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墙下条基计算墙下条形基础(简称“墙下条基”)是建筑物中常见的一种浅基础形式,主要用于承受墙体传递的竖向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分布到地基土上。其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宽度确定根据墙体荷载和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宽度。通常采用公式\(B=\frac{N}{f_a}\),其中\(B\)为基础宽度,\(N\)为墙体单位长度的荷载,\(f_a\)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基础埋深确定基础埋深需满足冻深、地下水位及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埋深过浅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冻胀破坏,过深则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3.地基承载力验算根据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若承载力不足,需调整基础宽度或采用其他加固措施。
4.基础配筋计算为防止基础开裂,通常需配置钢筋。根据弯矩和剪力计算钢筋面积,并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5.沉降计算验算基础沉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沉降过大导致建筑物开裂或倾斜。
6.构造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C20,基础底面应平整,并与墙体紧密连接,确保荷载有效传递。
墙下条基设计需综合考虑荷载、地基条件、施工便利性及经济性,确保基础安全、稳定且经济合理。
该程序运行时需要2个VB6运行库文件(.dll文件),可从晓东主页中1月9日程序中下载,安装释放在windows文件夹下的system子目录中,重新启动机器即可运行。
该程序计算公式及过程按照《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手册》相应章节(92年版.郭继武主编,万国学术出版社)。
在荷载设计值中填入数据后db13/t 5223-2020标准下载,亦可单独计算有效高度和钢筋面积。
因为构造要求,程序中设定基础有效高度ho最小值为175mm。
程序已设定γs=0.9。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