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docxxx市计划委员会以铜计发〔2001〕26号文提出项目建议书,陕西省计委以陕计基础〔2001〕203号文件批准立项。2002年5月24日省计委以陕计项目〔2002〕454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2002年6月12日xxxx公路局以〔2002〕405号文件对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进行批复,批准预算8996.7809万元。其中:财政债卷5000万元、省补助投资50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
本工程项目被列入铜川市2002年度使用国家财政债卷建设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为了加强该项目的管理,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由副市长张东武挂帅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室,由铜川市交通局局长张东省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朱金行、高传明同志担任。市交通局于2002年5月成立了以高传明同志为法人代表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住宅楼工程建筑节能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二) 项目管理执行情况
1、建立健全管理处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下设一个综合部,一个柳崾路现场管理组,管理处成立伊始,及时编制了《xxx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管理办法》、《现场管理组管理办法》、《综合部岗位职责》、《工程质量人员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廉洁自律制度》等相关规定,以加强管理,明确措施,形成了工作制度化、目标责任化的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2、工程招标执行情况
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 2002年4月组织编制了《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招标实施方案》,并经省计委陕计项目〔2002〕354号文件批复,按照此方案的要求,全线路基土石方工程分七个施工段,由地方政府按照“民办公助、民工建勤”方式先期实施,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又为后续路面的施工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有利的工作面。
2002年3月编制完成招标文件,2002年4月完成监理招标工作。由于路线较长,工程规模大,监理组织机构组成以陕西林华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驻地监理办、铜川恒远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第二驻地监理办的一级监理管理模式。
2002年5月完成施工招标文件和《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评标办法》的编制工作,2002年5月16日至2002年6月7日完成全线路面、防护、涵工程的施工招标评标工作。全线分为九个合同段,第一合同段K7+686柳林大桥;第二合同段K17+328及K17+421黑牛蜗中桥;第三合同段K6+820~K16+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四合同段K16+000~K25+0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五合同段K25+000~K33+200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六合同段K33+200~K43+894.452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排水工程;第七合同段K33+358及K34+157公铁立交桥;第八合同段为全线防护工程及小桥涵工程,第九合同段为全线沥青砼路面工程及交通工程。
第五、六、八、九合同段由铜川市路桥工程公司承建、第一合同段由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二合同段由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第三合同段由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承建、第四合同段由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第七合同段由西铁三原工务段建筑工程运输公司承建。
总之,通过工程施工、监理招标,选择了施工业绩好的施工和监理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占地拆迁及环境保障执行情况
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结合省、市有关规定,及时编制了《xxxx公路环境保障征地拆迁补偿标准》、《xxx公路水土保持方案》、《xxx公路环境保障实施办法》,铜川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柳崾公路建设用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的通告》,在公路沿线张贴公路建设宣传标语,散发公路建设政策法规传单,为柳崾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监督力量。
4.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控制程
序。在项目开工前,管理处根据交通部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省交通厅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制订了《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例会制度。把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永恒的主题,把质量管理做为改建工程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照交通部和省公路局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对改建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项目管理处以专文形式层层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人,建立了严格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全体参建人员质量意识,多次组织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施工规范,使每一位工程建设者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为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质量工序抽检,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消灭工程质量隐患。
市指挥部室及项目管理处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不定期召开工地现场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通报及工程进度,严格按合同要求的工期进行奖罚,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同时在全线路基、路面单位中分别开展了“六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潮,确保了国债资金项目如期完成。
④加强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要求各施工单位、驻地办严格履行合同承诺,认真执行合同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施工中涉及设计不完善和错漏现象,为了便于工作,我们根据省公路局工程变更程序要求,制定了柳崾公路工程变更管理规定权限,业主、驻地办都能认真执行。
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还特别注重桥涵构造物的外观质量,树立典型工程,选择构造物外观比较差的典型和外观比较好的典型工程,组织全线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监理召开质量现场专题会议,由外观好的施工单位介绍经验。同时,责令差的施工单位拆除重做。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做到措施到位,保证外观质量。为提高管理水平,在全线开展了以比质量为前提,比进度、比管理、比安全、比文明施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由业主和驻地办联合成立考评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各合同段施工单位的考评工作,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对质量达不到规定分值的,当月不考评、不受奖,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建设项目部技术组每月配合市质量监督站对全线各标段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施工质量、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坚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将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柳崾公路全线完工后,总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但今年7月下旬、8月28日及9月28日至10月4日铜川市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柳崾二级公路属于沿溪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各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沿河路段特别严重。经调查,全线共发生沿河路基冲刷坍陷、挡墙及路肩悬空、边坡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毁路段43处,累计经济损失达人民币350万元。经市交通局和市项目管理处组织抢险,截止2003年10月30日全部抢修恢复完毕。
这次水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路段地质情况复杂,受投资限制一些设计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尽完善,高填方边坡较大的路段未设出水口,路面雨水、水沟流水及沿河洪水集中冲刷,加之砂砾材料回填的边坡透水性强,边坡稳定性差,受冲刷后极易淘空、沉陷。其次本项目的路基工程采取乡镇“民工建勤”方式施工,路基土石方施工时对涵洞及挡土墙等结构物的关键部位及半填半挖、填挖交界路段的施工环节抓得不紧,经验不足,导致路面局部路段沉陷开裂等病害。
针对出现的水毁情况,市交通局、项目管理处及时组织、及单位沿线勘察调查,对不同的病害逐个分析研究,提出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加固。经过监理现场监督,施工单位全力抢修,除K36+800处滑坡外,其余路段均完成。
5.工程进度控制的执行情况
为使开工初期施工单位能在短期内走向正轨,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同监理工程师一起,逐个标段组织检查主要人员、机械进场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落实情况。针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改正,使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基本达到投标书要求,工程很快进入正轨。
6.工程费用控制的执行情况
为了严格控制投资,管理处制订了严格的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控制程序,建立了施工单位工程计量支付和变更费用台帐。工程伊始,就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对合同段的工程设计数量进行认真统计复核,并报批;复核后确认的数量在未产生设计变更时即作为工程结算的最终数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再做变化。在计量支付时,要求各承包人应附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计量凭证和试验质检资料。未附相关试验质检资料的不予计量支付;试验质检资料不合格者,不予计量支付。坚持尊重设计,变更设计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级把关,严加控制。
柳崾公路预算批复为8996.7809万元,而目前该项目实际落实资金6812.195359万元(其中:省筹拨款5000万元、省补助500万元,地方自筹3496.7809万元),与审批预算相比尚差缺口资金2173.352411万元。
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目建设任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该项目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项目竣工决算为8985.5477.70万元,工程节约投资11.23313万元,项目总控制在上级批准总预算之内。
1、K36+800处滑坡,目前正加紧施工,该处路基水毁工程预计2004年元月份完成。
2、K20+610瑶曲收费站工程,因上级审批建站晚,未能和整体工程一并完工。计划于2004年3月完成。
四、竣工验收的准备情况
铜川市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已于2003年 12月 6日进行了质量检测,各标段工程质量和总体工程质量均达到了优良标准。其中提出的修复、补救工程除K36+ 800处滑坡正抢修外,其余已全部完成,经监理工程师和铜川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督站检测,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了优良工程标准。
目前该项目已按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公路局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竣工文件、档案预验收和竣工决算。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等单位均已编写完成该项目的工作总结和报告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太白南路198#院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处已准备好竣工验收前的一切工作,现已具备竣工验收的条件。
(一)在征地拆迁环境保障方面,由铜川市政府同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落实责任,加大奖罚力度措施,为工程的征迁工作节约了资金,加快了进度。仅用半个月便完成了全线40多公里的征迁任务,打开了路线走廊,创造了铜川公路建设征迁史上最快速度,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未出现大的阻挠现象,给施工单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二)加强项目实施前各项筹备工作
在管理处人员使用上,抽调了一些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员进入管理处,全面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订实施,使各项工作在一个统一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工程的正式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在工程建设中,对部分与实际地形不符的路段,结合具体地形情况,进行了设计变更,使设计与具体的工程情况相符合,提高了设计质量,进而使设计更好地指导施工,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如K33+358公路与铁路平交口,由市交通局与铁路部门联系沟通,将平交改为公路下穿式立交,双方共同承担改建费用,保证了行车安全,提高了通行能力。同时,在工程变更较多的情况下,为控制投资,对每一项变更均按审批权限结合实际进行了严格地审批,节约了工程资金,使总费用控制在投资范围内。
(四)通过在全线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各参建单位的生产潜力,加快了工程进度。由于在劳动竞赛中,将进度、质量和安全纳入重要控制指标,促进了各施工单位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工程的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五)在工程质量方面,加强了质量抽检频率。建立了完善的施工单位自检、抽检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项目部技术组每月配合市质量监督站对全线各标段逐一进行质量抽检(从、内业资料、监理抽检资料、监理记录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要求为准,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六)采用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同科研院校横向联系,提高试验检测手段,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
(七)通过柳崾公路一年多的建设,在工程管理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南疏港路桥施工组织设计,形成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程序,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民工建勤”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方面管理措施不到位、还存在一些漏洞,部分管理措施、规章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完工路面在超重车辆作用下不同程度出现早期破损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程管理中予以改进。建议接养单位加强公路两侧红线控制的管理和日常养护工作,禁止超重超限车辆的通行,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做好铜川市各项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