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9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底板结构中,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针对9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需综合考虑温度控制、裂缝预防、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等关键因素。
1.材料选择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掺加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峰值。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含泥量低的粗骨料,并采用冷却水拌制混凝土,确保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要求。
2.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易导致温差过大,从而产生温度裂缝。通过埋设冷却水管进行循环水降温,同时在混凝土内部布置测温点,实时监测温度变化,确保内外温差不超过25℃。
3.施工工艺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时避免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此外,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施工缝的设置。
4.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材料并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对于暴露面较大的区域沥青基础施工方案,可采用保温措施,防止因环境温差过大引起表面开裂。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减少裂缝风险,确保9底板结构的质量与安全。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