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砌墙砖试验方法砌墙砖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砌墙砖的物理力学性能,以确保其符合建筑规范和使用要求。以下是常见的试验方法简介:
1.外观质量检查:通过目测或测量工具检查砖的外观缺陷,如裂纹、缺角、翘曲等,确保砖的外形尺寸符合标准。
2.尺寸偏差检测:使用卡尺或游标卡尺测量砖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滑升模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计算其与标准尺寸的偏差,确保符合允许误差范围。
3.抗压强度试验:将砖样品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逐渐加压直至砖体破坏,记录最大压力值,计算抗压强度。这是评价砖体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4.抗折强度试验:将砖放置在抗折试验机上,施加集中载荷直至砖体断裂,记录断裂时的载荷值,计算抗折强度,评估砖体的抗弯曲能力。
5.吸水率试验:将砖样品浸泡在水中一定时间后,称量吸水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吸水率。该指标反映砖的孔隙率及其抗冻融性能。
6.抗冻性试验:将砖样品反复进行冻融循环,观察其外观变化并测试抗压强度,评估砖在低温环境下的耐久性。
7.密度和孔隙率测定:通过测量砖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和孔隙率,进一步了解砖的内部结构。
这些试验方法综合评估了砌墙砖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确保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图3 缺棱掉角破坏尺寸量法
投影面积,如 4所示。
图4缺损在条、顶面上造成破坏面量法
空心砖内壁残缺及肋缺尺寸,以长度方向的投影尺寸来度量。
3.2.2.1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 表示,如果裂纹从一个面延伸至其他面上时,则累计其延伸的投影长度,如图5
图6多孔砖裂纹通过孔洞时长度量法
度以在三个方向上分别测昨的最长裂纹作为
3.2.3.1弯曲分别在大面和条面上测量,测量时将砖用卡尺的两支肢沿棱边两端 放置,择其弯曲最大处将垂直尺推至砖面,如图7所示。但不应将因杂质或碰伤 造成的凹处计算在内。
外观测量以毫米为单位,不足1mm者,按1mm计。 4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
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土1%,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 荷载应在量程的20一80%之间
抗折试验的加荷形式为三点加荷,其上压辊和下支辊的曲率半径为15mm,下支 辊应有一个为绞接固定
4.2.2.3将试样大面平放在下支辊上,试样两端面与下支辊的距离应相同,当试 样有裂缝或凹陷时,应使有裂缝或凹陷的大面朝下,以50一150N/s析速度均匀 加荷,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
4.2.3结果计算与评定 4.2.3.1每块多孔砖试样的抗折荷重以最大破坏荷载乘以换算系数计算,精确至 0.1kN。 4.2.3.2每块试样的抗折强度Rc按式(1)计算,精确至0,1MPa。
4.2.3结果计算与评定
4.2.3.1每块多孔砖试样的抗折荷重以最大破坏荷载乘以换算系数计算,精确至 0.1kN。 4.2.3.2每块试样的抗折强度Rc按式(1)计算,精确至0,1MPa。
4.3.2.1烧结普通砖
a.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果不足100 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a.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果不足100mm, 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4.3.5结果计算与评定
式中:Rp一一抗压强度,MPa; P一一最大破坏荷载,N; L一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mm; B一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mm。 4.3.5.2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 0.1MPa。 5冻融试验
式中:Rp一一抗压强度,MPa; P一 最大破坏荷载,N; L一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mm; B一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mm。 4.3.5.2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 0.1MPa。 5冻融试验
5.3.5冻融过程中,发现试样的冻坏超过外现规定时,应继续试验至15次冻融 循环结束为止。 5.3.615次冻融循环后,检查并记录试样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裂长度,缺棱掉角 和剥落等破坏情况。 5.3.7经15次冻融循环后的试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按5.3.1的规定干燥至 恒量,称其质量G1。烧结砖若未发现冻干现象,则可不进行干燥称量。 5.3.8将干燥后的试样(非烧结砖再在10一20℃的水中浸泡24h)按4.3条的规 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2.0多动座动可担报共产日标准西式进行共中部分试验
6.3.1清理试样表面,并注写编号,然后将试样置于105一110℃鼓风干燥箱中 干燥至恒量,称其质量G0,并检查外观情况,不得有缺棱、掉角等破损。如有 破损者,须重新换取备用试样。 6.3.2将干燥后的试样按2.2条的规定,测量其长、宽、高尺寸各两个,分别取 其平均值。
4吸水率以5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饱和系数以5块试样 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
10.4.2试验结果以5块试样孔洞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 10.4.3孔结构以孔洞排数及壁肋最小尺寸表示。 11干燥收缩试验 11.1仪器设备 11.1.1收缩测定仪:收缩测定仪的百分表量程为10mm泽雅水库大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上下测点采用90°锥形 凹座。 11.1.2收缩头:用不锈钢或黄铜制成
11.4.1制成的试件放置1d后,于20土1℃的水中浸泡4h,浸泡时,试件间的距 离及水面至试件距离不小于20mm。
11.4.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分并将收缩头擦十净。 11.4.3以标准杆确定仪器百分表原点(一般取5.00mm),然后按标明的上下点 测定试件的初始长度,记录初始百分表读数。 11.4.4将试件放入温度为50土1℃,湿度按11.1.3控制的鼓风干燥箱或调温调 湿箱中进行干燥至少44h,在干燥过程中,不得再放入其他湿试件。 11.4.5取出试件,置于冷却箱中冷却至20±1℃(一般需4h)后在11.2条规定 的温度下进行测量,测量前应校准仪器百分表原点。 11.4.6每2d按11.4.4.和11.4.5重复进行干燥、冷却和测量;直至两次测长 读数差0.01mm范围内时为止:以最后两次的平均值作为于燥后读数。
11.5结果计算与评定
12.1仪器设备和试剂
12.1.1碳化箱:下部设有进气孔,上部设有排气孔且有湿度观察装置,盖(门 必须严密。
12.4.2其余15块试样在室内放置7ddb23/t 3150-2022 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规程,多面手放入碳化箱内进行碳化,试样间 隔不得小于20mm。
12.4.3从第十天开始,每5d取一块试样劈开,用10%酚酞乙醇溶液检查碳化 程度,当试样中心不呈显红色时,则认为试样已全部碳化。 12.4.4将已全部碳化的10块试样于室内放置2436h后按4.3条进行抗压强度 试验。 12.5结果计算与评定 2.5.1以试样的抗压强度之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Pa),作为该批试样人工 碳化后强度。 12.5.2碳化系数Kc按式(10)计算,精确至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