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56.64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27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一部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旨在指导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及耐久性。该标准涵盖了从材料选择、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到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的全过程,为施工单位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首先,在材料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强调材料进场检验的重要性,以确保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其次,模板工程部分对模板设计、制作、安装及拆除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保证结构尺寸和表面平整度。钢筋工程则重点规范了钢筋加工、连接和安装工艺,包括绑扎、焊接和机械连接等技术要点,确保钢筋骨架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标准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浇筑及振捣的技术要求,特别强调分层浇筑和避免冷缝的重要性。同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和裂缝防治提出了具体措施。最后江苏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配置指南(试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11月11日),混凝土养护部分明确了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的方法及时间要求,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总体而言,《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通过系统化的技术规定,提升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该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等领域,是施工人员必备的技术参考文件。

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在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 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7.1梁、板模板易产生的问题

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 预防措施: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 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防止混凝土浇注时模板变形。

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 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

2.7.2柱子模板易产生的问题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确 预防措施: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大断面柱子所使用的 穿墙螺栓等,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作 业。 (2)柱身扭向 预防措施:支模前先校正主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筋)吊线找垂直时,相 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的两点到柱位置线的距离相等,即柱 模不扭向。 (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 预防措施: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 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 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 四面设立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2.7.3墙体模板易产生的问题

(1)墙体厚度不一、平整度差 预防措施: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 支撑方法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实施。 (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 预防措施:模板根部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连接牢固可靠。 (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 预防措施:将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模板或墙体钢筋连接牢固,加强门窗洞口内的支撑。

(1)保持大模板本身的整洁及配套设备零件的齐全,吊运时防止碰撞墙体,堆放合理,保 持板面不变形。 (2)大模板吊运就位时要平稳、准确,不得碰撞楼板及其他已施工完毕的部位,不得兜挂 钢筋。用撬棍调整大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模板下面的砂浆找平层。 (3)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要用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 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落地处要垫木方,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得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 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4)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组拼模板就位前 作为临时倚靠,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完成的平面模板不得作为临时堆料和 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5)拆除模板时要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墙面及门窗洞口等出现裂纹。 (6)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 (7)冬期施工时,大模板背面的保温措施应保持完好。 (8)冬期施工防止混凝土受冻,当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否则会影 响混凝土质量。

适用于多层和100mm以下高层建筑及一般构造物竖向结构采用全钢、钢木或钢竹大模板工 艺施工的现浇混凝土工程。

3.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相对于小型模板的大型模板的统称。

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

面板采用钢板同钢骨架焊接而成的大模板。

以防水木胶合板为面板,同钢骨架连接而成的大模板。

以防水竹胶合板为面板,同钢骨架连接而成的大模板

连接模板承受新浇混凝土产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

莫板承受新浇混凝土产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

大模板停放时,靠自重作用抵抗风荷载保持自身稳定所倾斜的角度。

根据工程对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求和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选择合理的模板类型; 进行配板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根据工程结构具体情况,按照经济、均衡、合理的原则划分施工流水段; (2)模板在各流水段的通用性; (3)单块模板配置的对称性; (4)单块大模板的吊装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要求。 配板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绘制配板平面布置图; (2)绘制大模板配板设计图、拼装节点图和构、配件的加工详图; (3)绘制节点和特殊部位支模图; (4)编制大模板构、配件明细表; (5)编写施工说明书。 配板设计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大模板的尺寸必须符合300mm建筑模数; (2)经计算确定大模板配板设计长度后,应优先选用同规格定型整体标准大模板或组拼大 模板; (3)配板设计中不符合模数的尺寸,宜优先选用组拼调节模板的设计方法,尽量减少角模 的规格,力求角模定型化; (4)组拼式大模板背楞的布置与排板的方向垂直; (5)当配板设计高度较大采用齐缝排板接高设计方法时,应在拼缝处进行刚度补偿;

(6)大模板吊环位置设计必须安全可靠,吊环位置的确定应保证大模板起吊时的平衡,宜 设置在模板长度的0.2~0.25L处; (7)外墙、电梯井、楼梯段等位置配板设计高度时应考虑同下层搭接尺寸。

(1)大模板的组成 大模板由面板、钢骨架、角模、斜撑、操作平台挑架、对拉螺栓等配件组成。详见图3.3.2 大模板组成示意图。 (2)主要材料规格

(3)大模板的构造要求 1)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孔眼尺寸应符合300mm建筑模数,做到定型化、通用化; 2)大模板的结构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面板能满足现浇混凝土成 型和表面质量要求; 3)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4)在正常维护、加强管理的情况下,能多次重复使用; 5)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应用调整装置满足施工和安全要求:

图3.3.2大模板组成示意图

图3.3.2大模板组成示意图

图3.3.2大模板组成示意图

6)操作平台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与大模板的连接安全可靠、装拆方便; 7)钢吊环与大模板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合理确定吊环位置; 8)大模板应配有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控制墙体厚度的对拉螺栓及其连接件。大模板上的对 拉螺栓孔眼应左右对称设置,以满足通用性要求; 9)电梯井筒模必须配套设置专用平台以确保施工安全; 10)大模板背面应设置工具箱,满足对拉螺栓、连接件及工具的放置。 (4)大模板的产品质量 大模板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制作要求和制作允许偏差。

(1)塔吊:按最远点大模板起重量选型; (2)混凝土输送泵:按混凝土浇灌速度选型; (3)布料机:按布料半径选型

(1)大模板施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大模板安装前必须先抄平和定位放线,以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预留、预 埋位置正确; (3)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物的工程量、平面尺寸、机械设备条件等组织实 施有节奏的均衡流水作业; (4)合模前应检查验收施工层的钢筋质量,做好隐检记录; (5)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大模板的安装情况及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办理检查记录; (6)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对大模板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木门安装安全技术交底3.4.1材料的关键要求

(1)大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大模板所配的对拉螺栓及其配件应能承 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并控制墙体厚度。 (2)全钢大模板的面板宜选用原平板;钢木或钢竹大模板的面板必须选用双面覆膜的防水 胶合板,其割口及孔洞必须作密封处理。 (3)大模板的钢骨架及面板材质均为Q235。 (4)吊环材料不得冷弯。

3.4.2技术关键要求

(1)大模板制作、 安装前必须绘制配板平面图及周转流水调配图

(2)大模板的外型尺寸和孔洞尺寸宜符合建筑模数,做到定型化、通用化。在正常维护、 加强管理的情况下,能多次重复使用。 (3)大模板的结构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大模板之间、大模板与角模、 斜撑、挑架及其他配件的连接、拆装方便可靠

3.4.3质量关键要求

(1)严格控制大模板的加工质量,使外型尺寸、平整度、平直度和孔洞尺寸符合允许偏差 要求。 (2)大模板安装前应做好定位放线工作高压旋喷桩试桩施工方案,安装时对号入座,安装后保证整体的稳定性,确 保施工中不变形、不错位、不涨模。 (3)大模板就位前应认真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 (4)大模板脱模时不得撬动或锤砸,以保护成品。

(1)大模板上的吊钩加工时应严格检查,安装使用时也要经常检查。吊运大模板必须采用 卡环吊钩。 (2)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大模板吊运作业。 (3)大模板停放时必须满足自稳角的要求,两块大模板板面相向放置。施工临时停放时必 须有可靠的防倾倒保安全的措施。

3.4.5环境关键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