXT——放样下一个点C。
(五)TOPCON全站仪与电脑的数据通讯
1、电脑中数据文件的上载(UPLOAD)
在电脑上用文本编辑软件(如Windows 附件的“写字板”程序),输入点的坐标数据,格式为“点名,Y,X,H”;保存类型为“文本文档”。具体见图5。
(3)用通讯电缆将全站仪的“SIG”口与电脑的串口(如COM1)相连,按MENU—MEMORY MGR.—DATA TRANSFER,进入数据传输,先在“COMM. PARAMETER”(通讯参数)中分别设置“PROTOCOL” (议协)为“ACK/NAK”;“BAUD RATE”(波特率)为9600;“CHAR./PARITY”(校检位)为“8/NONE”;“STOP BITS”(停止位)为“1”。
图5:编辑上载的数据文件
(4)点击按钮,出现“Current data are saved as:030624.pts”对话框时,点“OK”,出现如下图6的通讯参数设置对话框。按全站仪上的相同配置进行设置并选择“Read text file”后,点“GO”将刚保存的文件030624.pts打开,出现Point Details(点描述)对话框。
(5)回到全站仪主菜单MENU中的MEMORY MGR.—DATA TRANSFER—LOAD DATA—COORD. DATA 。用INPUT为上传的坐标数据文件输入一个文件名后,点“YES”使全站仪处于等待数据状态(Waiting Data),再在电脑Point Details对话框中点“OK”。
2、全站仪中数据文件的下载(DOWNLOAD)
同上载一样,进行电缆连接和通讯参数的设置。点击按钮,设置通讯参数并选择“Write text file”后,再在全站仪上选择下载数据文件的类型(测量数据文件或坐标数据文件)。先在电脑上按“GO”,处于等待状态,再在全站仪上按“确定”,即可将全站仪中的数据下载至电脑。出现“Current data are saved as 03062501.gt6”及“是否转换”时对话框时,点击“Cancel”。点击按钮“”,将下载的数据文件取名后保存。(保存时下载的测量数据文件及坐标数据文件均要加上扩展名gt6)。
(六)批量点的坐标放样
1、放样坐标数据文件的编辑及上载。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
(1)数据通讯方法。按TOPCON全站仪与电脑的数据通讯中“电脑中数据文件的上载(UPLOAD)”的方法将控制点及待放样点的坐标数据文件(如:ZBSJWJ(坐标数据文件))上载至全站仪。
(2)坐标输入方法。按MENU键(进入主菜单模式)——MEMORY MGR.(内存管理)——P↓(翻页)——COORD. INPUT(坐标输入)——INPUT(建立一个文件名,如:ZBSJWJ(坐标数据文件))——ENTER——分别在PT#、N、E、Z栏输入第一个点的点名、X、Y、H——输入下一个点的点名、X、Y、H。
如图7所示,要在控制点D3架仪后视D2点,来放样点K0+040、K0+060、K0+080三点。
(1)按MENU,进入主菜单模式,选择LAYOUT(放样)。
(2)在“SELECT A FILE”中,用INPUT输入或LIST选择电脑上载的坐标数据文件名。
(3)在“OCC.PT INPUT”中用INPUT输入或LIST选择测站点D3,并输入INS.HT(仪器高)。
(4)在“BACKSIGHT”中同样输入或选择后视点的点号D2。
(5)瞄准后视点D2,按“YES”。
(6)在“LAYOUT”中同样输入或选择待放样点号K0+040及棱镜高,则计算出要仪器旋转的水平角值HR及平距HD。
(7)按ANGLE,显示目前望远镜方向与放样方向之差dHR;按DIST,显示目前立镜点与放样点间水平距离之差dHD。反复移动棱镜,当dHR和dHD均为零时,立镜点即为K0+040
(8)按NEXT,放样下一点。
放样操作菜单见下图8。
第二部分: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
如图,设有平面坐标系xoy和x’o’y’(左手系——x、x’轴正向顺时针旋转90º为y、y’轴正向);x轴与x’轴间的夹角为θ(x轴正向顺时针旋转至x’轴正向,θ范围:00—3600)。设o’点在xoy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o’,yo’),则任一点P在xoy坐标系中的坐标(x,y)与其在x’o’y’坐标系中的坐标(x’,y’)的关系式为:
二.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广东 广州 510650)
摘要:对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几个公路基本平面线形上的点,进行了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并对一些复杂线形中要用到的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进行了分析。通过编程计算出各中桩边桩坐标后,能便于全站仪、GPS RTK的坐标放样。
关键词:中桩;边桩;坐标转换;统一坐标系;缓和曲线
传统的公路中桩测设,常以设计的交点(JD)为线路控制,用转点延长法放样直线段,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样曲线段;边桩测设则是根据横断面图上左、右边桩距中桩的距离(、),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进行丈量。随着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公路施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的出现,这种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放样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现场测设不灵活(出现虚交,处理麻烦)等缺点,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路建设的需要,遵照《测绘法》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或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故公路工程一般用光电导线或GPS测量方法建立线路统一坐标系,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中边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各中边桩。如何根据设计的线路交点(JD)的坐标和曲线元素,计算出各中边桩在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任何复杂的公路平面线形都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几个基本线形单元组成的。一般情况下在线路拐弯时多采用“完整对称曲线”,所谓“完整”指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起点(ZH或HZ)处的半径为∞;所谓“对称”指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相等。但在山区高速公路和互通立交匝道线形设计中,经常会出现“非完整非对称曲线”。根据各个局部坐标系与线路统一坐标系的相互关系,可将各个局部坐标统一起来。下面分别叙述其实现过程。
专项分项方案施工组织计划-整理汇总(21个)1.直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1)
曲线起点(ZH或ZY),曲线终点(HZ或YZ)均是直线上点,其坐标可按式(1)来计算。
2.完整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如图1 a),某公路曲线由完整的第一缓和曲线、半径为R的圆曲线、完整的第二缓和曲线组成。(1)第一缓和曲线及圆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
当K点位于第一缓和曲线(ZH~HY)上,按切线支距法公式有[1]:
当K点位于圆曲线(HY~YH)上,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