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项目标准化手册-第五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docx

中交项目标准化手册-第五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841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中交项目标准化手册-第五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docx

① 模板采用钢模或优质竹胶板。模板支设好后,对主要控制点的标高进行测量,根据设计标高计算混凝土浇注位置,并用墨盒弹线标记。

② 混凝土集中拌合,罐车运至现场,人工配合溜槽注入基槽。

③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顶部应抹平、压光,所有外露边缘要修整齐。

④ 拆模后立即覆盖保湿养生膜养生。

⑤ 养生结束后DB 37 T2365标准下载,对基坑分层回填并夯实。

① 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进行标志的安装。

② 路侧柱式标志可通过抱箍固定在立柱上。

③ 门架标志结构或单悬结构采用人工配合高空吊车或作业车安装,施工中一般采用整体拼装、整体吊装的方法,吊点处用橡胶或土工布防护,不允许施工人员在门架的横梁上作业。

④ 安装就位后,调整板面平整度和安装角度。

⑤ 紧固螺栓并用银浆做防锈处理。

⑴ 标志底板:尺寸精度、下料方式、卷边方式、加劲方式与连接、拼接方式应满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底板表面保持清洁;标志底板一般应为3A21铝合金板,2024板是指挤压成型铝合金型材,其机械加工性能不同于3A21铝合金板;标志底板、加劲及其连接用材中应遵循材料间的相容性,防止电化反应。

⑵ 反光膜粘贴应做到:减少拼接,字符不得拼接,底板尺寸小于反光膜最大宽度的地膜不得拼接;应按反光膜最大宽度进行拼接,以搭接为主,重叠不小于5毫米,平接时间隙不超过1毫米,板边缘5厘米内不得有接缝)。安装完成后标志表面应无任何裂纹和划痕以及明显的颜色不均,在任何一处面积为500mm×500mm表面上,不得存在总面积大于10mm2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气泡。

⑶ 立柱、紧固件:焊接处理、防腐处理、尺寸精度、公称尺寸应满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

2.4.1 外观检测

⑴ 标志板安装后应平整,夜间在车灯照射下,标志板底色和字符应清晰明亮,颜色均匀,不应出现明暗不均的现象,不能影响标志的认读。

⑵ 标志金属构件镀层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允许有流挂、滴瘤或多余结块,镀件表面应无漏镀、露铁等缺陷。

2.4.2 实测项目

3.1 机具准备、技术要求及施工要求(图纸内容)

3.1.1 机具准备

高压路面清扫机、吹风机;底漆机;热熔釜;划线机;水线机;钢板尺;合尺等。

3.1.2 技术要求

⑴ 全线交通标线,均采用热熔反光涂料。

⑵ 标线采用机械划线,如特殊地段需采用人工划线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⑶ 热熔涂料的冷膜厚度为2.00mm+10%;玻璃珠按涂料总重量21%的比例混合于涂料中。热熔型涂料中应添加适量的增塑剂,以避免过早、过快开裂。

⑷ 施工时,要求在热熔型和常温型标线的涂抹表面撒布玻璃珠。

⑸ 突起路标,采用定向全反射型A类突起路标。基体材料采用工程塑料制作,形状为100×100mm矩形,颜色采用白色。施工时,采用沥青胶安装。

3.1.3 施工要求

⑴ 在划路面标线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杂物和灰尘。

⑵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0℃。

⑶ 车行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车行道宽度。

⑷ 划标线之前,要根据道路平曲线要素、匝道曲线要素等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精确、线形顺畅。

3.2.1 工艺流程

3.2.2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打点,然后用清晰的乳胶材料用水线车同时放出车道边缘线以及车道分界线的水线,检查水线位置符合划线要求。

人工或配合清扫机对路面清扫后,彻底清除路面标线部位表面的灰尘、泥沙、水分及其它有害物质,保持清洁和干燥。

用底漆机在水线需划线的一侧喷涂相对应的底漆,使标线与路面更好的粘牢(干净的新沥青路面可以不喷涂底漆油)。在车道分界线及断开处粘贴不易燃烧的胶带纸以便使其端头平直,尺寸标准。

① 把热熔材料装入热熔釜中均匀加热到180℃~220℃之间,使其符合厂家要求同时充分搅拌。根据涂料有关性能,严格控制温度,搅拌均匀。

② 熔化的热熔材料(待底漆表面不粘时)放入划线车桶内,并在撒布器内加足玻璃珠。

③ 调整好施划厚度和撒布玻璃珠量(按设计要求,一般0.33kg/m2),正式施划。

④ 标线的端线与边线应垂直,误差不大于±5°,其它特殊标线,其角度与设计值不能大于±3°。

⑤ 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警告线标线涂层厚度为2±0.2mm;导向箭头、人行预告标示、人行横道线、停止线、出入口线涂层厚度为3mm;减速振动标线涂层厚度为5mm;表面玻璃微珠应分布均匀。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突起路标的设置位置,将路面和突起路标底部清扫干净保持干燥,涂刷粘结剂,突起路标就位,并在其顶部施加压力,排除空气。

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划边清理,做到无抛、洒、滴、漏,无污染物,机械设备无漏油漏水现象,同时修剔不合规格的标线。

⑴ 对于标线的涂料,应重点检查原料的色泽、温度敏感性、树脂的成分(严禁用再生树脂)、玻璃微珠的含量,玻璃微珠的反光性能和单位质量微珠的数量。

⑵ 路面标线喷涂前应仔细清洁路面,路面表面干燥,无起灰现象。

⑶ 路面标线的颜色、形状和位置应符和设计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

3.4.1 外观检测

(1)标线施工污染路面应及时清洗,每处污染面积不能超过0.001m2。

(2)标线线形应流畅,与道路线形丰协调,曲线圆滑,不允许出现折线。

(3)反光标线玻璃珠散布应均匀,附着牢固,反光均匀。

(4)标线表面不应出现网状缝纹、断裂裂缝和起泡现象。

3.4.2 实测项目

4 波形梁钢护栏施工

4.1 机具准备、技术要求及施工要求(图纸内容)

4.1.1 机具准备

打桩机、铁锹、风镐、十字镐、钻孔机、扳手、水平尺、钢尺、盒尺、线绳等。

4.1.2 技术要求

⑵ 本项目所采用的螺母为防盗螺母。

⑶ 波形梁护栏的防腐采用先热浸镀锌、后磷化、再涂塑的复合防腐处理工艺,涂塑层为铁灰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波形梁、立柱、防阻块、端头的镀锌量不低于270g/m2,涂塑层厚度应大于0.25mm;其它紧固件、连接件的镀锌量应不低于120g/m2,涂塑层厚度应大于0.25mm。

⑷ 本项目波形梁板的厚度4mm是指基板厚度。

4.1.3 施工要求

(1)在正常路基上,护栏立柱应采用打入式方法施工。护栏立柱无法打入时,可采用钻孔施工。

(2)当护栏立柱既无法打入又无法钻孔时,可采用护栏基础,但连续使用基础数量不得超过40米。

(3)当护栏通过暗涵、暗通道顶部填土不能满足护栏埋深要求,可采用护栏基础,应在暗涵、暗通道的顶板钻孔植筋,与现浇护栏基础的箍筋绑扎。

(4)在使用护栏基础时,应在护栏立柱置入后,将灌入的细砂捣实后,用砂浆封口。

(5)在桥上安装护栏立柱时,应将护栏立柱置入桥梁护栏预留孔,灌入细砂,捣实后,用砂浆封口。

(6)在中央分隔带护栏施工时,应注意与通信管道及人孔等的配合,护栏立柱应避开人孔。中央分隔带护栏,应在通信管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7)上跨主线的构造物桥墩两侧有通信管道时,桥墩两侧护栏采用混凝土基础。

(8)波形梁护栏与桥梁护栏连接处,应将最后一块波形护栏板固定在桥梁护栏上。

(9)路侧护栏断开处护栏端头,一般情况下,采用外展地锚式端头固定。当护栏端头位于填挖方交界处的挖方段时,路侧上游端部采用外展圆头式端头,且护栏端头外展至挖方边坡处。

(10)对于护栏立柱侧面设置加强板的立柱,加强板(钢板)与立柱采用焊接或抱箍连接。采用焊接时,应在防腐处理前焊接,不得在施工现场焊接。当立柱侧面处的钢板底部打至接近土层时,将立柱定好位,然后打入至设计位置。

(11)活动护栏钢管立柱使用预埋套管基础施工,不得采用打入法施工。端部护栏片与中央分隔带护栏端头及各护栏片之间应用铁链连接。

4.2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4.2.1 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立柱安装—安装防阻块—波形梁安装与线形调校—安装完毕

4.2.2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① 立柱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以桥梁、通道、涵洞、立交、平交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可利用调整段调节间距,并利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

② 为准确放样和保证护栏的线形,隔段进行桩号复核和闭合。

③ 立柱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表状态,如遇地下通讯管线、泄水等,或涵洞顶部埋置深度不足时,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改变立柱固定方式。

①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立柱钻孔,并检查使之与道路线形相协调。

② 如路肩基本情况允许,采用打入法设置立桩,施工时应精确定位,立柱打入土中应至设计深度,当打入过深时,不得只将立柱部拔出加以矫正,而须将其全部拔出,待基础压实后重新打入。

③ 立柱打入困难时,可采用钻孔法或开挖法安装立柱。采用钻孔法安装,立柱定位后应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采用开挖法埋设立柱,回填土应采用良好的材料并分层夯实(每层厚不超过15cm),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相邻原状土。

④ 设置于构造物中的护栏立柱,施工一般在结构物施工时已做好砼基础。采用预留孔基础时,应先清除孔内杂物,吸干孔内积水,将化好的沥青在孔底涂一遍,然后放入立柱,控制好标高。即可在立柱周围注砂。在灌砂时一定要保持立柱的正确位置和垂直度。把砂振实后,即可用沥青封口,防止雨水漏入孔内。

⑤ 沥青路面段的立柱施工时,柱坑从路基到面层下5cm采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实,余下部分采用与路面相同材料回填并夯实。

⑥ 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形成平顺的线形。

⑦ 渐变段的端部护栏施工时,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严格控制其立柱位置,注意抛物线形。

防阻块能防止立柱阻拌车轮,避免护栏局部受力和碰撞时车辆减速,因此,应保证使其准确就位,在安装调整之前,即可安装防阻块,防阻块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立柱之间,最后把波形梁装上并进行统一调整。

⑷ 波形梁安装与线形调整

① 波形梁安装时,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拼接,并由连接螺栓固定于立柱或横梁上。波形梁拼接方向是安装的关键,施工时保证搭接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拼接如下图:

② 波形梁在安装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不宜过早拧紧,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长圆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平顺的线形,避免局部凹凸。

③ 安装时波形梁顶面应与道路竖曲线相协调。并检查护栏的线形,当确定线形比较直顺和流畅时,方可最后拧紧螺栓。

④ 波形梁钢护栏起、终端头安装

路侧护栏开口处应安装端头梁并进行锚固。端头锚固主要包括钢丝绳锚固件及混凝土基础。在端部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50%以后,方可拧紧螺栓或固定缆索。

活动式钢护栏设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其安装在波形梁钢护栏安装完成后进行。在施工安装前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应对活动式钢护栏的安装位置、数量进行核对;按照确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安装时应使其垂直于地面,纵向线形适顺,不得有凹凸和扭曲。基座套管是提前预埋的,安装后应测试是否易于拔出及重新插入。

⑴ 立柱施工应严格认真,其垂直度、间距、螺栓孔位置及其它尺寸均应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需立即返工

⑵ 购货时护栏不得散装,且应保证在吊装、运输、堆放过程中不致使产品变形、损坏(伤)。运输过程中应固定可靠,防止因颠簸碰撞损坏涂层或使构件变形。

⑷ 半刚性护栏(波形梁)Q235钢板的进场验收应着重注意公称尺寸、冲孔尺寸与精度。

⑸ 半刚性护栏通常采用热浸镀锌方式进行防腐处理,如涂塑也须热浸镀锌,热浸镀锌后涂塑的黏附性不好。热浸镀锌必须经过以下七个环节,即:酸洗→水洗→碱洗→水洗→稀盐酸处理→助镀→热浸镀→冷却。

⑹ 护栏施工时操作应谨慎,不得破坏路面下埋设的电缆、管道等设施。

4.4.1 实测项目

4.4.2 外观检测

⑴ 焊接钢管的焊缝应平整,无焊渣、突起。构件镀锌层表面应均匀完整、颜色一致,表面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得有流挂、滴瘤或多余结块。镀件表面应无漏镀、露铁、擦痕等缺陷。构件镀铝层表面应连续,不得有明显影响外观质量的熔渣、色泽暗淡及假浸、漏浸等缺陷。构件涂塑层应均匀光滑、连续,无肉眼可分辨的小孔、空间、孔隙、裂缝、脱皮及其他有害缺陷。

⑵ 直线段护栏不得有明显的凹凸、起伏现象,曲线段护栏应圆滑顺畅,与线形协调一致,中央分隔带开口端头护栏的抛物线形应与设计图相符。

⑶ 波形梁板搭接方向正确,搭接平顺,垫圈齐备,螺栓紧固。

⑷ 防阻块、托架、端头的安装应与设计图相符,安装到位,不得有明显变形、扭转、倾斜。

⑸ 波形梁板和立柱不得现场焊割和钻孔。

⑹ 立柱与柱帽安装牢固,其顶部应无明显塌边、变形、开裂等缺陷。

DB62/T 3188-2020标准下载5.1 机具准备、技术要求及施工要求(图纸内容)

5.1.1 机具准备

插入式振捣器、水车、铁锹、风镐、十字镐、电钻、扳手、水平尺、钢尺、盒尺、线绳等。

5.1.2 技术要求

⑴ 防眩板采用玻璃钢制造,绿色,板厚5mm绿化施工组织计划,板面中下部设加强筋。在防眩板底部,制作底座,底座与板面制成一体。

⑵ 防眩板支撑结构采用角钢焊接制作。

⑷ 防眩板支撑结构的防锈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不低于500g/m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