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安装专业图纸会审要点(水暖电、人防、燃气…),面面俱到!Word版可下载!.doc14、散热器位置应兼顾采暖舒适性、美观性以及不与家具布置、电气插座、空调柜机相冲突,在窗下布置时应考虑窗台高度、落地窗等因素。
15、底层每个商铺单元、人防值班室、物业用房等应分设独立采暖回路并设调节阀门、预留计量表位置。
16、管道试压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
南宁市凤岭交通枢纽工程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二)、住宅防排烟、通风
1、一类建筑、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应设防烟楼梯间。19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12层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防烟设施。
3、总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地下室内长度大于20m疏散内走道应设排烟设施。
4、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送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5、放排烟设施应首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进行防烟、排烟。当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机械防排烟方式。
6、防烟分区内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米,两个排烟口之间距离不应大于60米。
7、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当防烟楼梯已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时的独立前室可不设防烟设施。
9、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风量应按两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分别设置。塔式住宅设置一个前室的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10、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风量:排烟风机负担一个防烟分区:>=60m³/h㎡;两个以上:>=120m³/h㎡;最大排烟量:6000060m³/h,最小排烟量:7200m³/h。
15、中厅排烟:中厅体积<1700m³,按每小时6次换气计算。中厅体积>=1700m³,按4次换气计算;但不得小于102000 m³/h。
17、需设机械排烟设施且建筑高度不超过6米的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18、设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机械排烟系统应与防火分区相对应。
19、横向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在穿越处应有可自动关闭的280℃防火阀,竖向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管井内。
20、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室,应有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补风通路的空气阻力不大于50pa时可采用自然补风,否则采用机械补风。
21、室外排烟口与室外补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0米,垂直距离不小于3米且补风口应低于排烟口。
23、机械送风管道、排烟管道、排烟口的风速应符合:金属风道:=<20m/s,非金属风道:=<15m/s。排烟口=<10m/s,送风口=<7m/s。
24、机械排烟系统宜于通风、空调分开设置,若合用,其风口、风道、风机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火灾时应能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25、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机房隔墙处、楼板处、穿越变形缝处两侧及水平风管与垂直风管交接处的水平风管段上应设70℃防火阀。防火阀两侧2米范围内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应为不然材料。
26、汽车库、煤气表间、变配电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排风系统应独立设置。
27、地下室车库面积超过2000㎡时,应设机械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超过2000㎡时,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
28、无直接通向室外汽车疏散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不小于50%排烟量的补风系统。排烟口、风道、风机等要求同上述要求。
29、电气及设备房通风:有条件时优先考虑自然通风。采用机械通风时,应有补风口。
30、卫生间通风: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住宅卫生间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
31、汽车库通风:当有分布均匀的可开启外窗或开敞的车辆出入口时,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否则应同时设机械进排风系统。通风排风量:住宅建筑的单层车库按4次换气次数或300m³/h;通风进风量:为排风量的80%。风道及通风机:通风机为计算风量加10%漏风量,风压为系统总压加10%附加值。
32、通风机不能与住房等相邻。通风机应装设百叶式或花瓣式调节阀以便调节风量和风压。
33、风管各管段间压力应平衡,各并联支管间允许的压力差不大于15%,否则应设调节阀。
34、消声与减振:设置在地下室内通风机房,机房内噪音小于80db,楼层内风机房,机房内噪音小于70db。吊顶风机采用弹簧吊架,风机进出口与风管用帆布软接头连接。
2、室内管道:明装燃气管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3、引入管及地下、半地下室和密闭房间、管井内用无缝钢管。
4、引入干管不得穿卧室、浴室、厕所、各类机房、烟风道、防烟楼梯间、电梯间等。
5、室内管道应尽量靠墙角布置,管道不得挡排烟口,妨碍窗开启、电气设备使用等。
1、电力平面图和系统图,包括配电箱、控制柜、启动器、线路及接地平面布置图是否对应。
2、变配电房平面尺寸、空间高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高低压配电柜布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优化设计,减少电缆安装长度。
4、配电柜采用上进上出、下进下出何种方式,高压电缆采用何种敷设方式。
5、变配电接地系统是否保留2个以上接地,设备接地回路是否完整。
6、高低压配室内是否有与电气无关的水暖管道。
7、嵌入式配电箱安装时墙体的厚度、宽度、承重是否有问题。
8、明装在同一场所在各类配箱,其安装高度能否尽量一致,配电箱内总开关至各分开关的连线、线径是否明确,是否有配电箱布置图。
9、导线的线径与开关的接端是否匹配,不应出现电流相差两级以上的配置。
1、当电气管路沿墙敷设时,要注意墙体的厚度、墙体所用的材质、墙体的结构。如果墙体的厚度过于簿小,墙体所用的材质为空心砖,或者材质为陶粒混泥土,或者墙体的结构为玻璃隔断时,管路将无法敷设。
2、电气管路敷设与给排水、热力、煤气等专业管道敷设距离过近或重合冲突,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3、电气管路跨越其他结构敷设时,一定要注意结构件间的距离。当管路通过伸缩缝时,应设置沉降箱。
4、电气管路沿地面作暗敷设时,注意地面垫层的厚度。
(三)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
1、屋顶设避雷带,沿屋顶女儿墙,水箱顶明敷,屋顶做避雷网格(含消防管网、屋顶设备)。
2、在45米以上金属门窗框架,阳台金属栏杆以及较大金属体就近与钢筋网可靠焊接。
3、防雷、电气保护、弱电系统等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接地装置采用地下室底板钢筋与桩基内的钢筋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4、在进出建筑的金属管道集中处,配电房设置总等电位连接箱。制冷机房、水泵房、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电梯机房、卫生间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箱。
5、上、下水管,煤气管、暖气管、建筑物金属构件应通过总等电位联结线接至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内接地母排上。
6、总等电位联结线通常选用BV 型导线,其截面一般选为来自电源主保护线截面的一半,但不得少于6mm2,一般 般不大于25mm2。
7、接地母排的截面应大于接至母排的导线中最大截面的两倍;连接导线通常配铜接线端子与铜母排相连;小截面单芯导线,如BV一6的线端子可直接做成环形勾进行连接。
8、在建筑物伸缩缝处、沉降缝处、抗震缝处等处所做防雷接线。
9、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内的各导线的接线端子应依次排列,用相应的螺栓、螺母、平垫圈和弹簧垫紧固连接。
岑巩县黔东南惊险大峡谷项目脚手架施工方案10、各种管道在现场制做抱箍卡接总等电位连结线。
11、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建筑物钢筋网的续接线由圈梁内主筋引出或与总电位连结板相连。
七、人防工程通风、水电系统
核对人防各设备专业图,检查建筑孔洞预留位置对应情况;同时需考虑平时功能时水电通风等管预埋情况。
平时使用的水电(含智能化管线等)一般不能穿过顶板,需穿墙时,穿墙套管预埋做法按照人防专业要求施行。
平时通风专业:人防防护单元内进排风自成系统,不许有风管穿越人防混凝土墙。
平时给排水专业:当消防管从人防区外穿越入人防地下室内时街道道路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人防地下室内侧靠近墙边处200mm内加设>1MPa的闸阀;当消防管穿过人放地下室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时,要求在隔墙两侧距墙边200mm处均加设>1MPa的闸阀;排污管等与人放地下室无关管道不得穿越人防地下室内。人防区内往区外排水管要在穿防护墙内侧加设>1MPa的闸阀。
平时电气专业:不允许电缆桥架直接穿越人防混凝土墙,应按人防专业图纸预留套管将电缆从套管中穿出后两边再接桥架;平时已砌筑好战时供人防使用的房间及通道应安装平时照明;安装于人防区内的灯具,不得直接安装于顶板,必须采用金属吊链安装。若平时确实不能满足此条件,临战时应加装防掉落保护罩。
地坪排水坡度应向防爆地漏处找坡,防爆地漏应保证排放到集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