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华府丹郡北区(一标段)B8楼新技术示范工程总结.docx(1)快速完善施工详图设计和节点设计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各专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提前熟悉图纸。通过提前审图这一过程,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的意图,掌握管道内的传输介质及特点,弄清管道的材质、直径或截面大小、强电线缆与线槽(架、管)的规格、型号、弱电系统的敷设要求,清晰各楼层净高、管线安装敷设的位置和有吊顶时能够使用的宽度及高度、管道井的平面位置及尺寸,特别是风管截面尺寸及位置、保温管道间距要求、无压管道坡度、强弱电桥架的间距等等。
(2)控制各专业或各分包的施工工序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要施工的图纸进行图纸“预装配”,通过“预装配”的过程就把各个专业未来施工中的交汇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提前解决这些问题,为将来施工中安排施工工序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可合理安排整个工程各专业或各分包的施工穿插及顺序。
(3)预先核算计算大花岭货场工程既有涵洞接长施工方案,应用综合支吊架。
综合支吊架的最大的优点是不同专业的管线使用一个综合支架,减少支架的使用,合理利用了空间,同时降低了成本。只有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综合支架的选择和计算。
由于图纸制作、处理、审核全在现场,使与机电工程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包括甲方、监理、总包、劳务分包等),均通过图纸对所涉及的专业内容(各专业图纸的综合图、机电样板的汇总报审图、与土建的交接图、方案附图、洽商附图、报验图及工程管理用图等)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的状况。
3.7外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3.7.1主要技术内容
本工程外墙采用粘贴保温板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它是指将燃烧性能符合要求的塑聚苯板(XPS 板)粘贴于外墙外表面,在保温板表面涂抹抹面胶浆并铺设增强网,然后做饰面层的施工技术(详见下图)。聚苯板与基层墙体的连接采用粘锚结合方式。
系统符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体系》JG/T149 标准要求。
3.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3.10.1主要技术内容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是指将工业废渣制作成建筑材料并用于建设工程。工业废渣应用于建设工程的种类较多,本工程所用是以粉煤灰、石灰或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外加剂、颜料和集料等,以坯料制备、成型、高压或常压养护而制成的粉煤灰实心砖。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是以粉煤灰、水泥、各种轻重集料、水为主要组分(也可加入外加剂等)拌合制成的小型空心砌块,其中粉煤灰用量不应低于原材料重量的20%,水泥用量不应低于原材料重量的10%。
磷石膏砖技术指标参照《蒸压灰砂空心砖》JC/T637 的技术性能要求;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的性能应满足《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JC/T862 的技术要求;粉煤灰砖的性能应满足《粉煤灰砖》JC239的技术要求。
3.9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3.9.1主要技术内容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通过化学反应而固化成膜,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类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为聚氨酯顶聚体,在现场涂覆后经过与水或空气中湿气的化学反应,固化形成高弹性防水涂膜。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甲组分为聚氨酯顶聚体,乙组分为固化组分,现场将甲、乙两个组分按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均匀,涂覆后经反应固化形成高弹性防水涂膜。本工程卫生间厨房的等湿区防水层、屋面防潮层均采用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采用涂刷的方法。施工时需分多层进行涂覆,每层厚度不应大于0.5mm,且相邻两层应相互垂直涂覆。
聚氨酯防水涂膜的特点:
(1)涂膜致密、无接缝,整体性强,在任何复杂的基面均易施工。
(2)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渗性、弹性及低温柔性。
(3)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4)涂料固化成膜易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
(5)对基层平整度要求较高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025 的要求。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Ⅰ、Ⅱ两类。本工程采用Ⅰ类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表
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表
卫生间 屋面
3.10深基坑施工检测技术
3.10.1主要技术内容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7~9m,且多处采用支护桩,所以基坑安全尤为重要,检测人员在支护结构上布设凸球面的钢制测钉作为位移监测点,使用全站仪定期对各点进行监测,根据变形值判定是否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影响,避免进一步并变形发生危险。监测方法可分为基准线法和坐标法,在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旁布设围护结构的沉降监测点,布点要求间隔15~25m 布设一个监测点,利用高程监测的方法对围护结构墙顶进行沉降监测。基坑围护结构沿垂直方向水平位移的监测:用测斜仪由下至上测量预先埋设在墙体内测斜管的变形情况,以了解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在各个深度上的水平位移情况,用以了解、推算围护体变形。临近建筑物沉降监测:利用高程监测的方法来了解临近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了解其是否发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基准点的布设:在施工现场沉降影响范围之外,布设3 个基准点为该工程临近建筑物沉降监测的基准点。临近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监测方法、使用仪器、监测精度同建筑物主体沉降监测。
本工程依照设计要求按二级安全等级考虑
(1)变形报警值:水平位移报警值:按一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水平位移≤0.14%H;按二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水平位移≤0.3%H。
(2)地面沉降量报警值:按一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沉降量≤0.1%H;按二级安全等级考虑,最大沉降量≤0.2%H。
(3)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若有监测项目的数据超过报警指标,应从累计变化量与日变量两方面考虑。
基坑监测 监测数据
3.11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3.11.1主要技术内容
工程量和钢筋量的计算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贯穿项目招投标、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的全过程。其特点是工作量大、内容繁杂,需要技术人员作大量细致、重复的计算工作。本工程所有工程量计算均采用自动计算系统,工程量自动算量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准确率高、可快速提取任意部分工程量、可建立3D模型便于进行节点分析等。
(1)基于三维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建模。
(2)可自动识别电子版设计文档,快速识别出轴网、柱、梁、墙、门窗、柱钢筋、梁钢筋、墙钢筋、板钢筋。
(3)可以在三维立体可视化的环境中实现整个建模和计算过程,通过系统提供的可视化修改查询工具,对模型的所有细节信息进行控制。
(4)以构件作为操作对象,系统工程量和钢筋工程量可以通过构件几何尺寸直接读取,实现构件交接处的自动扣减,如墙体计算中自动扣减门、窗、洞口的面积,算梁混凝土体积时自动扣减柱所占的长度等。
(5)自动套取定额,提供完整的换算信息。
(6)开放的完整的报表系统,实现工程量的自动分类汇总及报表输出。
(1)应用一套以上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
(2)该软件要满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3)该软件应适应全国各地的不同定额和计算规则。
3.12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3.12.1 主要技术内容
本工程利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及人员进出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的监控和管理。该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实现现场的监控,还能具有通过监控发现问题,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整改反馈并检查记录的功能。工程项目远程验收是应用远程验收和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视频信息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远程协调与指挥工作能够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通过网络传输到任何能上网的地点,实现与现场完全同步、实时的图像效果,通过视频语音通讯客户端软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验收和监控,并能实现将现场图像实时显示并存储下来。
(1)远程视频图像监控:监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察看每个监控摄像机采集的施工现场实时动态图像,远程调节监控摄像头的光圈、焦距和景深,控制云台的旋转。
(2)多画面显示:远程监控端能够多画面循环显示,也能进行单画面和多画面显示方式切换,对画面可以放大和缩小。
(3)远程视频图像存储:监控用户可以将远程视频图像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硬盘上,能够对记录下的影像资料进行检索、回放、定位、快放和慢放等操作。
(4)用户权限控制: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级别进行严格的控制,赋予不同级别用户不同的权限,所有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监控操作。
(5)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利用基于射频技术的人员身份识别系统实现现场作业人员的进出场管理和现场作业人员的统计分析。
(6)远程监控和视频采集将建筑工程现场的局部细节,以及施工面的视频图像实时记录在视频媒体介质上,通过网络将实时采集的视频图像传输到远程质量验收管理系统中。具有视频采集、传输管理、应用存储、远程访问管理、质量验收应用等具体功能。
监控室 摄像头
3.1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3.13.1 主要技术内容
本工程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服务器和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为支撑,以协同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协同管理平台为手段,将工程项目实施的多个参与方(投资、建设、管理、施工等各方)、多个阶段(规划、审批、招投标、施工、分包、验收、运营等)、多个管理要素(人、财、物、技术、资料等)进行集成管理的技术。
3.13.2 技术特点
(1)集成应用时,用该技术开发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要实现在对各功能模块的单独应用基础上的集成化,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化控制,实现企业与项目部之间的内部协同。
(2)成本管理应该是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管理内容,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已经形成的成本控制体系,系统可以根据项目管理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编制预算成本,处理成本发生和成本变更实现多级控制,应做到成本数据和责任可以追根溯源,围绕与成本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的预算、计划、控制、核算、结算及统计分析,实现成本、合同、信息、工程资料等业务细节处理,系统自动汇集出成本盘点报表,资金支付表单及目前工作所需的各种成本管理统计报表,提高成本统计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3)集成处理可以是应用集成或数据集成,集成处理时必须采用规范化的基础信息分类编码技术。
(4)基础信息规范分类技术指标
项目基本信息、投标信息、合同信息、质量信息、成本信息、分包信息、进度信息、健康安全及环境信息、劳动力及人力资源信息、材料信息、机械设备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风险信息、法定程序文件信息、资料管理信息。
四 单项新技术应用总结
4.1高边坡防护技术单项总结
华府丹郡北区(一标段)B8#楼开挖深度在7~9m,边坡防护采用支护桩+放坡喷浆,开挖前在界坑周围设置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桩,桩的排列有间隔式、桩顶设置混凝土联系梁,桩中根据深度设置钢绞线拉锚。19根锚索,56根支护桩。
4.1.2支护桩施工要点
支护桩采用反循环法施工,
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由于场地为回填土,桩机无法正常行走,所以需在桩点处铺宽,厚硬料并压实。
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3)下套管
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左右时,提钻下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以上。
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持力层后,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可继续钻深左右,作为插入深度。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
停止射水后,用汽车吊吊放钢筋笼运城润恒现代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粮油市场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
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接施工;导管底端应始终埋入混凝土中0.8~;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
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泥浆护壁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允许偏差
注:d为桩的直径,H为桩长。
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DB15/T 112-2022 户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使用保养技术规范.pdf,应及时拔出导管。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