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污水处理设备安装方案.docx1.2.13.4 与设备有关的材料、机具、劳力、安全措施已落实。
1.3.1 安装程序 :基础验收 →基础放线 →机械格栅安装 →找正、找平 →组装固定就位 →二次找正 →试运行
1.3.2 基础验收应按照设计图纸、结合机械格栅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渠道的几何尺寸、侧壁垂直度、渠道底部的标高及水平度。格栅安装的平面位置偏差应小于±20mm ,标高偏差不大于±20mm深圳某中学教学楼、科学楼及宿舍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侧槽的平行度偏差不大于±20mm 。
1.3.3 基础放线:按照设备平面位置图放线,在渠道侧壁标注机械格栅安装角度线,并运用三角函数进行校验。
1.3.4 设立工具,将机械格栅整体吊入渠道内,结合机械格栅的底部、上部及角度线找正固 定格栅。
1.3.5 传动装置安装时,应调整传动轴及传动轮的平行度及同轴度偏差范围之内,并调整传 动链的松紧度,防止单机试车时,格栅跑偏或脱轨。
1.3.6 钢丝绳牵引粗格栅除污机格栅框与渠侧壁之间用基础螺栓固定,在格栅底部与渠底、 以及两侧导轨或格栅支承架与渠侧壁之间均用二次灌浆封实。
1.3.7 阶梯式细格栅除污机,栅渣螺旋输送压实机应与细格栅配合确定进料口位置和安装高度,其总长度可根据设计图调整,该机排水管就近接至格栅槽。排渣喇叭口可加工成上方下圆形状,再根据安装现场情况与输送机连接。
1.3.8 检验和调试
1.3.8.1 设备安装完毕后,在无水条件下,空载运行2 小时,应传动平稳,无卡位、突跳现象,过载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
1.3.8.2 测量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三相电流平衡,所有轴承及电机温度正常。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安装
1.4.1 安装程序:基础验收 →基础放线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安装 →找正、找平 →试运行 1.4.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4.2.1 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检查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和设备试 验报告是否齐全。
1.4.2.2 检查设备外表如机架、螺旋体等是否受损变形,零部件及控制箱是否齐全完好。
1.4.2.3 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图要求,实测螺旋输送机的外形及机架安装位置尺
1.4.3.1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的初步就位应与格栅除污机卸料口位置对中,与格栅卸料口用 防护罩密闭装配,并检查格栅除污机截取的栅渣是否准确落入输送机的进料斗内。
1.4.3.2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的出料应能顺利卸至栅渣箱,不允许有栅渣跑漏现象出现。
1.4.3.3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的纵向水平度偏差应小于1/1000 。定位准确后,机架用膨胀螺栓与基础紧固。
1.4.3.4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的叶片转向应准确。
1.4.3.5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的废水回流管引至格栅井,冲洗水管路应按要求连接管道,管路的管螺纹处无渗漏现象发生。
1.4.4 检验与调试
1.4.4.1 启动传动电机,检查螺旋叶片的转向应准确。
1.4.4.2 空车运行2h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应传动平稳,整机无振动及其他异常杂声。
1.4.4.3 测量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三相电流平衡,所有轴承及电机温度正常。
1.4.4.4 运转时螺旋叶片与衬圈间隙均匀,无卡阻等现象发生。
1.4.4.7 螺旋输送机及压榨机应与格栅除污机实现联动控制。
1.5.1 安装程序:阀门检验 → 阀门安装 →检验与调试
1.5.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5.2.1 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和设备试验报 告是否齐全。
1.5.2.2 检查设备的外表如阀体、阀板、启闭装置等是否受损变形,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1.5.2.3 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及尺寸是否与满足设计图要求,以及检查所有的埋件留孔要求是否符合安装条件。
1.5.3.1 阀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清除污垢和锈蚀。
1.5.3.2 阀门与管道联接时,其中至少一端与管道连接法兰可自由伸缩,以方便管道系统安装后,阀门可在不拆除管道的情况下进行装卸。
1.5.3.3 阀门安装时与建筑物的一侧距离应保持300mm 以上,其阀底座与基础应接触良好。
1.5.3.4 阀门安装标高偏差应控制在±10mm 范围内,位置偏移应小于±10mm ,阀门应与管道轴向垂直,排立整齐,不得歪斜。
1.5.3.5 阀门安装后与管道法兰连接处应无渗漏。
1.5.3.6 阀门操作机构的旋转方向应与阀门指示方向一致,如指示有误,应在安装前重新标识。
1.5.3.7 检查阀门的密封垫料,应密封良好,垫料压盖螺栓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1.5.3.8 手动 (或电动) 操作机构应能顺利地进行阀板的升降,上下位置准确,限位可靠及时
1.5.4 检验与调试
1.5.4.1 手动操作的阀门应转向准确,阀板上升与下降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1.5.4.2 手动操作的阀门上下限位应位置准确,开度指示正确,手动操作力不大于 150N。
1.5.4.3 电动操作的阀门其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应与操作机构调整在一直线上, 使其上下升降阀板灵活,动作到位,无卡阻现象发生。
1.5.4.4 电动装置起动后,其电流不超出额定值,电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
1.5.5.5 电动装置带动阀板升降应位置正确,上下限位的控制到位,过力矩保护装置应动作灵敏可靠。
1.5.5.6 气动装置作用阀板的动作位置应准确,阀体紧闭后无气体泄漏。
1.5.5.7 通水(气)后,检验阀门连接法兰处应无渗漏现象。
1.6.1 安装程序:基础校核 →开箱检查 →基础放线 →铸铁镶铜闸门框安装 →导杆安装找正 → 启闭机安装 →二次找正 → 闸门灌浆 →检验与调试。
1.6.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6.2.1 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和设备试验报 告是否齐全。
1.6.2.2 检查设备外表如门框、门体、启闭装置、传动螺杆等是否受损变形,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1.6.2.3 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及预留孔的尺寸是否与满足设计图要求,以及检查所有的埋件留孔要求是否符合安装条件。
1.6.3.1 支搭闸门安装操作平台,使其便于作业且安全牢固。
1.6.3.2 依据设计安装标高,在土建预留出水口墙面上标出出水口竖直中心线及闸门框底部水平标高线,偏差不大于±3mm 。
1.6.3.3 将门框紧贴于土建洞孔的井壁上(附壁安装形式),保证门框底槽、二侧导轨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均小于,用基础螺栓将门框紧固,同时应1/1000 。
1.6.3.4 将启闭装置的连接底板与基础平台的预埋钢板焊接,并检查启闭中心与门体螺杆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垂直度偏差值应小于1/1000。
1.6.3.5 调整楔紧装置,使门体在关闭状态下密封面紧密贴合,300mm 长度范围内的最大间隙不大于0.1mm。
1.6.3.6 手动操作启闭装置,门体上下灵活,无卡阻现象。
1.6.3.7 将二次灌浆混凝土范围内的墙体先行凿毛,以保证闸门框与墙壁二次灌浆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不渗漏。
1.6.4 检验与调试
1.6.4.1 铸铁镶铜闸门在调试之前应当对所有轴承处加注润滑油(脂),电动操作的驱动机构内应加注润滑油。
1.6.4.2 无水工况下,手动操作铸铁闸门的门体,其上下升降灵活,传动螺杆啮合良好,无卡阻等异常现象。
1.6.4.3 电动操作门体上下应位置准确,上下限应与标识指示相符,闸门在关闭状态下,门 体及门框密封面要紧密接触,密封良好。
1.6.4.4 电动装置的行程和扭矩控制调整时应考虑电机转动惯性及继续下降的余量,以避免 闸门关闭到终点方切断电源而造成电机过载。
1.6.4.5 铸铁镶铜闸门应在现场进行渗水试验,在设计压力条件下,闸门的渗漏量应小于 1.25L/min﹒m (密封长度)。
1.7.1 安装程序:基础校核 →开箱检查 →基础放线 →不锈钢渠道闸门安装 →导杆安装找正 →启闭机安装 →二次找正 → 闸门灌浆 →检验与调试
1.7.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7.2.1 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和设备试验 报告是否齐全。
1.7.2.2 检查设备外表如门框、门体、启闭支架及启闭装置等是否受损变形,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1.7.2.3 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及预留槽的尺寸是否与满足设计图要求,以及检查所有的埋件留孔要求是否符合安装条件。
1.7.3.1 将门槽置入土建预留的凹槽内,将门槽外侧的锚筋与槽内预埋钢板焊接, 同时应保证二侧门槽的平行度与垂直度偏差均小于1/1000 。
1.7.3.2 将启闭门架与基础平台的预埋钢板焊接,并检查门架的启闭中心与门板螺杆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垂直度偏差的控制值应小于1/1000 。
1.7.3.3 门体的密封面应紧密贴合,无间隙产生
1.7.3.4 手动操作启闭装置,门体上下灵活,无卡阻现象。
1.7.3.5 将二次灌浆混凝土范围内的墙体先行凿毛,以保证闸门框与墙壁二次灌浆混凝土的紧密结合,不渗漏。
1.7.4 检验与调试
1.7.4.1 渠道闸门调试前应对所有轴承处加注润滑油(脂) ,电动操作的驱动机构内应加注润滑油。
1.7.4.2 无水工况下,手动操作渠道闸门的门体,其上下升降灵活,传动螺杆啮合良好,
1.7.4.3 手动操作门体上下应位置准确,上下限应与标识指示相符,闸门在关闭的状态下,门体二侧及底部应与密封装置紧密接触,密封良好。
1.7.4.4 电动操作门体上下应位置准确,上下限应与标识指示相符,闸门在关闭的状 态下,门体及门框密封面紧密接触,密封良好。
1.7.4.5 电动装置的行程和扭矩控制调整时应考虑电机转动惯性及继续下降的余量, 以避免闸门关闭到终点方切断电源而造成电机过载。
1.7.4.6 渠道闸门应在现场进行渗水试验,在设计压力条件下,闸门的渗漏量应小于 0.01L/min﹒m(密封长度)。
1.8.1 安装程序:基础校核 →开箱检查 →基础放线 →不锈钢调节堰门框安装 →启闭机 安装 →二次找正 → 闸门灌浆 →检验与调试
1.8.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8.2.1 检查设备的规格、性能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和设备试
1.8.2.2 检查设备外表如门体、启闭装置、传动螺杆等是否受损变形,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1.8.2.3 复测土建工程的标高及井壁宽度尺寸是否与满足设计图要求,以及检查所有的 埋件留孔要求是否符合安装条件。
1.8.3.1 支搭闸门安装操作平台,使其便于作业且安全牢固。
1.8.3.2 依据设计安装标高,在土建预留出水口墙面上标出出水口竖直中心线及闸门框底部水平标高线,偏差不大于10mm 。
1.8.3.3 将门框紧贴于土建洞孔的井壁上(附壁安装形式),用基础螺栓将门框紧固,同时应保证门框底槽、二侧导轨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均小于1/1000 。堰门安装位置度偏差不大于10mm,标高偏差小于10mm。
1.8.3.4 堰门门框采用焊接螺栓方式与预埋钢板固定,门框的水平与垂直度偏差应小
于 1/1000 ,安装后的堰板顶面总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2mm。
1.8.3.5 安装上部启闭装置,其中心线应与二侧板的位置中心重合,位置偏差不大于
1.8.3.6 手摇启闭装置,堰门上下应灵活,采用双吊点启闭时,二侧应同步,堰门侧向 及底部橡胶密封板接触紧密,无渗漏现象发生。
1.8.3.7 安装及检测无误后,在侧板与土建留槽处凿毛,用细石混凝土二次灌浆,保 证密实无渗漏。
1.8.4 检验与调试
1.8.4.1 无水工况下,手动操作调节堰门的门体,其上下升降灵活,传动螺杆啮合良好,无卡阻等异常现象。
1.8.4.2 手动操作门体上下应位置准确,上下限应与标识指示相符,堰门在关闭状态 下,门体二侧及底部密封面应紧密接触,密封良好。
1.8.4.3 不锈钢调节堰门应在现场进行渗水试验,在设计压力条件下,堰门的渗漏量 小于1.25L/min﹒m (密封长度) 。
1.9.1 安装程序:熟悉图纸与随机文件 →基础复核与定位放线 →设备开箱检查运输 →桥体组对、桥与行走装置安装 →桥踏板安装 →车挡安装 →侧导向轮安装 →驱动轴与驱动装置安装 → 吸砂泵与管支架安装 → 电缆托架、拉紧装置与电缆滚筒安装 →刮渣板及曲柄机构安装 → 电气及控制系统安装 →试运转。
1.9.2.1 吸砂机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再尔德乌鲁木齐河牧道桥新建工程(双塔双索面钢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1.9.2.2 设备技术文件齐全。
1.9.2.3 零、部件齐全,无损坏,应无锈蚀。
1.9.3.1 轨道安装应水平,使其纵向不平度<1/1000 ,整条轨道<20mm 。
1.9.3.2 轨距偏差 <5mm 。
1.9.3.3 同跨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误差<5mm 。
1.9.3.4 在池子伸缩缝处轨道应断开,间隙为3±1mm 。
1.9.3.5 钢轨必须可靠接地GA 1277.2-2020 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2部分:微博客服务,接地电阻≤4Ω,轨道连接处应焊接地跨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