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抗冻性的测定

陶瓷砖—抗冻性的测定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0.71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07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陶瓷砖—抗冻性的测定

陶瓷砖的抗冻性是指其在反复经历冻结和融化循环后,仍能保持完整性和性能的能力。这一特性对于寒冷地区使用的陶瓷砖尤为重要,因为低温环境可能导致砖体内部水分结冰膨胀,从而引发裂纹或损坏。因此,陶瓷砖抗冻性的测定是评估其耐久性和适用性的重要环节。

测定原理陶瓷砖的抗冻性测定通常基于模拟自然冻融循环的实验方法。通过将砖样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然后置于低温环境中冻结,再移至常温或高温环境中融化,重复这一过程多次,观察砖样是否出现裂纹、剥落或其他损坏现象。最终根据砖样的外观变化、质量损失以及强度变化来评定其抗冻性能。

测定步骤1.样品准备:选取符合标准尺寸的陶瓷砖样品,确保表面平整无缺陷。2.吸水饱和:将砖样完全浸入水中24小时,使其达到吸水饱和状态。3.冻融循环:将吸水饱和的砖样放入冷冻设备中,在15℃至20℃下冷冻一定时间(如4小时),随后取出并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融化(如2小时)。此为一个冻融循环。4.循环次数: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多次冻融循环(如25次或50次)。5.结果评估:检查砖样表面是否有裂纹、剥落等损伤。测量砖样质量变化,计算吸水率和质量损失率。测试砖样的弯曲强度或其他力学性能,对比冻融前后差异。

应用意义抗冻性测定有助于筛选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陶瓷砖产品,确保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这一测试也为陶瓷砖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新型耐寒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4.1使用不少于10块整砖其最小面积为0.25m2,砖应没有裂纹、釉裂、针孔、 磕碰等缺陷。如果必须用有缺陷的砖进行检验,在试验前应用永远性的染色剂对 缺陷做记号。试验后检查这些缺陷。

砖在(110±5)°C的干燥箱(3.1)内烘十至恒重,即相隔24h,连续两次称量 之差值小于0.01%。记录每块砖的干质量(m1)

5.1砖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将砖垂直地放在真空干燥箱(3.3)内,砖与砖、砖 与干燥箱互不接触。真空干燥箱连接真空泵抽真空,抽到压力低于(60土2.6) 《pa。在该压力下保持把水(3.6)引入装有砖的真空干燥箱内浸没,并至少高出 砖50mm。在相同压力下维持15min,然后恢复到大气压力。用手把湿麂皮(3.5) 拧干,然后将麂皮放在一个平面上。依次将每块砖的各个面轻轻擦干,记录每块 砖的湿质量m2.

5.2初始吸水率E1用质量百分比表示北京某楼基坑降水及支护工程(循环钻 土钉墙)施工组织设计,由下式求得

式中:ml每块干砖的质量

d)初始含水量E1; e)最终初始含水量E2; f)记录试验前的缺陷及经冻一融试验后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的所有损坏情况; g)100次循环试验后砖的损坏数量。

d)初始含水量El; e)最终初始含水量E2; f)记录试验前的缺陷及经冻一融试验后砖的釉面、正面和边缘的所有损坏情况; g)100次循环试验后砖的损坏数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